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一经济建设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0237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点专题一经济建设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热点专题一经济建设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热点专题一经济建设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热点专题一经济建设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热点专题一经济建设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点专题一经济建设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点专题一经济建设概要(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推动区域发展再升级,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我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努力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4)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5)我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6)我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1)有利于京津冀优势互补,协同发展;(2)有利于带动京津冀周边区域和我国北方腹地的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3)有利于缓解北京的人口环境压力,解决“大城市病”的问题;

2、(4)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优化升级,优化三省市的产业结构;(5)有利于激发创新创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6)有利于建立科学持续、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示范区;(7)有利于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形成更为完善的城市群格局;(8)有利于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9)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小康的步伐,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发展竞争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3.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省各地区应如何充分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1)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2)坚持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理念;(3)坚持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相衔接,

3、循序渐进;(4)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5)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实现交通一体化;(6)加强生态环境的共建与联防,构建生态安全保障机制;(7)推进产业对接和科技创新,促进信息和人才的对接交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8)统筹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努力促进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的融合;(9)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1. 当前形势下,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这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

4、要。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4)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需要改革来破除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5)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为什么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深化国企改革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2)当前,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布局结构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

5、矛盾和问题;(3)深化国企改革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有利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5)有利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6)有利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应该怎么做? (1)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基本要求;(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深化国企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3)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这是深化国企改革必须把握的重要关系;(4)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是深化国企改革必须坚守

6、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5)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这是深化国企改革必须采用的科学方法。,1. “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也需要世界;(3)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4)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6)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结合“一带一路”牵动“西部快车”、聚合经济新功能、倒逼政府转型这三大历史性转变,请你谈谈“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1)经济方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7、加快区域融合;有利于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有利于对区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实现联动发展新局面;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有利于激发全民创新创业,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使中西部地区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2)政治方面:有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8、;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加深与周边各国的友谊;有利于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容面对机遇与挑战;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强化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3)文化与精神方面: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软实力;有利于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深入人心;有利于加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3. 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9、2)应该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3)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4)既要积极敞开国门搞建设,又要注意维护国家安全;(5)要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6)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7)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合作;(8)要完善和协调与各国合作的法律文件,确保与各国之间的合作建立在一个公平、互惠的环境下;(9)要加强互联互通,密切人文交流,深入推进各国之间的了解。,4.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做些什么? (1)积极、主动了解“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和新闻,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宣传; (2)

10、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3)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学会用世界眼光看问题; (4)要有开放的胸怀,既不骄傲自大也不自卑气馁; (5)要学会接纳多元文化,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6)努力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打好基础;(7)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国际交往能力,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8)主动了解中西部省市的风土人情和发展状况,为“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一、请你选择 单项选择 1.2015年,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一带一路”带着“共商、共建、共

11、享”的旗帜扬帆远航。“一带一路”建设将把相关国家潜在的人口、资源、市场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跨区域合作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 ) A. 有助于各个国家之间优胜劣汰 B. 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程度 C. 直接导致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D. 表明中国已开始主导世界格局,B,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题干强调的是“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与“一带一路”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与进步,这有利于扩大并深化我国的对外开放,促进沿线各国经济发展。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错误,应排除。C项与题意无关,应排除。D项与实际不符,应排除。故选B 。,.在不久的将

12、来,拿着一张交通卡就可以在京津冀范围内乘车畅通无阻。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战略的落地,三地交通先行的理念正快速变成现实。打造京津冀轨道交通网,打通京冀断头路京津冀三地的居民,正迎来出行的全面提速和畅通时代。由此可见,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 A. 有利于推动三地实现同步富裕 B. 有利于实现京津冀同一化发展 C. 有利于促进三地交通协调发展 D. 将会彻底改变三地人民的生活,C,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知识。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京津冀三地交通先行的理念将快速变为现实,这大大方便了京津冀三地居民的交流往来,有利于推动三地交通协调发展,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共同富

13、裕不是同步、同时、同等富裕,A项错误,应排除。京津冀三地实际情况不同,三地一体化发展并不等同于同一化发展,B项错误,应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故选C。,3.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78年的3 650.2亿元,跃升至2014年的636 463亿元;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也从1978年的第十,提升到2014年的第二。这说明我国( ) A. 已经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全面小康 C.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得到解决 D. 综合国力已经得到巨大提升,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的相关知识。题干中一系列数据表明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得到

14、巨大提升,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实现的是总体小康,全面小康还没有实现,B项说法错误,应排除。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存在,A、C两项说法均错误,应排除。故选D。,多项选择 4. 在出席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连重工起重公司考察时说道:“要把国有企业改革和双创结合起来,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机遇,瞄准市场需求,努力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转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 ) A.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 国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 我国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发展创新

15、型经济 D. 国企改革与“双创”结合是新常态的要求,AC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创新的相关知识。题干强调的是李克强总理指出国企改革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把科技创新作为国企转型升级的关键推动力,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强化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正确认识;在经济新常态下,国企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走自主创新道路。A、C、D三项均正确且符合题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B项说法错误,应排除。故选ACD。,5. 2015年10月发布的201

16、5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人数达1.09亿人,跃居全球第一。但是,绝对数量的跃升难掩相对排名的靠后,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仅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这与不少发达国家50%甚至60%以上的高比例相比,差距明显。中国要形成中等收入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必须( ) A. 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 调节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D.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不分主次、均衡发展、平等竞争的新格局,BC,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即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结合题干可知,中国要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需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调节过高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B、C两项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