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5836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培养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内容提要】在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如何改变长期以来初中生普遍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满堂灌学习兴趣情景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作业评语 在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新的思想品德教材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情育人。新教材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关爱,学会承担责任等。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如何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在 45 分钟内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与体会。 一、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

2、习兴趣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 传统教学一般是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做好充分准备,上课“满堂灌” ,学生不停地抄笔记、记重点,书中全部知识点全部讲完,还补充了课外知识点,课后不停地催促学生背知识点,做练习,以为这样就能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优秀的成绩。但结果不近人意,课堂上,教师“灌”得累,学生学得也厌。我个人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贯彻新课改的课堂要求,课堂上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2使思想品德课真正受到学生欢迎,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

3、以下几种方法是可行的。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效果。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让课堂活跃起来。因此,选择导语非常重要。导语的内容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形式有多种多样,比如:歌曲、传说、典故、名言警句、新闻时事、生活事例等。比如:在讲到珍爱生命一课时,播放视频生命之美片段,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丽,珍爱生命。所以说,教师妙趣横生的导入,会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激发学生兴趣。 2情景教学。灵活设计情景,特别是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完成教学目标。电教教材表现方式丰富多

4、彩,具有新颖、趣味、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辅以具有启发性的电教内容,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九年级教学内容中的一个知识点,世界文化交流的影响。可以运用多媒体设计两种相反的情景,一是课文提到的电影刮痧 ,二是电影熊猫 ,根据所播放的情景片段,设计探导问题:1 刮痧中出现的悲剧说明什么?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2 熊猫作为中西文化融合的一部电影创造了很高票房说明了什么?3从这两部电影中可以看出世界文化的碰撞带来什么影响?34在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弘扬中华文化?这样,学生在娱乐中几乎忘记了理论的枯燥和无味,增加了学习兴趣,燃起了学习热情,教学任务迎刃而解。 3理论联系

5、实际。学生对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材料,往往有较深的体验和感受,也容易启发他们的联想。 现实中,我们往往会见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同学课间讲起汶川地震、叙利亚战争、奥运会、醉驾之类的事件,情绪激昂,可一旦上政治课就索然无味。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政治教学过于注意理论的传授,而远离了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感到学政治只是“为了考试而不得不学” ,政治离他们好远,导致烦学、厌学、弃学。实践证明,只有适合学生“口味”而又贴近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观点,才容易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保持集中而旺盛的注意力。否则,学生对政治课就会若即若离,有时甚至产生厌学。因此,针对学生对国内

6、、国外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外交方面的事件比较关心的特点,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联系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和身边的人和事,对保持学生听、学、思的兴趣十分重要。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善于抓住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和政治现象的特点,将当前的时事,热点问题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讲到尊重他人生命这一内容时,联系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中司机、路人、救人拾荒阿姨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尊重他人的生命。其次,要善于抓住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4相关的问题。中学生虽然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但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尚差,如对社会腐败现象、迷信思想、赌博行为和工人下岗、大中专

7、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现象往往产生诸多疑惑。对此,教师应以“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加以认识,使学生觉得政治离现实很近,离自己很近,学了有用,从而提高学生听课、参与的兴趣。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处和谐。师生间只有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才能营造出融洽和谐的氛围,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心理相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真诚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

8、,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授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那么要想让他们对这位老师讲授的课感兴趣是很困难的。 三、善于发挥作业评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作业评语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引导学生拓宽解题思路。作业评语不仅是师生之间教学信息的反馈,而且也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因此,作业评语不仅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对学生进行5恰当的学法指导;而且能培养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开启心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所以,作业评语要言辞恳切,切中要害;或热情鼓励或委婉告诫

9、。通过作业评语让学生领悟到教师对他是否关心、是否有信心;通过作业评语,教师尽可能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信任等表达出来,这样会引起教与学的共鸣。 四、教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 ,导好整堂课,教师又好比战场中的指导员,随时做出英明果断的决策。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文化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满激情,精神饱满,才能感染学生。同时,语言要优美、生动、活泼,给人美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随着课改的推进,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的同时还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符合时代、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