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60151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59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经济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劳动经济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劳动经济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劳动经济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劳动经济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经济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资料(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课程网上考试题库课程网上考试题库 第一章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 ) 。 A、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 B、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答案:C 2、在远古时期,在( )著作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 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 A、赫西奥德的劳动与时日 B、色诺芬的经济论 C、色诺芬的雅典的收入 D、柏拉图的理想国 答案:A 3、 产业革命后, 提出 “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 ) 。 A、配第 B、

2、斯密 C、李嘉图 D、萨伊 答案:A 4、 ( )标志着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独立发展阶段。 A、索罗门布拉姆的劳动经济学著作出版 B、20 世纪 30 年代的“凯恩斯革命” C、20 世纪 40 年代,芝加哥学派进行的“劳动经济学革命” D、我国朱九通教授所著的劳动经济学概论出版 答案:A 5、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 )的学问。 2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的人 C、劳动资料 D、劳动要素 答案:B 6、劳动力是指( ) A、人的劳动能力 B、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人” C、简单的生理劳动 D、劳动 答案:A 7、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 ) A、增

3、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判定 答案:B 8、在 1960 年,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是( ) A、贝克尔 B、舒尔茨 C、马歇尔 D、马克思 答案:B 9、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不包括( ) A、流动的过剩人口 B、潜在的过剩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 D、固定的过剩人口 答案:D 10、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动态均衡无法达到的条件是(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工资率的波动对劳动力供给量的影响越来越小 答案:A 9、动态均衡分析是指在考察市场均衡时,变量的

4、调整( ) A、没有抽象掉时间因素 B、抽象掉了时间因素 C、不需要花时间完成 D、在同一时间内完成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3 1、造成工资国民差异的原因( ) 。 A、国民劳动强度不同 B、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所形成的商品价格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C、商品的国际价值的货币的相对价值的差异 D、不同国家名义工资的差别 E、各国的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不同 答案:ABCDE 2、对劳动经济理论论述最集中的是( ) 。 A、劳动经济学 B、劳动经济学说史 C、人力资源经济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西方经济学 答案:ABC 3、劳动力市场交易的行为,以下哪些情况符合“互惠”的标准( ) 。

5、 A、所有人都受益没有人受损 B、部分人受益,但没有人受损 C、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可补偿受损者之损 D、所有人都受损,但受损者的损失相同 E、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不能补偿受损者之损 答案:ABC 4、人的劳动与动物求生活动相比的特点有( ) A、人的劳动具有主动性 B、人的劳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 C、人的劳动具有创造性 D、人的劳动具有多层次性 E、人的劳动具有相依性 答案:ABCDE 5、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土地、资本等要素相比的特点是( ) 。 A、劳动的所有者是自然人 B、劳动的所有权不能转移 C、劳动的所有者既可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D、劳动力在流动中具有

6、一定主动性和决定性 4 E、在流动中劳动的所有权常发生转移 答案:ABD 6、在农业、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者就业最主要的三个条件是( ) 。 A、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 B、忠于雇主,勤于劳动 C、具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D、身怀一技之长 E、具有业绩和知识 答案:ABD 7、劳动力市场的构成要素有( ) A、劳动力 B、用人单位 C、工资 D、劳动力市场组织者 E、市场制度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人力资源在社会中总是创造财富的。 答案:错 2、劳动力资源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这一方面。 答案:错 3、家庭是比较明确的劳动力生产部门。 答案:对 4、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的,但土地资

7、源是相对过剩的。 答案:错 5、劳动经济学是劳动力市场现象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 答案:对 6、马克思把劳动分为三种形态,它们是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潜在形态 的劳动。 答案:错 7、劳动力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之一,具有的特征为统一、开放、完全 答案:错 8、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前提与经济学相异,因为劳动力不具有稀缺性。 5 答案:错 9、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答案:对 10、 资本存量增加引起的生产效率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规 模。 答案:错 11、 所谓短期的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指资本投入量不会发生变化而技术条件发生 变化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答案:错 12、 劳动力需

8、求弹性较大, 意味着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低。 答案:错 13、公共劳动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与政治体制没有很大相关性。 答案:错 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 ) 。 A、市场工资率 B、非劳动收入 C、家庭性因素 D、个人偏好 答案:A 2、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在工时固定的情况下,要实现最大的劳动供给量,最 好的办法是( ) 。 A、实行奖励工资 B、实行计时工资 C、实行固定工资 D、进行道德刺激 答案:A 3、劳动力供给等于( ) 。 A、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 6 B、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效率 C、劳

