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病人的护理_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587086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_3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_3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_3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_3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_3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阑尾炎病人的护理_3(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阑尾炎病人的护理,主讲人:xxx,解剖生理概要,婴儿阑尾:位于盲肠顶端,呈漏斗状。在发育过程中,盲肠的右前部生长较快,这种偏心性生长,使得成人的阑尾基底部移至盲肠左后侧、回盲瓣下方2.5cm处。 成人阑尾:外形蚯蚓状盲管。长短粗细不一,一般长5l0cm,直径0.50.7cm。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即可寻到阑尾基底部。 阑尾为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管,近端与盲肠交通,两者交界处的粘膜皱襞称Gerlach瓣。 阑尾系膜:由两层腹膜组成,它是腹腔后壁的腹膜向前反折,并包绕阑尾的一个三角形皱襞,其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阑尾系膜短于阑尾本身,这使阑尾卷曲成拌状或半圆弧形。 阑尾的位置:并不都在麦

2、氏(McBurney)点(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中外1/3处),由于阑尾基底部与盲肠的关系恒定,所以阑尾的位置也随盲肠位置而变异。一般在右下腹部,但也可高到肝下方,低至盆腔内,甚至越过中线至左侧。,解剖生理概要,阑尾尖端指向的方向有四种类型: 盲肠后指向上方,占大多数。 指向盆腔和髂窝,约占1/3。 回肠前或后方指向脐,仅少数。 盲肠右外侧,亦较少见。 此外,一部分盲肠后位阑尾位于腹膜后间隙内。了解阑尾位置的变异,对阑尾炎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有很大帮助。,解剖生理概要,阑尾的组织结构与结肠相似,有粘膜层、粘膜下层、环肌层、纵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粘膜和粘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呈纵形分布,这是

3、阑尾感染常沿粘膜下层扩散的原因。 阑尾的血运由阑尾动脉供给。阑尾动脉是一个无侧支的终末动脉,当血运发生障碍时,易致阑尾坏死。 阑尾静脉经回结肠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回流入门静脉。当阑尾炎症时,菌栓脱落可引起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 阑尾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因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所以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有第10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围牵涉痛。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具一定免疫功能。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时达高峰,有200多个淋巴滤泡。以后渐减少,60岁后渐消失,故切除成人的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阑尾粘

4、膜上皮细胞尚可分泌少量粘液和免疫蛋白,有利于保护机体内在细菌,抑制外来致病细菌。,病因,阑尾管腔梗阻:是阑尾炎最主要的发病原因。阑尾管腔细长、开口较小,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食物残渣、粪石、蛔虫、肿瘤等异物进入阑尾肠腔时,更易造成管腔梗阻。梗阻后阑尾黏膜分泌黏液,不能自行排出,管腔内压力不断增高,发生血运循环障碍,加重阑尾炎症。 细菌侵入:阑尾腔内存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和厌氧菌,阑尾腔发生梗阻后,黏膜受损,细菌借此侵入管壁,加剧感染。 胃肠道疾病的影响:如急性肠炎,血吸虫病等,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阑尾管壁的肌肉、血管痉挛,血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炎症。,病理分型,根据急性阑尾炎发病过程的病理解剖学变

5、化,可分为4种病理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变早期,炎症仅局限于黏膜、黏膜下层。阑尾外观轻度肿胀,黏膜充血,少量纤维素渗出。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炎症加重,炎症侵犯全层。阑尾肿胀明显,黏膜高度充血,表面有脓性渗出物附着,腔内积脓。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炎症进一步加重,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如管腔梗阻合并管壁坏死,约23的病例可于阑尾根部或近端发生穿孔,并引起腹膜炎。阑尾外观呈紫色,可伴有穿孔。 4)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时,发炎的阑尾可被转移至右下腹的大网膜包裹,并粘连,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出现炎性肿块。,病理分型,急性阑尾炎的转归,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和治疗是否及时。可

6、有以下3种转归: 1)炎症消退:部分单纯性阑尾炎经及时的药物治疗,炎症可消退,大部分将转为慢性阑尾炎,易复发。 2)炎症局限化:化脓性、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大网膜下行将阑尾包绕,形成包块或出现黏液肿块。 3)炎症扩散:阑尾炎症重,未能及时地手术切除,又未能被大网膜及时包绕,炎症扩散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肝脓肿甚至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症状 (1)转移性右下腹痛: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部,逐渐移向脐部,最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其主要特征如下:疼痛一旦移至右下腹,初始腹痛部位的疼痛消失,也就是说腹痛不是扩散而是转移,因此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的过程长

7、短取决于病变发展的程度和阑尾位置,快则不能少于约2小时,慢则可以1天或更长时间,但如果数分钟腹痛便转移,阑尾炎的可能性不大。腹痛转移,以转移到右下腹最为常见。约7080的病人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也有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腹痛一般呈持续性,病初可能很轻微,容易被病人所忽视。 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其腹痛也有差异,如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因阑尾的位置变异较大可以不在右下腹,所以并不是痛最后都要转移到右下腹。如盲肠后位阑尾炎疼痛在侧腰部,

