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5979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练习朗读的好时机,如何引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反复品味、咀嚼,感受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因素。 作为教师,惟有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反复品味、咀嚼,感受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因素,才能紧紧吸引学生的心灵,从而让学生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在朗读中流露。如父亲和鸟中有这样的句子:“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 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有位老师是这样引领的: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

2、觉得父亲很爱鸟,他说话的声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生:父亲发现鸟很高兴。生:父亲很喜欢鸟,因为当时没有风,树叶轻轻动一下,他就知道里面有鸟,说明他很注意观察鸟。生:父亲能闻到鸟味,我们都闻不到,我也觉得父亲很爱鸟。师:是啊,就在这样一片幽静、朦胧的树林里,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父亲却能发现鸟的存在。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父亲是多么地爱鸟、了解鸟啊!谁能把这些感受读出来呢?学生站起来读得很轻,特别是读“嗯”时,还点了点头。在这里,教师能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是那么的爱鸟、了解鸟,与作者在思想上沟通,在感情上共鸣,从而达到了“感于2心则荡乎音” 。 下面我们来看看王崧舟

3、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就回去。 ”这句时是怎样引领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师:诸葛亮在笑谁呢?生 1:我觉得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为雾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来迎战。师: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怎么样?生1:了如指掌。师:了如指掌,是啊,这叫什么笑?这叫讽刺的笑。曹操?哼!生性多疑,这种天气,有敌人突然来攻,自然不敢派兵。你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轻蔑地朗读。 生 2:我觉得他是在笑他自己神机妙算,笑他自己有这么大的本领,对所有人都了如指掌。师:这叫自信的笑。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 2 自信地朗读。师:不错!这是他的体会,你们呢

4、?都一样吗?生 3:他还在笑鲁肃,鲁肃前面吃惊地问诸葛亮说:“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后面回答了鲁肃。师:他是在宽慰鲁肃,是不是?鲁肃啊鲁肃,你是个老实人,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明白我的用意呀!是吧?这是一种幽默的笑。来,读读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 3 幽默地朗读。师:谁来宽慰宽慰鲁肃?来,请你,我做鲁肃,咱们开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生 4 学着长者的口吻朗读。师:这回我鲁肃总算放心了。看来,诸葛亮这一笑的内涵多着呢!谁还有别的发现吗?生 5:我觉得他还在笑周瑜呢!前面主要是周瑜想害诸葛亮,而现在诸葛亮马上就要把十万支箭借回来了,马上就会有十万支箭了,他就觉得你周瑜肯定想不到这

5、点。3师:诸葛亮心里默默地说: “周瑜周公瑾呀,你要跟我斗,还嫩点儿!”是吧?这叫什么笑?这叫胜利的笑。你再读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 5 充满喜悦地朗读。师:诸葛亮这一笑,笑得多么自信、多么自豪、多么喜悦啊!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诸葛亮这一充满智慧、充满胜利的笑!多么精彩的一幕啊,一个问题就像一条无形的线串起了一个个不同、富有创意的理解、感悟与体验,让多种情感在朗读中尽情地流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用行动去解读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由此可见,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体验、感悟,获得多元理解与不同的感受,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把课堂学习的内容

6、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以此来唤起学生原始的情感积累,激活学生的情感。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我的战友中的教学片段。师:“我的心像刀绞一般” ,真的是刀在绞“我”的心吗?生:不是的。师:那么究竟是什么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呢?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用心研究这个问题。生:我觉得一种痛苦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平时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不小心,手被火柴烧了一下,都钻心得痛,何况是烈火烧身呢!师:说得更明白一些行吗?生:烈火在身上燃烧,也好像在“我”身上燃烧一样,这真是万箭穿心般的痛苦呀!师:请你读出这种痛苦的感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程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

7、经验。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4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 三、唤起视像中的激情。 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包括结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体等;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包括人物、事件、景物、画面或环境、场面等;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而学生学习语言应该是一个“循文 识象明意悟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识象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描写,借助想象、联想去激活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并主动地重新组合新的形象,把这些干瘪、枯燥的符号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深理解、感悟。王崧舟老师在引导学生唤起视像激情这方面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当今教育界堪称一绝。这样的例子在王老师的课堂中比比皆是。王老师善于引领学生识象,并在识象中明意、悟言,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化隐为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