9、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D、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答案:C 4、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非经济因素有( ) 。 A、市场工资率的高低 B、非劳动收入的多少 C、家庭因素的强弱 D、个人偏好 答案:D 5、在 UV 分析中,U 表示( ) 。 A、就业 B、失业 C、效用 D、职业空缺 答案:B 6、在 UV 分析中,V 表示( ) 。 A、职业空缺 B、就业 C、失业 C、效用 答案:A 7、反映产业政策对就业结构以及就业水平影响的指标是产业的( ) 。 A、供给弹性 B、需求弹性 C、工资弹性 D、就业弹性 答案:D 8、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提高就业水平,应该发展就业

10、弹性( )的产 业。 A、较高 B、较低 C、为零 D、为 1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 ) A、位于在上方的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较左下方高 B、偏好不变,任何两条无差别曲线都不会相交 C、曲线斜率为负 D、曲线向原点凸起,左边比右边更陡峭 E、不同的人因偏好不同,有不同的无差别曲线 7 答案:ABCDE 2、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表现为( ) 。 A、就业增长率较低 B、不同产业就业增长率差别显著 C、就业增长率弹性较低 D、国有企业就业增长率低于民营企业 E、就业增长率弹性较大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在劳动力供给不变时,劳动力需求增加,必须相应地减少劳动力工资

11、,劳动 力市场才达到新的均衡。 答案:错 2、在劳动力供给不变时,劳动力需求增加,必须相应地增加劳动力工资,劳动 力市场才达到新的均衡。 答案:对 3、在劳动力市场上,均衡的形成由均衡工资率与均衡供给量决定。 答案:错 4、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 的实际使用量。 答案:对 5、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 动性。 答案:错 6、若主体厌恶工作:当工资率上升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总效果为负, 劳动者将少提供劳动。 答案:错 7、个人在劳动力供给中,资源约束条件是不一定的 答案:错 8、如果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那

12、么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 动的百分比。 答案:错 9、劳动力市场中,工人的组织程度增强,会使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 答案:错 8 第第三三章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 ) 。 A、劳动力市场理论 B、工资理论 C、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 D、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 答案:C 2、在垄断劳动力市场中,其基本特征为( ) A、垄断 B、信息对称 C、信息极不对称 D、市场力量较强 答案:C 3、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 A、决定就业量 B、决定物价 C、决定就业量和工资 D、决定工资和物价水平 答

13、案:C 4、在劳动力市场上,均衡的形成由均衡工资率与( )决定。 A、均衡供给量; B、均衡需求量; C、均衡就业量; D、无法确性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 。 A、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正相关 B、菲利普斯曲线凸向原点 C、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垂直状态 D、反映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叫“均衡失业率” E、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答案:AD 9 2、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 B、属于正常性失业 C、是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D、当自然失业率在 4%-6%左右时,失业水

14、平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充分就业的实 现 E、自然失业率就是非自愿失业率 答案:ABC 三、判断题 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 效率分配。 答案:对 2、由于产品需求不足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的数量限制,会使在现行工资下,原 可达到均衡的劳动市场出现过渡供给,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愿失业。 答案:错 3、当某行业或地区存在劳动力市场的卖方垄断时,会使非垄断行业或地区的工 资水平降低。 答案:错 4、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就业率。 答案:错 第四章第四章 劳动时间劳动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工资的多少仅取决于工资率

15、B、工资的多少仅取决于工作时间 C、工资的多少取决于工资率与工作时间两个方面的因素 D、某人的工资高,则其工资率一定也高 答案:C 10 2、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 A、工资 = 工资率 工作时间 B、劳动报酬 = 工资 + 福利 C、收入 = 劳动报酬 + 非劳动报酬 D、收入 - 工资 = 非劳动报酬 答案:D 3、当工资率增加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个体的工作时间(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不确定 答案:C 4、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存在以下关系( )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 B、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 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 D、替代效应小于改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时间的功能( ) A、计量功能 B、指示功能 C、保证个人及社会维持和发展功能 D、人际交往功能 E、提高效率功能 答案:ABCDE 2、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 A、劳动力各个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B、劳动产品增多 C、节约能源 D、扩大就业 E、提高劳动者素质 答案:ABCDE 三、判断题 11 1、劳动力时间又称工作时间,指劳动者从事无偿和有偿性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 间。 答案: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