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8665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第8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第8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第8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第8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章 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2 电压比较器,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8.1.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问题的提出,1、正弦波的作用(测试信号与控制输入)? 2、如何产生(自激振荡)? 3、自激振荡的条件? 4、正弦振荡电路有哪些类型?工作原理如何? 5、分析方法(振荡频率的计算)?,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基础知识:周期振荡信号的应用,正弦波:发射/接收电路中调制/解调、摆动扫描控制、放大电路测试(Au)、滤波器性能测试(频率扫描) 三角波:扫描控制(

2、电视行扫,场扫描) 方 波:开关控制(电子开关/PWM) 其它波形: 本质:周期振荡信号(f/T) 相互联系/转换,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正弦波振荡电路: 在没有外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依靠电路的自激振荡就能产生稳定输出、有一定幅度和频率正弦波的电路。,只有正反馈电路才能产生自激振荡。,特点: 信号频率单一的周期信号。,电路: 正反馈。,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回顾:,负反馈放大电路框图:,反馈深度:,反映了反馈程度的强弱,负反馈,无反馈,深度负反馈,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回顾:,负反馈放大电路框图:,反馈深度:,反映了反馈程度的强

3、弱,正反馈,电路中没有输入信号时,也会有输出信号,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自激振荡平衡条件:,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根据正反馈放大器方框图,可以得到:,在此条件下,放大器无需输入即可得到输出。因为反馈量充当了输入量,而输入量导致了输出量,输出量则产生了反馈量。如果电路中只可能有一个频率满足此条件,则电路只会在此频率下形成“自激”,即形成正弦波振荡,一、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振荡条件:,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对正弦稳态电路来说,有(正弦波振荡的平衡条件),即 幅度条件:环路增益等于1 相位条件:环路相移为2n,一、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电路的起振条件:,

4、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等幅振荡,增幅振荡,减幅振荡,一、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 关于初始扰动问题,没有初始扰动按说振荡器是不可能起振的。但是,初始扰动并不需要人为给定,而自然会产生 下面各种因素都会导致初始扰动的发生:通电时的电流冲击、电路中器件的噪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等。 初始扰动的波形是任意的、随机的,但是,其波形中往往含有及其广泛的频谱分量,其中就含有振荡频率的分量,这个频率分量会导致振荡器起振过程中的增幅振荡,而其它的频率分量则会被反馈网络中或放大环节中的滤波器滤除 对于初始扰动,无论其幅度多么微弱,只要存在,就一定能使振

5、荡器起振,一、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起振过程,起振后要稳幅,一、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利用放大器自身的非线性进行稳幅 外加稳幅电路,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当振荡幅度不断增大时,放大器的限幅作用开始体现,此时放大器的输出幅度将不再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是维持一定的幅度不变,则放大器的增益开始下降,从而使得振荡器,当振荡器依靠放大器自身的非线性从起振状态(AF1)过渡到平衡状态(AF=1)稳幅,必然带来输出正弦波的失真。,一、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外稳幅,当起振过程中输出幅度逐渐

6、增大时,设法使得放大器的增益随着输出幅度的增大而降低,但是又不进入非线性区域,采用下面的外稳幅措施,外稳幅的优点是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小,一、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放大电路:合理的Q点,足够的增益 反馈网络:正反馈 选频网络:只有一个频率满足振荡条件 稳幅环节:幅值稳定,波形良好,实用电路中常将选频网络与正反馈网络合二为一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一般依靠BJT的非线性稳幅(自稳幅)(不外加稳幅环节),二、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分类,正弦振荡电路的组成,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正弦振荡电路的分类 分类方法:按选频网络所用的元件 RC正弦波

7、振荡电路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二、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分类,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1 概述,(1)电路是否包含放大、选频、正反馈和稳幅四个组成部分。 (2)判断放大电路是否正常工作(静态工作点/动态放大)。 (3)是否满足正反馈相位条件瞬时极性法。(断开反馈,给放大电路加输入电压Ui并给定瞬时极性;据此判断Uo极性、 Uf极性;若Uf与Ui极性相同,则满足相位条件,电路有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4)是否满足起振条件。AF略大于1。(分别求解电路的A和F,然后判断AF),三、判断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方法和步骤,以上条件,缺一不可。, 8.1 正弦波振

8、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RC串并联选频网络频率特性,RC串并联选频网络: 由电阻R1与电容C1串联、电阻R2与电容C2并联组成。 通常R1 = R2 = R, C1 = C2 = C 既为选频网络又为正反馈网络,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定性分析,1、当信号的频率很低时,R1,R2,一、RC串并联选频网络频率特性,其低频等效电路,RC高通电路,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定性分析,1、当信号的频率很低时,其频率特性为:,一、RC串并联选频网络频率特性,当=0时, uf =0,F=0 =+90,当时,

9、uf ,F ,0,|F|,0,F,90,Uf超前Uo,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定性分析,2、当信号的频率很高时,R1,R2,一、RC串并联选频网络频率特性,其高频等效电路,RC低通电路,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定性分析,2、当信号的频率很高时,其频率特性为:,一、RC串并联选频网络频率特性,当=时, uf =0,F=0 =-90,当时, uf ,F ,0,|F|,0,F,-90,Uf滞后Uo,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定性分析,一、RC串并联选频网络频率特性,0=? Fmax=

10、?,由以上分析知:一定有一个频率0存在 当=0时,F最大,且 =0 Uf与Uo同相,0,|F|,0,F,90,0,|F|,0,F,-90,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二)定量分析,一、RC串并联选频网络频率特性,R1C1 串联阻抗:,R2C2 并联阻抗:,选频特性:,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二)定量分析,一、RC串并联选频网络频率特性,通常,取R1R2R,C1C2C,则有:,令,可见:当 时, F最大,且 =0,Fmax=1/3,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二)定量分析,一、RC串并联选频网络频

11、率特性,RC串并联网络完整的频率特性曲线:,F= Fmax=1/3,Uf与Uo同相,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二、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文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放大环节 集成运放构成的同相比例放大,选频网络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组成结构:,正反馈环节 RC串并联选频网络,连接到运放同相输入端,充当放大环节的输入,稳幅环节 无外稳幅,自稳幅,失真较大,Wien-Bridge Oscillator,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二、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放大环节: 同相比例放大,选频网络: RC串并联选频网络,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

12、,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二、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放大环节:同相比例放大,由选频网络特性知,选择,则满足正弦波振荡的平衡条件,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二、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略大于3,要满足起振条件:,AF 略大于1-增幅振荡,R=1k,C=0.1F,R1=10k,Rf为多大时才能起振?振荡频率f0=?,减小失真,采用外部稳幅环节,1、采用热敏电阻 2、利用二极管非线性,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二、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起振时Rt较大使A3,易起振,当uo幅度自激增长时,电流增加,温度升高,Rt减小,A 减小 当uo幅度达某一值时,A3,当uo进一步增大时,Rt再减小,使A3 因此uo幅度自动稳定于某一幅值,正温特性热敏电阻R1 负温特性热敏电阻Rf,采用外部稳幅环节热敏电阻稳幅,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二、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将Rf 分为Rf1和Rf2 Rf2并联二极管,起振时D1、D2不导通,Rf1+Rf2略大于2R1。随着uo的增加, D1、D2逐渐导通,随着导通加剧,动态电阻减小,Rf减小,A自动下降,起到稳幅作用,采用外部稳幅环节二极管非线性稳幅, 8.1 正弦波振荡电路,8.1.2 RC正弦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