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4章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

今***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38MB
约78页
文档ID:107601164
第4章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_第1页
1/78

第四章 码头及码头平面设计,4.1 港口规模确定 4.2 减少船舶在港时间 4.3 码头布置型式 4.4 港口陆域尺度 4.5 海港码头平面布置 4.6 河港码头布置特点 4.7 港口竖向尺度,4.1 港口规模确定,港口规模一般包括: 码头建筑物长度(各类泊位的数量); 水域面积(调头水域、航道、港池、锚地等); 防波堤长度; 仓库、堆场、停车场等面积; 办公楼、机修间、机械库等生产辅助建筑物规模; 铁路、道路的数量和等级; 港区供水、供电、供油等 生活辅助设施规模; …….,码头是港口营运的中心,港口其它设施必须与码头相适应, 也就是说,港口规模取决于码头规模即各类泊位数的多少4.1 港口规模确定,影响泊位数 S 的主要因素,港口吞吐量Q , 旅客、货物; 船型及其周转量; 装卸效率的高低确定港口规模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泊位的大小——来港船型 泊位的多少——吞吐量、船舶数量、装卸效率等,4.1 港口规模确定,港口泊位数估算 粗略估算港口的泊位数 S :,Q ——码头年作业量 P ——单个泊位设计通过能力;可按下式估计, ——泊位系数1.2~1.5; t ——船舶平均占泊时间(日/艘); N ——考虑时段的天数;  ——船舶平均装卸量(吨/艘)。

4.1 港口规模确定,,现行规范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4.1 港口规模确定,泊位数优化 S 太多→港口设施经常出现闲置,造成投资浪费 S 太少→许多船舶、旅客排长队等待,给船、客带来损失,S优应满足的条件(只考虑港、船因素),——港口有 S 个泊位时平均在港口的船舶数,港口泊位数优化:考虑港、船、客货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客货在港口转运的总费用最省以cb表示每泊位每天的营运费用(元/泊·日) cs 表示每船在港一天所需费用(元/艘·日) 在时段N天内船舶总费用为(港口有S个泊位),4.1 港口规模确定,泊位数 S 不同就导致 Cs 的变化,泊位数优化就是取 S 值使得 Cs 最小,即,将 Cs 的表达式代入整理得 S优应满足的条件为:,方法:调整 S 值使上式得到满足——试算 关键:给定 S 后如何计算平均在港船舶数,有关泊位参数的概率表达,设:S ——港口泊位数 Pn——有 n 艘船在港的概率 Fn——N 天内有 n 艘船在港的天数,Fn=NPn,4.1 港口规模确定,泊位利用率ρs ρs就是泊位利用的天数与泊位总天数的比值 设有n艘船在港则: n≤S 时,泊位利用的天数即为船天数 nFn,有空泊位,无船待泊 n>S 时,泊位全部被占用,泊位利用天数为SFn,有船待泊,4.1 港口规模确定,平均装卸船数,平均等待船数,4.1 港口规模确定,港口吞吐量 Q 设:平均一个泊位的日装卸量为 R (t/泊·日) 则: Q = R · 泊位被利用的天数,不难看出以上各量有如下关系:,注意到ρs≤1恒成立,得港口最少泊位数为:,4.1 港口规模确定,船舶到达分布 船舶到达港口是随机的,在 t 时段内到达港口 n 艘船舶的概率:, ——船舶的平均到达率,但有规律——按某种概率分布到达港口 泊松流——相继到达的两艘船舶的间隔时间 T服从指数分布 概率密度:,4.1 港口规模确定,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多数港口的船舶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如图是我国某港口1996年2301艘到港船舶的统计资料,从图中可看出该港的船舶到达基本上服从泊松分布,在港口系统规划中,船舶的到达通常按泊松流考虑。

