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及报告编制新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8254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及报告编制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及报告编制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及报告编制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及报告编制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及报告编制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及报告编制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及报告编制新(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工作方法及报告编制 汤连生 13809773663 714051028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一、基本概念,地质灾害 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易发区 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是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危险程度、危害程度及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特征、灾害性降雨特征等自然因素,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的分区。 广东地区一般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非易发区四级,地质灾害危险区 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包

2、括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灾情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险情是指地质灾害潜在威胁的人员数量、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可分为危害性大、危害性中等和危害性小三个级别。,地质灾害危险性 指拟建工程过程中和建成后可能引发、加剧或工程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及可能导致损失的综合估量,可分为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和危险性小三个级别。,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 指在查明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受灾体经济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用地适宜性评估 指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对拟建项目用地范围的

3、适宜性进行评估。用地适宜性分为适宜、基本适宜和适宜性差三个级别。,不良地质现象 指地质体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形破坏的现象或过程。,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是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和工程建设(本身)过程中或建成后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危险性的预测评价与估量,是地质灾害灾害易发程度、危险程度和危害程度的综合反映。其实质是对建设项目在地质环境现状条件和未来工程活动条件下地质灾害的空间预测和成灾可能性的预测。 要针对:(1)具体地质体、位置、范围,一般要有野外照片说明;(2)可能成灾类型、成因、规模;(3)危害波及范围、危害对象。,二、工作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评估工作程序 可分为编制评估工作

4、大纲、地质灾害综合调查、资料综合整理及报告编制、报告评审四个阶段。,评估工作的依据 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等依据; 委托书,第二章 基本规定 (P36),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与等级 (P7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在充分收集研究现有资料的基 础上,开展评估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工作 不同级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定了明确的要求: 一级评估:应有充足的基础资料和半定量以上评价指标进 行论证评估。 二级评估:应有足够的基础资料和定性或半定量评价指标 进行论证评估。 三级评估:应有必要的基础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评估。 三级评估可参照二级评估内容适当从简。,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第

5、四章P1314),收集资料与实地调查、工程勘查相结合。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评估报告。,1、资料收集 搜集评估区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等基础背景资料,如地形图、交通图、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区域构造(断裂、地震)等,尽可能的收集遥感和航测资料。 收集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地质灾害区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灾害资料(特别注意收集建设用地及周边的地质灾害资料)。 收集拟建工程的规划资料。,四、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第五章),(一)概述,2、实地调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工作之一,根据已确定的评估种类进行详细的调查,调查范围及调查方法依据灾种特点而定,主

6、要采用追索法、穿越法及访问调查,根据需要可测制实测剖面、采用钻探、槽探及物探等勘查手段。绘制野外工作实际材料图。 为了保证评估结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必须确保野外调查成果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权威性。,(一)概述,3、工作方法 可分为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地质灾害综合调查、资料综合整理及报告编制、报告评审四个阶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工作之一,根据已确定的评估种类进行详细的调查,调查范围及调查方法依据灾种特点而定,主要采用追索法、穿越法及访问调查,根据需要可测制实测剖面、采用钻探、槽探及物探等勘查手段。绘制野外工作实际材料图。 为了保证评估结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必须确保野外调查成果资料的准确性

7、、完整性和权威性。,(二)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调查重点地区 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踏勘后确定评估区内地质灾害调查重点地区 : 不同类型灾种的易发区段; 相同地质环境条件下,可能为崩塌、滑坡的易发区段; 符合泥石流形成基本条件的区域; 可能引发地面塌陷的范围; 各类特殊岩土的分布范围; 线性或区域性的工程项目,所属范围内地质灾害易发 区段、危险区段及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点。,(二)地质灾害调查,崩塌调查内容与要求 崩塌所处自然地理位置及所在区自然经济状况。 地名、行政区位置、坐标及经纬度 崩塌的类型、范围、基本特征,崩塌体规模和崩落方 向,发生时间 崩塌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