8、盆位阑尾炎腹痛在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可引起右上腹痛,极少数左下腹部阑尾炎呈左下腹痛。,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2)胃肠道症状:发病早期可能有厌食,也可为首发症状。恶心、呕吐也可发生,但程度较轻。一般在腹痛开始后数小时内呕吐一次,不会频繁出现。有的病例可能发生腹泻。盆位阑尾炎,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可引起排便、里急后重症状。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排气排便减少。 (3)全身症状: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可达38左右。阑尾穿孔时体温更高,达39或40。但体温升高不会发生于腹痛之前。,阑尾炎的体征,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体征。压痛

9、部位取决于阑尾尖端的位置,因而变化较多,常见的压痛部位有麦氏点。 腹膜刺激征象:有反跳痛(Blumbergsign)、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出现的防卫性反应。但是,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象可不明显。 右下腹肿块:如查体发现右下腹饱满,可触及一压痛性肿块,固定、边界不清,应考虑阑尾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阑尾炎的体征,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它体征: 结肠充气试验:病人取仰卧位,用右手压迫其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眷为阳性; 腰大肌试验:病人左侧卧位,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

10、为阳。说明位于腰大肌前方的阑尾有炎症改变; 闭孔内肌试验:病人仰卧位,右髋和右大腿各屈曲90度,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靠近闭孔内肌的阑尾发炎。 直肠指检:炎症阑尾所在的方向压痛,常在直肠的右前方。当阑尾穿孔时,直肠前壁广泛压痛。当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急性阑尾炎的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化验:急性阑尾炎病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总数大多在12万之间,中性约为8085。老年病人因反应能力差,白细胞总数增高可不显著,但仍有中性白细胞核左移现象。尿常规多数病人正常,但当发炎的阑尾直接刺激到输尿管和膀胱时,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如尿中有

11、大量异常成份,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疾病的存在。盆位阑尾炎和穿孔性阑尾炎合并盆 腔脓肿时,大便中也可发现血细胞.,急性阑尾炎的辅助检查,X线检查:胸腹透视列为常规,合并弥蔓性腹膜炎时,为除外溃疡穿孔、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立位腹部平片是必要的,如出现膈下游离气体,阑尾炎基本上可以排除。急性阑尾炎在腹部平片上有时也可出现阳性结果:约56的病人右下腹阑尾部位可见一块或数块结石阴影,1.4病人阑尾腔内有积气。 腹部B超检查:病程较长者应急取行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是否有炎性包块存在。在决定对阑尾脓肿切开引流时,B超可提供脓肿的具体部位、深度及大小,便于选择切口。,急性阑尾炎治疗原则,手术治疗: 1.急

12、性单纯性阑尾炎:条件答应时可先行中西医相结合的非手术治疗,但必须仔细观察。 2.化脓性、穿孔性阑尾炎;原则上应立即实施急诊手术,切除病理性阑尾。 3.发病已数日且合并炎性包块的阑尾炎:暂行保守治疗,待36个月后如仍有症状者,再考虑切除阑尾。 4.高龄病人,小儿及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原则上应和成年人阑尾炎一样,急诊手术。,急性阑尾炎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主要适应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妊娠早期和后期急性阑尾炎,高龄合并有主要脏器病变的阑尾炎。 1.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控制饮食,适当补液和对症处理等。 2.抗菌治疗:选用广谱抗菌素(如氨苄青霉素,头孢霉素)和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替哨唑

13、)。 3.针刺治疗。 4.中药治疗。,阑尾炎的护理,.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 (1)疼痛:术前与阑尾炎症有关;术后与手术创伤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主诉疼痛减轻。 (2)体温过高:与阑尾发生化脓性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的体温在应用降温措施后,逐步下降。 (3)潜在并发症:术前可出现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腹腔脓肿,门静脉炎等。术后可出现切口感染,腹腔出血,肠梗阻,粪瘘等。 预期目标:护士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与医生共同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卧位:给予半卧位。 饮食和输液:病情轻者,可进流质饮食,重症病人须禁食,禁食期间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控制感染:遵医嘱应用

14、抗生素。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腹部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电解质等),综合判定病人病情程度。必要时,考虑急诊手术。,手术后护理,体位:手术后回病房,应根据不同的麻醉安置不同的体位,待血压、脉搏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饮食:轻症患者术后当日禁食;禁食期间静脉补液,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1日,进流食,术后第2天半流食,术后34天可进普食。重症患者须禁食,待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进流食。 早期活动:阑尾炎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防肠粘连,轻症患者手术后当天即可活动,重症患者也要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待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手术后护理,

1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 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阑尾穿孔者,切口感染发生率要高于未穿孔者。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存留血肿和异物所致。表现为术后23天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局部有红、肿、热、痛或波动感,可局部热敷、理疗,形成脓肿者,应剪去缝线,充分引流。 2 、腹腔内出血: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所致。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口表现为腹痛、腹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放置引流管者,可有血性液体自引流管流出口。 3 、腹腔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肠间隙等处。常发生于术后57天,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再度升高,伴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及直肠膀胱刺激症状。以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术后者为多见。 4、 粪瘘:原因较多,如结扎线脱落,术中误伤盲肠等。一般经非手术治疗后瘘可以闭合自愈。经久不愈时,可考虑手术。 5、 粘连性肠梗阻:因手术损伤、阑尾浆膜炎症影响等因素。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治俞。,出院指导,饮食:宜规律、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饮食,忌辛辣、忌暴饮暴食。 锻炼与休息:出院后全休一周,适当活动,一个月内忌剧烈运动。 如出现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及时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