4.1 港口规模确定,船舶占泊时间分布 船舶占泊时间——从靠泊到离开的总时间 T ,一般服从指数分布或者2阶爱尔兰分布k 阶爱尔兰分布:,4.1 港口规模确定,μ ——平均装卸船率,k 阶爱尔兰分布,4.1 港口规模确定,P72图4-3有误,排队理论的应用(只介绍M/M/S/ 排队模型的结果),M/M/S/ 排队条件: 第一,船舶按泊松流到达港口; 第二,船在港装卸占泊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第三,船一到港,只要有空闲泊位就必须停靠,不得等待特定泊位,并按先到先靠的原则进行排队,不得插队; 第四,当船舶足够多时,不论排队多长,船舶不得中途离港4.1 港口规模确定,据排队论可得到有 n 艘船舶在港的概率为,P0,s——有S个泊位时,无船在港(n=0)的概率4.1 港口规模确定,有了Pn,s 就很容易求得有关参数,4.1 港口规模确定,设 n=i+s 有:,4.1 港口规模确定,船舶的平均等待时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港口参数,可根据平均等待的船舶数求得4.1 港口规模确定,其它排队模型 M/E2/S/ 排队模型 ——船舶到港为泊松分布 占泊时间为二阶爱尔兰分布,E2/E2/S/ 排队模型 ——船舶到港和占泊时间为二阶爱尔兰分布,注意:各排队模型的差别很大,选取的模型必须符合港口实际。

4.1 港口规模确定,,,,,,,,,例题,某港口件杂货作业区2020年的预测吞吐量为Q=1500万吨,设计装卸能力R=8000吨/泊位-日,设泊位营运费cb=16000元/泊位-日,船舶艘天费cs=45000元/船舶-日,船舶平均载货量ξ=16000吨,货物平均价格cG=3500元/吨,现金贴现率i=8%,取N=365天,试: 1.写出货物换装总费用表达式; 2.导出最优泊位数应满足的条件; 3.计算合理泊位数(按M/M/S/模型); 4.按合理泊位数建设时船舶的平均等待时间0.65>0.28>0.21 S=8,4.1 港口规模确定,作业2(可以习题4.3代替),某港口件杂货作业区2020年的预测吞吐量为Q=430万吨,设计装卸能力R=4500吨/泊位-日,设泊位营运费cb=45000元/泊位-日,船舶艘天费cs=82000元/船舶-日,船舶平均载货量ξ=12000吨,货物平均价格cG=4000元/吨,现金贴现率i=8%,取N=365天,试: 1.按M/M/S/模型计算合理泊位数; 2.按合理泊位数建设时船舶的平均等待时间4.1 港口规模确定,件杂货、散货库场总面积,仓库堆场面积,式中: A —— 库场总面积(m2) q —— 单位有效面积的货物堆存量(t/m2) Kk —— 库场总面积利用率(堆场70~80%,仓库50~75%,取决于仓库结构) E —— 库场所需容量(t),计算方法——根据货种、堆高、库场地面强度等确定,4.1 港口规模确定,其中: Qh—— 年货运量(t) Kr ——货物最大入库场百分比(%) Tyk ——库场年营运天数(d) αk ——堆场容积利用系数,件杂货1.0,散货0.6~0.9 tdc ——货物平均堆存期(d) (可取7~15天,前方库场不宜超过10天) Hmax ——月最大货物堆存吨天(td) ——月平均货物堆存吨天(td),4.1 港口规模确定,集装箱,4.1 港口规模确定,式中:Ns——堆场箱位数(TEU); Nl——集装箱堆放层数; As——堆场容量利用率(%); Ey——堆场所需容量(TEU),按下式计算:,油库/罐容量E0,4.1 港口规模确定,式中: ——所储油品密度(t/m3); y——容积利用系数,取0.85~0.95。