8、土结构类型、结构 面的产状、开闭程度、力学属性、延伸及贯穿情况, 风化程度、地下水位。 调查崩塌区气象、水文条件,分析崩塌的原因,了解 当地防治崩塌的经验。 调查崩塌体的危害对象及(潜在)经济损失,所在边 坡的潜在稳定性、防治措施及效果。,(二)地质灾害调查,滑坡调查内容与要求 (1)收集资料及初步评估 收集当地的滑坡史、易滑地层分布、水文气象、工程 地质、地质构造和遥感等资料,初步确定滑坡位置及 潜在滑坡的地段; (2)滑坡地质环境条件调查 滑坡区地形地貌调查。 滑坡区地层岩性调查。 滑坡区地质构造调查。 滑坡区气象及水文地质调查。 地震调查。 人类工程活动调查。,(二)地质灾害调查,滑坡调

9、查内容与要求 (3)已发生滑坡体调查内容和要求 滑坡体所在处自然地理位置及所在区自然经济状况。 地名、行政区位置、坐标及经纬度 滑坡体基本数据和特征的调查: 滑坡发生时间; 滑坡体形态特征; 滑坡体规模; 滑坡体表面特征; 滑坡体组成物质类型; 滑坡体运动特征;,(二)地质灾害调查,滑坡调查内容与要求 (3)已发生滑坡体调查内容和要求 滑坡损失及危害程度调查。 人员伤亡,毁坏城镇、乡村的建筑物,损坏铁路、公路及桥梁,危害工矿、城镇设施及水利水电设施,损毁耕地、林木等经济损失情况。 滑坡稳定性及潜在危险调查。 潜在崩塌/滑坡调查内容与要求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对潜在崩塌/滑坡的斜坡进 行调

10、查 出现各种类型的崩塌体和已发滑坡、崩塌的地段。,(二)地质灾害调查,潜在崩塌/滑坡调查内容与要求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对潜在崩塌/滑坡的斜坡进 行调查 出现各种类型的崩塌体和已发滑坡、崩塌的地段。 斜坡岩土体中有倾向坡外、倾角小于坡脚的结构面存在; 或坡脚、坡基存在缓的软弱层。 斜坡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棱体, 其底棱线倾向坡外,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脚。 垂直节理发育或顺坡向卸荷节理裂隙发育的高陡斜坡。 坡面凹凸不平或上陡下缓、前缘临空或三面临空的斜坡。 坡度较陡的土质斜坡、强风化岩类土状斜坡、破碎带发育的斜坡。 斜坡后缘已产生拉裂缝,降雨期间坡脚前缘冒渗浑水的较陡斜坡(3

11、0) 其它根据地貌、地质特征分析或用图解法初步判定失稳的斜坡。,(二)地质灾害调查,潜在崩塌/滑坡调查内容与要求 (2)潜在崩塌/滑坡调查内容与要求 收集资料,初步圈定重点调查的斜坡段范围。 收集当地的气象水文、地形与遥感图、地质构造等有关资料,通过资料分 析、实地踏勘与访问等多种手段,了解拟建场地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变化 与人类工程活动等情况。 初步查明斜坡的地层岩性、产状、节理裂隙及风化特征。 通过已有资料分析、工程地质测绘和看他等多种方法,初步查明构成斜坡 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 发育特征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岩性、厚度及工程性质等基本特性。 查明坡体

12、基本特征、临空情况及其间的组合关系。 通过野外调查、实测剖面等手段,查明斜坡坡形、坡度、坡向、坡高、坡 面平整程度、临空情况、地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等。,(二)地质灾害调查,潜在崩塌/滑坡调查内容与要求 (2)潜在崩塌/滑坡调查内容与要求 调查斜坡周围及其变形破坏特征,特别是暴雨等水体的影响。 特别是斜坡上暴雨、地表水深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的影响,坡脚地带渗水特 征、冲刷侵蚀特征,已有变形破坏特征,如裂缝发育程度、表土松软成等。 调查斜坡临近(周边)(坡顶、坡上和坡脚)建筑物情况。 包括潜在威胁对象的种类与数量、建筑物的结构和基础形式、建筑物内或附近活动的人员与车辆及其与坡体的距离等。 调查

