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58538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计委17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务部 程光全,一、首诊负责制,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 对于医疗方面的回答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手外伤骨折的病人 对于非医疗方面的回答尽量态度和蔼、多加耐心。 患者家属到食堂用餐,二、三级查房制度,有利于为病人提供正确合理的诊疗方案; 有利于年轻医师的成长(实行早晚查房,24小时负责制); 有利于与病人及家属的有效沟通。,三、会诊制度,强调及时性、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要重视科内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准备充分、及时做好讨论记录; 全院大会诊,主管医生汇报病史要脱稿; 医疗区间的会诊要注重及时性与质量。 院际会诊一定要到医务部备案。,四、分级

2、护理制度,医生开具医嘱,理应知晓其内容; 医护之间协作的基础; 特别强调健康指导(出院指导很重要) 。,五、值班、交接班制度,切实落实值班、交接班制度; 无处方权研究生、轮科医生、进修医生等不能单独值班; 值班医生不能离开病房去做急诊手术; 危重、疑难病人一定要床旁交接班; 交接班记录应及时、客观地记录。,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切实履行主诊医师制度; 高危病人、收住CIU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生检诊; 诊断困难或治疗困难的病例,3天内提请科内疑难病例讨论,科内讨论仍有困难的需进行全院讨论。,七、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病人抢救实行首诊负责制。 成批急危重患者抢救时应及时报告医务科。 危重病人转

3、ICU抢救时,要事先联系是否有床位、呼吸机等,注意转运途中抢救措施不间断。 各科室要备齐抢救药品,定期检查并记录。,八、术前讨论制度,对拟实施类以上(含类)的手术病人,必须在手术前由上级医生或手术者主持,对拟施手术的方式、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讨论。 特别疑难的、重大的手术可申请全院讨论。 手术者(或手术指导者)必须参加讨论并签名。,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内组织讨论; 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讨论; 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 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室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部派人参加。,十、查对制度,涉

4、及到全院各科室临床科室、手术室、药房、血库、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供应室及其他检查治疗科室。 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三步核查; 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八对”: 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 ;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 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十一、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医疗新技术是指在本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合法以及符合医学伦理规范要求的原则。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应实时动态监测,一有异常情况及时分析改进。,十二、病历管理制度,病历迟交的控制措施; 病历借阅的管理措施; 病历的复印及封存。

5、,十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医师分级; 手术分类; 各级医师参加手术范围; 手术批准权限。,十四、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第一步:麻醉实施前,主要责任人为麻醉师 ; 第二步:手术开始前,主要责任人为手术医师 ; 第三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主要责任人为手术室护士 。,十五、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

6、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十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在病志中有感染病情分析和用药指证等详细记录,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十七、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属于大量用血范畴,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3个条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急诊用血后需在两日内补办审批手续。,十、其它重要制度,告知及签字制度; 高危病人管理制度; 高危手术病人管理制度; 转院、转诊病人管理制度; 无主病人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事件重大抢救管理制度; 医疗纠纷病人后续治疗相关管理规定等。,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