其它设施,根据有关参数和相关标准计算,增加港口设施 增建码头泊位、提高泊位装卸效率,例:设某港口原有泊位S=2,  =0.35艘/天, Tb =1/μ= 4天,根据计算: TW =3.844天,与Tb 接近,很不合理为改善这种状态,提出以下两方案比选: ①增建2个泊位,装卸能力不变(泊位数增加一倍) ②改进装卸工艺,装卸能力提高一倍, Tb =2天 用M/M/S模型计算: 增建泊位:  = 0.35,S = 4, Tb = 4, ρS =  /μS=0.35, TW =0.092 → T在港 =4.092天 提高效率:  = 0.35,S= 2, Tb =2, ρS =  /μS=0.35, TW =0.28 → T在港 =2.28天,4.2 减少船舶在港时间的措施,4.2 减少船舶在港时间的措施,管理措施---泊位组 把可以统一进行装卸的一些泊位组织在一起统一调度管理,称为泊位组例: 设某港有相同的两个区,A、B,各有4个泊位,装卸能力为μ=0.25艘/泊-天(Tb=4天),每区的船舶平均到港率 =0.7艘/日,按M/M/S模型计算时有: 两区独立: =0.7,S=4, Tb =4, ρS =  /μS=0.7, TW / Tb =0.357 → TW =1.428天 两区合并: =1.4,S=8, Tb =4, ρS =  /μS=0.7, TW / Tb =0.113 → TW =0.452天,4.2 减少船舶在港时间的措施,管理措施---速遣 速遣是将几个泊位的设备集中使用,使某些船只迅速离港的调度方式,例如:港口有两个泊位,刚巧两艘船同时到达,船舶1,船舶2,两艘船同时作业(Tb=4天),船舶1,船舶2,两艘船分别作业,装卸设备集中使用(Tb=2天),两艘船都在4天后离港,,有一艘船在2天后离港,并且未增加另一艘船的在港时间,,4.2 减少船舶在港时间的措施,4.3 码头布置型式,4.3 码头布置型式 码头——供船舶停靠的水工建筑物 泊位——船舶停靠所占用的空间,具有三个要素: 长度:占用的码头岸线长度 宽度:占用的水域宽度——与码头宽度不同 深度:停泊船舶需要的水深,码头分类,按贸易:内贸、外贸 按用途:客运、货运、客货兼用、工作船码头 按货种:件杂货、集装箱、油、干散货、渔码头、…… 按布置:顺岸、突堤、挖入式、堤内式、岛式,4.3 码头布置型式,,4.3 码头布置型式,,,4.3 码头布置型式,码头平面布置,突堤式:码头岸线与自然岸线成较大角度或垂直 优:占岸线短,需建防波堤时,堤的长度短,便于管理 缺:阻碍水流,占水域大 突堤式码头广泛用于海港中,4.3 码头布置型式,青岛港,大连港东西港区,4.3 码头布置型式,顺岸式:码头岸线与自然岸线基本平行 优缺点与突堤式码头对应,顺岸式码头广泛用于河港,4.3 码头布置型式,,,上海外高桥港区,上海外高桥港区,挖入式:码头港池在向岸的陆地一侧开挖而成 以往多用于河港或河口港,60年代以来也见于海港 小河船集疏,但不占深水岸线,海船运输。

4.3 码头布置型式,4.3 码头布置型式,,岛式及栈桥式: 一般为开敞式码头,不设防波堤,用于大型散货船、油船、液体化工船,解决船舶的吃水问题 码头远离岸边,与岸边无陆域连接 油码头 —— 输油管埋在水底,4.3 码头布置型式,,,4.3 码头布置型式,,,4.3 码头布置型式,堤内式布置:沿防波堤内侧布置码头 一般可节省投资,尤其是斜坡式防波堤更为明显,连云港港,4.3 码头布置型式,4.4 港口陆域尺度 码头泊位尺度——含水域 码头泊位三要素:长、宽、深,,泊位长度L L=设计船型长度 Lc+适当的富裕量,4.4 港口陆域尺度,,折角布置时折角处泊位:,4.4 港口陆域尺度,双侧停船,:船长系数,单侧停船,泊位宽度B B=设计船型宽度 Bc+适当的富裕量,泊位水深D(码头前沿水深) D=设计船型吃水 T + 适当的富裕量,4.4 港口陆域尺度,k ——水体密度影响系数:海水k=1,淡水k=1.03(海船) Z1——龙骨富裕,与水底土质有关,淤泥0.2m,松砂0.3m, 夹砂块状土和密砂0.4m,岩石0.6m Z2——波浪富裕,按实测或模拟结果确定 估算方法:良好掩护——Z2=K1H-Z1 开敞式——Z2=K1H K是系数,顺浪0.3,横浪0.5~0.7;H是设计波高,取允许波高,当Z20时取Z2=0,4.4 港口陆域尺度,Z3——吃水富裕 配载不均匀引起,干散货和液体散货取0.15m,滚装船按下表取,其他船型取0 Z4——备淤富裕,不淤积的港口取0,淤积的港口不小于0.4m Z5——浚深富裕,一般取0.3~0.5m,4.4 港口陆域尺度,kT,Z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