13、人类工程活动对斜坡的影响。 重点在对边坡扰动 调查构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和斜坡潜在破坏异常情况、潜在 地质灾害危害影响范围、危害性、危险性。 对危害程度中等以上的斜坡:至少1条剖面控制,钻探、槽探等勘探。,(二)地质灾害调查,泥石流调查内容与要求 (1)收集资料,初步圈定已发泥石流位置及潜在泥石流的地段 (2)泥石流地质环境条件调查 地形地貌条件。 地层岩性条件。 地质构造条件。 水源条件。 (3)已发泥石流调查内容及要求 泥石流沟历史调查。 地形地貌调查。 地质条件调查。 重点调查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及其特征。 收集分析气象水文、人文活动及当地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及经验资料。 调查泥

14、石流的危害范围、对象,分析其发展趋势。,(二)地质灾害调查,泥石流调查内容与要求 (4)泥石流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泥石流形成的背景。 泥石流活动特征。 泥石流流体成分、性质及运动特征。 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泥石流危害(范围、对象等)与危险区自然、社会、经济状况。 地面塌陷调查内容与要求 (1)岩溶地面塌陷调查 岩溶发育基本特征及其地下水环境条件。 岩溶地面塌陷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时间。 岩溶地面塌陷与地层岩性(及其组合)的关系,变形类型,土洞发育特征。 岩溶地面塌陷的地质构造条件。,(二)地质灾害调查,地面塌陷调查内容与要求 (1)岩溶地面塌陷调查 岩溶发育基本特征及其地下水环境条件。 岩溶地面

15、塌陷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时间。 岩溶地面塌陷与地层岩性(及其组合)的关系,变形类型,土洞发育特征。 岩溶地面塌陷的地质构造条件。 地表水动态,岩溶水类型、环境、基本特征及其与地表水、涌水的关系。 建筑物破损情况,圈定岩溶塌陷可能地段,处置可行性。 (2)采(挖)空区地面塌陷调查 采(挖)区的分布、时间、基本特征、埋藏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采(挖)区的现状。 地表变形特征、分布规律。 地表塌陷移动盆地特征和变形特征值。 周边临近抽排地下水情况及其对塌陷的影响。 调查收集周边建筑物变形及其处理措施和经验等资料。,(二)地质灾害调查,地裂缝调查内容与要求 (1)单缝及群缝发育特征和范围 (2)地裂

16、缝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 (3)地裂缝成因类型(自然、人为)和诱发因素 (4)发展趋势、危害程度的预测和现有防治经验 地面沉降调查与要求 (1)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及分析相结合 (2)重点调查内容 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查明软土和可压缩层的分布特征。 第四系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埋藏条件及水力联系。 人类工程活动及特征。 地面现状,圈定地面沉降范围,判定累计沉降量,既有建筑物损坏情况。 重点调查分析地面沉降的原因,(三)地质环境条件分析,(1)分析各类地质环境条件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对工程影响 气象、水文。 地形地貌:天然及人为改造后地形地貌,细微观地形地貌,建筑物情况。 地层与岩石。 地质构造条件:重点在评估区,包括地层产状、节理裂隙、接触关系等。 水文地质条件:特别要注重岩溶发育特征的分析与评价。 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分布特征,重点建设工程,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 人类工程活动:方式与强度,特别要注意地下水降水。 (2)分析各类地质环境条件的致灾作用 对评估区主要致灾地质作用形成、发育所起的作用。 划分出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主导因素、从属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