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教材高中政治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1203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新教材高中政治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政治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政治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政治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政治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新教材高中政治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新教材高中政治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素养目标整合1正确认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2理解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理解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3正确认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4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5探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评析当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6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明确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要点晨背整合1.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2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3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4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2、。5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6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学新知整合】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2)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3)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4)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只有平均分配,才能保证社会成员的共同生存。氏族里设有议事会,这是氏族的最

3、高权力机关。生产关系的三要素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和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2奴隶社会(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私有化现象。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2)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3)奴隶制生产关系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4)阶级发现内涵: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两大对立阶级、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和奴隶是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就阶级的

4、实质而言,它是个经济范畴。在中国和在西方,古代社会中的“阶级”,就是指社会上存在的身份等级。3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奴隶社会原始社会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制生产关系(1)产生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时,就被封建制生产关系所替代,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

5、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3)作用、影响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地主发财的总根子,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封建国家显著标志:君主专制和等级森严。精神统治:地主阶级利用封建迷信、封建道德,宣扬“君权神授”,扶植教会势力,对劳动人民进行精神统治。剩余价值是指在剥削制度下,被统治阶级剥削的,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

6、值,这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5)封建社会阶级关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基本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阶级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2)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建立条件第一,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第二,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作为资本。(4)文明的再

7、跨越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了资本的贪婪本性:“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奴隶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摆脱愚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8、使人类文明实现了又一次跨越。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无法摆脱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2)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3)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史:制度确立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家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是

9、周期爆发的,其主要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4)经济危机的原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调,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

10、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经济危机的特点:范围特别广、时间特别长、破坏特别大。一般危机持续时间:12年。规律:危机经济复苏重新高涨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2)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3)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4)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练疑难整合】1判一

11、判:(1)部落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提示: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2)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了产品如何分配。()提示:(3)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提示: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提示: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时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5)在封建社会,农民一无所有。()提示: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6)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提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

12、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7)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文明的再跨越,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提示: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废除了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确立了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取向,人类文明实现了又一次跨越。但是并非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才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8)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提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2辨一辨: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在一起争论:私有制说:咱们三个我出生最早,你们两个都是我生的,我是老根。阶级说:我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与你私有制有何关系?国家说:我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

13、产物,跟你私有制也沾不上边。请简要分析它们的说法。提示:三者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1)私有制最早产生,这是事实。私有制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阶级的出现,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国家。可见私有制不是老根。(2)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阶级的出现,私有制产生是阶级产生的基础。可见,阶级说它的产生与私有制产生无关的说法是错误的。同样,国家产生的基础也是私有制,而且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所以,国家的说法也是错误的。3想一想:(1)什么因素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提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2)原始社

14、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提示:是历史进步;奴隶制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剥削关系有什么不同?提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封建社会的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工人的处境和地位与奴隶、农民有很大不同,他们是自由劳动者,有选择被哪个资本家雇佣的自由,但没有不被剥削的自由。而奴隶完全没有人身自由,被奴隶主占有、支配;农民依附在地主的土地上,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但同样受剥削和压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工人劳动所

15、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不是全部;奴隶主占有全部产品;地主以地租的形式占有农民绝大部分劳动成果。(4)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以前的社会,又被称之为“最好”与“最坏”的年代,“最好”与“最坏”分别指的什么?提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方面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使产业工人的境遇更加恶化,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立。议题探究议题一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是历史的进步 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人压迫人的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社会人们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中,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女共同讨论决定。氏族长和军事首领也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氏族长处理氏族内部日常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他同所有氏族成员一起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