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课时作业7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1253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课时作业7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课时作业7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课时作业7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课时作业7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课时作业7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课时作业7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课时作业7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7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时间:45分钟1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年),我国杰出学者墨子认为:“力,刑之所以奋也”“刑”同“形”,即物体;“奋,动也”,即开始运动或运动加快,对墨子这句关于力和运动观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墨子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墨子认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此观点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D此观点与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解析:“力,刑之所以奋也”是说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此观点与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2、,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故C错误,A、B、D正确2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N放在固定的斜面M上,物体N上表面水平,其上放一光滑小球m.若劈形物体各面均光滑,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B)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所以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状态不变,只有沿竖直方向运动,故选项B正确3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理想斜面实验基础上经抽象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它不是实验定律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水平面滑动水平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

3、沿水平面滑动到的最远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C)A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B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C如果水平面光滑,小球将沿着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解析:根据实验结果,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低,小球滑得越远,由此得出结论,如果水平面光滑,小球将沿着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故选C.4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做掰手腕游戏,甲同学“掰倒”乙同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对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B甲对乙的力小于乙对甲的力C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始终大小相等D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

4、是一对平衡力解析: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无论谁胜谁负,甲对乙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故C正确,A、B、D错误5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只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D)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解析:羽毛球筒被手击打后迅速向下运动,而羽毛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从筒的上端出来,D正确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一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物体

5、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物体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则物体就不受重力作用了解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物体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不是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物体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物体所受重力仍作用在物体上,故D错误72016年3月30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

6、关于这次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A)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前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因而选项B、C错误,选项A正确;火箭运载

7、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卫星吸引地球,地球吸引卫星,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错误8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A处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由于列车运动状态的改变,车厢中的旅客发现小球沿下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说明列车是减速且在向南拐弯的图是(A)解析:由于列车原来做匀速运动,小球和列车保持相对静止,现在列车要减速,由于惯性小球必向前运动,C、D错误;又因列车要向南拐弯,由于惯性小球相对桌面向北运动,A正确,B错误9(2019济南模拟)(多选)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伽利略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

8、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阻力,你认为下列陈述正确的是(BD)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的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C该实验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解析:“伽利略斜面实验”是一理想实验,但是建立在真实的实验基础之上,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选项B正确,A错误;该实验说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是错误的,选项C错误;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

9、了有力的实验依据,选项D正确10甲、乙两人质量相等,分别站在质量也相同的两条小船上如图,开始时两船均静止,甲的力气远比乙的力气大,让甲、乙二人各自握紧绳子的一端,并用力拉对方,两人均相对船静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C)A甲船先到达中点 B乙船先到达中点C两船同时到达中点 D无法判断解析:甲对绳的作用力与绳对甲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乙对绳的作用力与绳对乙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总是等大反向而由轻绳状态可知,绳上的拉力大小处处相等,由此可知绳对甲、乙两人的力等大,两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时刻相等,因而同时到达中点,选项C正确11(多选)如图所示,高为h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

10、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车厢顶部A点有油滴滴落在车厢地板上,车厢地板O点位于A点的正下方,重力加速度为g,则油滴(BD)A落在O点的左侧 B落在O点的右侧C落点与O点距离为a D落点与O点距离为解析:油滴未滴落时具有与车厢相同的速度,油滴落下时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车厢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a,落地时间为t,运动的距离为xat2,则油滴落在O点右侧,与O点距离为x,选项B、D正确12高铁在长直的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某乘客正上方一行李包不慎掉下,正好落到乘客身上,这是因为(D)A行李包下落时,车厢内空气给它一向前的力,带着它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行李包下落瞬间,行李架给它一向前的力,推动它随同火车一起向

11、前运动C行李包下落时,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落点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很小,不明显而已D行李包下落时,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具有和车相同的速度解析:下落前,行李包随火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下落后,由于惯性,行李包在水平方向上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具有和车相同的水平速度,选项D正确13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1 N和7 N,不计弹簧秤、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弹簧秤的读数为14 N,A对地面的压力为11 NB弹簧秤的读数为18 N,A对地面的压力为0C弹簧秤的读数为7 N,A对地面的压力为4 ND弹簧秤的读数为0,A对地面的压力为11 N解析:物体B保

12、持静止,说明B物体合外力为零,即绳上拉力为7 N此刻弹簧秤静止,因此弹簧秤的读数为7 N说明弹簧秤对A拉力为7 N,地面对A物体应有4 N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地面的压力为4 N),所以C正确14(多选)如图所示,物体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将物体a挤压在竖直墙壁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a对墙壁的摩擦力方向向下Bb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上C增大水平推力F,a对墙壁的摩擦力变大D增大水平推力F,b对a的摩擦力不变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b受到的重力与a给它的摩擦力平衡,所以a对b的摩擦力方向向上,大小始终等于mb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下,大小始终等于mbg,选项B错误、D正确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墙对a的摩擦力与整体所受的重力平衡,所以,墙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上,大小始终等于magmb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墙的摩擦力方向向下,大小始终等于magmbg,选项A正确,C错误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