天体的视运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1277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体的视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天体的视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天体的视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天体的视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天体的视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体的视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体的视运动(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文学导论,第2讲 天体的视运动,本讲内容,星座与星图 (自学) 月相、日月食(自学) 行星的视运动 (自学) 地球自转: 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时区(自学) 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地球公转: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赤道坐标系:恒星时 地球自转轴的进动:岁差,坐标改正,1。星座与星图(自学),古人运用幻想力把杂乱无章的星星用线连起来构成星座,更为它们编织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每一个民族的星座划分和神话都不相同。1929年,国际天文联合会(IAU)正式把全天划分为88个星座,并清楚界定每一个星座的边界。因此每颗星属于且只能属于一个星座,星座只是天上一个一个的区域,并不表示每个星座的星星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例

2、如以引力而被束缚的一个系统。而且星座仅代表本天区中较亮的星,星图,地图平放地上;星图高举过头仰望之 两者的东西方向相反(?),星图种类多多! 连线只为方便辨认 大小不代表体积而表示相对亮度,昴星团 M45,专业星图,昴星团 M45,2。月亮(自学),不变的脸:地球上的观测者无论何时都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即近地的一面,同步自转: 月球的自转周期=月球的公转周期,月球本身不发射可见光,只反射太阳光 月相:地球人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所照亮的一半的大小 月亮的会合周期(synodic period)(塑望月)- 新月到新月:29.53 天,月相 Moon Phases,日月食,进入影子:由于月球在地

3、球和太阳之间运动 日食:地球进入月球的阴影 月食: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Umbra 本影: 太阳被完全遮掩 Penumbra 半影:太阳被部分遮掩 食的种类 全食 偏食 环食,地月距离在变化!,为什么每月不发生两次日月食?,月相暗示:似乎每个月应有一次日食(新月)和一次月食(满月),但是日月食大约每11个月才发生一次 这是因为月球的轨(白)道面和地球的轨(黄)道面呈大约5度的夹角 月相与食无关: 月相是阳光从不同的方向照射月球的结果,而食是地球和月球通过对方影子的结果,食产生的条件,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轨道(黄道)面且必须是严格的新月或满月 通常当月球通过黄道面时并非新月或满月;或者在新月或满月时月

4、球通常不会通过黄道面,日食 Solar Eclipse,月球在黄道面且严格新月(初一),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 三类日食: Total solar eclipses 日全食 Partial solar eclipses 日偏食 Annular solar eclipses 日环食 月球和太阳的视大小几乎相同 日全食 金星凌日:2004年6月8日,日偏食,最常见,日全食奇景:钻石环,接 近 日 全 食 的 時 候 , 由 於 月 球 的 邊 緣 丁 點 的 凹 凸 不 平 , 部 分 太 陽 光 線 會 在 凹 位 漏 了 出 來 , 形 成 不 連 續 的 光 點 。 在 日 全 食 前 的 一

5、 刻 我 們 只 能 見 到 太 陽 的 極 小 部 分 如 下 圖 所 示 這 個 現 象 稱 為 鑽 石 環 (贝利珠),日 全 食 時 , 天 昏 地 暗 , 宛 如 暮 色 朧 合 四 野 , 天 上 你 可 看 見 亮 星 和 行 星 , 太 陽 表 面 由 於 被 月 球 完 全 掩 蓋 , 原 本 非 常 暗 淡 的 日 冕 這 時 清 晰 可 見 。 一 般 來 說 , 日 全 食 過 程 約 維 持 兩 分 鐘 左 右 , 接 著 鑽 石 環 復 現 , 日 全 食 結 束,日全食奇景,Corona 日冕,Prominences 日珥,日环食,由于地球和月球的距离并不固定,所

6、以在地球看来,月球的角大小也会发生变化。有时,月球虽处于能造成日“全”食的位置,但由于月球的角大小不足以掩盖整个太阳,便出现如戒指班的日环食,由于潮汐摩擦作用,月球正渐渐远离地球,数万年后,月球的视直径会变得很小,届时地球上便再也不能看到日全食了,Lunar eclipse月食,月球在黄道面且严格满月(十五),地球的影子投到月球上 两类月食: Total lunar eclipses 月全食:完全进入本影 Partial lunar eclipses 月偏食:部分进入本影,月全食全过程,红月亮曝光时间长 白点为背景星,月全食时月亮变为黄铜色或血红色,这是由于地球大气中的尘埃颗粒折射阳光中的红光

7、并到达月球所致,日食和月食的持续时间,由于地球的影子远大于月球的影子,所以月(全)食时间比日(全)食长得多 日全食最长持续7.5分钟,通常只有3-4分钟 月全食可持续大约1小时45分 月球的轨道运动和地球的自转使得影子变得狭长,因此每次日全食时世界上仅有很少地区能看到,请“关注”近期中国日全食 2008年8月1日(西北地区) 2009年7月22日(长江流域) 2035年9月2日(北京) 2010年1月15日中国日环食,西,3。行星的运动(自学),除了“东升西落”,行星是在天球上四处游荡(相对于背景星)的“星” 行星名称的由来 其原因是行星和地球一样在绕日公转,造成和地球相对位置的不断变化,内行

8、星的运动,水星和金星的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内 在地球上看来,它们和太阳形影不离 由太阳东面走到太阳西面(晨星),再回到东面(昏星) 由于靠太阳很近,只能在日出前或黄昏后看到 金星:天空中第三颗最亮的天体 晨星:日出前的金星 昏星:日落后的金星,金星:晨星和昏星,外行星的运动,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绕日公转,但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外 在天球上相对于背景星的运动,基本上是由西向东移动,称为顺行 由于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外行星有时被地球“超过”,这时在地球上看来,它们在天球上的运动完全倒转,变成自东向西,称为逆行 外行星每次逆行数星期至数月不等,所以一夜间不可能看到顺行和逆行的交替 内行星也有顺行

