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8503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习目标定位1学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2能说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知识体系导引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注意:不是短时间变化(2)形成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大气不断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三圈环流是立体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在地球表面(1)三圈环流形成条件类型(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 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学法指导气压带、风带的记忆方

2、法气压带的位置大体上是位于四个纬度数:0 、30 、60 、90 附近;两个气压带之间就是风带。风向要以风的形成原理来进行理解记忆。如要说明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可先绘出西风带两侧的气压带。如下图,画出副热带高气压的高低,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再由风的形成原理画出风向。其他风带的风向也是如此记忆,这样,只要记住了气压带,就能把风带记住。注意: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幅度和范围小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和范围。【思维点拨】(1)大气环流不仅包括三圈环流,还包括季风环流。(2)南北半球风带名称相同,但风向不同。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而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判断(1)气温高的地区形成低气压带,气温

3、低的地区形成高气压带。()(2)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3)信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多晴朗天气,西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多阴雨天气。()(4)气压带、风带在冬季向南移,夏季向北移。()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探究活动】航海家们发现,进入30纬度时帆船无法航行,海上贸易大受影响。那时,很多帆船都载着许多马匹,由于草料和淡水不足,马匹相继死掉,吃不完的马肉只好投进大海里喂鱼。后来,人们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称为“马纬度”。(1)除“马纬度”外,地球上还有哪些海区是无风地带?(2)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一,画出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3)假设地表

4、性质均一,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会形成三圈环流。试把图补充完整,并完成题。总结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规律。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成因上有何不同?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在成因上有何不同?气压带和降水有何关系?(4)在下列图中标注节气,并解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答案:(1)南北纬5之间海区。(2)(3)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赤道低气压带是由于近地面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空气减少形成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极地东风与盛行西风相遇,暖而轻的西风爬升到冷而重的东风之上,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空气减少形成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向高纬运动的高空气流,在30

5、纬线附近被迫下沉堆积形成,为动力成因。而极地高气压带为高纬地区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为热力成因。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降水多,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少。(4)三圈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的热量差异。太阳直射点移动导致地面热量状况发生变化,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之变化。【归纳总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成因及特点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纬度成因气流方向热力性质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1个)0附近热力原因:终年受热,气流上升上升湿热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终年寒冷,气流下沉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南北两股冷暖气流(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相遇在副

6、极地地区形成极锋,暖空气上升上升冷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地转偏向力迫使流向极地的高空气流在副热带下沉下沉干热风带极地东风带(2个)南北纬6090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带(2个)南北纬3060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030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 北半球东北风, 南半球东南风干热【学以致用】2019南昌市高一期末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1)(3)题。(1)

7、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是()ABC D(2)表示的近地面气压带名称为()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3)表示的近地面风的名称是()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解析:结合图示三圈环流的高度的差异,处为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中高纬环流,气流上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属于中纬环流圈中的近地面风带,近地面气流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形成了近地面的盛行西风带。答案:(1)B(2)C(3)C1大气环流是指()A高低纬度间的大气运动B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C海陆间的大气运动 D大规模的热力环流解析:大气环流是因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不

8、同而形成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不仅指热力环流,还包括其他的环流形式,既有高低纬度间的大气运动,也有海陆间的大气运动,还有其他范围间的大气运动。答案:B2019青岛一中高一期末下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2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可能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相对应的是()A甲图与丙图 B乙图与丙图C丙图与丁图 D甲图与丁图3甲图到乙图的变化过程,时间跨度约为()A3个月 B6个月C9个月 D一年23.解析:第2题,我国台风多发季节为夏秋季,从四幅图中可以看出,甲图为气压带、风带北移且达最北的时候,是夏至日;乙、丙两图为气

9、压带、风带南移且达最南的时候,是冬至日;丁图是春秋分日。第3题,气压带、风带由甲图到乙图的变化反映了气压带、风带从最北移至最南,大约需用半年时间。答案:2.D3.B2019烟台高一检测读“某季节不同纬度理想状况下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4图中A属于()A副极地低气压带 B西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东风带5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图中所示季节,山东烟台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45.解析:第4题,根据A所处的纬度位置及空气的运动特点可以判断为西风带。第5题,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为冬季,山东烟台盛行西北风。答案:4.B5.C6读“气压带和风

10、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气压带名称:C_;E_。(2)A、B、C三地中,降水多的有_。按照降水量的纬度分布,C是_带。(3)当图中气压带、风带移至最北位置的季节里,影响我国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4)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变成_季风(风向),给南亚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5)暑期,当北京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闷热天气时,控制北京的气压中心可能是_,此时气压带A位置大致在_半球。(6)赤道地区全年雨量充沛,其主要原因是_;而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其主要原因是_。解析: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气流性质,从赤道开始,气

11、压带往高纬依次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低压控制的地区,一般多阴雨天气,而高压控制的地区,一般多晴朗天气。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南北移动,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2)A干旱少雨(3)雨热同期(4)西南(5)低压北 (6)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难以形成降水课时作业9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某区域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a、b、c、d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流a、c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B气流b、

12、d由低压流向高压C气流b、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气流a、c引起降水变化,气流b、d则不会2下列有关甲、乙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处易形成多雨天气B近地面等压面,甲处向下凹,乙处向上凸C甲、乙两处均为少雨带D甲处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处12.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和环流方向来看,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低纬度环流圈。a气流是因地面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但c气流因动力原因由密度小的地方流向密度大的地方;b、d为水平气流,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并且发生了明显的偏向,说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是信风带,由高纬流向低纬,温度不断升高,一般带来干燥的天气。第2题,甲

13、地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等压面下凹,水汽上升凝结,易成云致雨,气温日较差小,乙地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等压面上凸、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答案:1.C2.B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34题。3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4正确表示之间风带风向的图是()34.解析:第3题,从图中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提示信息可知均为气压带的位置,C、D排除。据纬度位置可知为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A正确。第4题,之间的风带应为南半球低纬度的信风带,即东南信风带,

14、实际风向为东南风。答案:3.A4.B下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56题。5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56.解析:第5题,从图中气压带分布的大致位置看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6题,P风带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南风。答案:5.B6.B7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A南北纬80附近 B南北纬60附近C南北纬40附近 D南北纬30附近解析: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为南北纬30附近为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