9、和逆行,火星的顺行和逆行,东 西,4。地球自转 天体周日视运动,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昼夜 夜晚,所有天体即星星(月球、行星和所有恒星及其它天体)也都每天东升西落 天体的这类运动并非所有天体都眼巴巴地绕着地球旋转,其实这是由于地球自转所造成的假象,故称为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天如张盖,笼罩四野,天顶,子午线,南,北,地平面(圈),东,西,头顶的星空取决于你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和当地时间,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于当地正午通过子午线达到最高点(上中天)(同恒星的视运动) 正午:太阳到达子午线 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正午的时间为24小时,称为一个太阳日(the solar day),即钟表时间 am

10、和 pm ante meridiem (Latin for before meridian) post meridiem (Latin for after meridian),*时区 Time Zones (自学)*,Sunlight,Earth,Midday,Midnight,Sunset,Sunrise,*为什么需要时区?*,在任一相同时刻,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时间(相对于太阳) 在你东边的人早看到太阳到达子午线,而在你西边的人则晚看到太阳到达子午线 经度每相差1度,太阳通过子午线(当地正午)的时间相差4分钟 如果全世界用同一个时间,我们的时钟将不会与太阳同步,如果每个城市都根据自己的

11、正午制定时间,那么事情将变得很复杂,你将忙于调整你的手表时间 折衷且明智的办法:划分时区。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经度宽度为15度,对应的时差为 154 minutes/degree = 60 minutes = 1 hour。每个时区采用本时区中央经度所对应的时间 一个国家/地区通常采用一个时区 北京(东经116度22分)时间:东八区中央经度即东经120度的时间,世界时 Universal Time (UT),天文事件通常用世界时(UT) 或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 ,近似为 the local time for Greenwich ( the

12、 Greenwich Mean Time (GMT) 格林尼治平时) 世界时与本地时间的转换: 北京时间=UT+8小时 北京地方时和北京时间完全是两码事! 北京时间正午12点(东经120度)时,北京地方时(东经116.5度)即太阳时为11点46分,所以此时北京的太阳在子午线以东约3.5度,再过约14分钟北京“真”正午,The Celestial Sphere 天球,北极,南极,赤道,北天极,南天极,天赤道,东,把天空幻想为一个大水晶球,所有天体包括太阳、月亮和星星等都镶嵌在天球上,而地球则孤悬于天球的中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错觉,拱极星:靠近南北天极,永

13、不落 北极星:最靠近北天极,似乎永远 静止不动,北极星(北天极)的高度,北极星(北天极)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取决于观测者所在的地理纬度,例如在北京,北极星在正北离地面约40度高的位置,地赤道,北京: 东经116度22分 北纬39度58分,南北天极:不变的参考点,南北天极的高度等于观测者所在地的地理纬度 可幸的是,在北半球,在非常靠近北天极的地方有一颗相当亮的星,即北极星,为我们指引方向 在北半球有些星永远不会东升:居住在北半球的人永远看不到接近南天极的星 居住在南半球的人永远看不到接近北天极的星 可惜的是,南天极附近没有亮星,所以没有“南极星”为南半球居民指引方向(南十字座),天赤道不变的参考点,

14、到天极的弧距离总是90度 所有恒星沿与天赤道平行的路径由东向西运动(圆弧轨迹) 在地球上无论何时何地: 天赤道总是与地平面精确地相交于正东正西方向 总能看到1/2天赤道 在地球两极,天赤道=地平线,天顶、地平线和子午线:本地参考系,天顶和子午线的位置不随观测者的地平线移动 天顶总是与地平线成 90 度角 子午线由南到北平分半个天球 相对于星星来讲,天顶和子午线的位置在变: 天球在转动 观测者在地球上移动 任何通过子午线的天体都处于距离地平面的最高位置(夜晚的星星,白天的太阳):中天 天体的运行(圆弧)轨迹与地平面的夹角为: 90 度-观测者所在地理位置的纬度(=天赤道与地面夹角),在北极,天顶

15、=北天极 NCP,地平线圈=天赤道,地(天)轴,所有星星沿与地平面平行的圆轨迹运行,从不下落,头顶北极星,在北京! (40N),90度-纬度,=Latitude 纬度,在北京向东看,天体从东偏北方向升起,90度-纬度,南,在北京向西看,天体向西偏北方向落下,北,90-纬度,在北京向北看,可见北极星和拱极星,北天极,东,北极星,北极星(北天极)高度随地理纬度降低而降低。星星环绕北天极转圆圈,北半球可见的恒星视运动,北天极附近星星视运动轨迹,在地球赤道上,所有星在地平面上12小时 所有星垂直于地平面升起和下落 “可见所有星”,南天极附近星星视运动轨迹,南半球的星空,自己想想!,英澳天文台,5。地球

16、公转 太阳周年视运动,在天球上,恒星的位置及其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整个天球包括太阳一天转动一圈,但通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个规律并不完全正确 太阳每天都在星星中间向东缓慢游走(假如白天能看到星星的话!) 而且,在每天晚上的任何特定时刻你所看到的每个星星的位置(例如升起时间)也在缓慢变化 (你已经知道了星星的周日视运动) 其实2正是1的结果!,答案是,太阳相对于恒星的移动是由于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每天晚上看到不同的星星 假如白天能看到星星,太阳将有不同的背景星,黄道 ecliptic,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地球的公转造成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时时刻刻自西向东移动,每年环绕天球一周 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轨迹称为黄道 太阳向东缓慢移动(滞后于恒星)再回到原处(相对于背景星)的周期为一年365.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