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典型给水处理系统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6633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章典型给水处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22章典型给水处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22章典型给水处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22章典型给水处理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22章典型给水处理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2章典型给水处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章典型给水处理系统(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章 典型给水处理系统,22.1 城镇给水处理厂的设计内容 及厂址选择,22.1.1 城镇给水处理厂设计 1.城镇给水处理厂的设计内容 根据给水规划要求确定设计规模和厂址; 根据原水水质及用水要求确定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和水处理构 筑物的型式; 选定混凝剂、助凝剂、消毒剂种类、投加量和投加设备; 设计布置附属构(建)筑物及编制水厂定员; 进行水厂的总体布置(平面与高程)及厂区道路、绿化和管 线综合布置; 按照要求进行给水厂的自动控制设计。,2.城镇给水处理厂设计原则,城镇给水厂应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性。 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和水厂自备用 水量之和进行设计,并以原水

2、水质在最不利情况下所需最大 供水量进行校核。城镇给水处理厂自备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 量的5%10%,必要时应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中应考虑对各水处理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及部 分停止工作时,仍能满足用水要求。 水厂内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根据实际生产要求,技 术、经济合理性和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逐步提高。 设计中必须遵守设计规范的规定。如果采用现行规范中尚未 列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则必须通过科学 论证,确证行之有效,方可付诸工程实际。,22.1.2城镇给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 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厂址选择时,一般应考虑

3、以下几 个问题: (1)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和地形条件较好的地方。 (2)水厂应尽可能应尽量设置在城市上游,选择在不受洪 水威胁的地方。 (3)水厂应尽量减少拆迁,少占或不占良田,并留有适当 的发展余地。 (4)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并使管 网的基建费用最省。 (5)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 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 水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 物附近;二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方案应综合 考虑各种因素并结合其它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进 行确定。,22.2 生活饮用水工艺与主要

4、 构筑物的选择,22.2.1 选择工艺流程时应具备的基础资料 原水水质资料 出水水质资料 当地类似水源水处理工艺的应用情况 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管理水平 水厂场地的建设条件 当地经济发展情况 污染物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 今后可能的发展。随着水质要求的提高,或者原水水质 的变化,可能会对今后净水工艺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选 择的水处理工艺要求对今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适应性。,22.2.2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原则,总的原则:给水处理工艺应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 是合理的、运行上是安全可靠和便于操作的,这样才能使 所选工艺达到最优。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应通过试验来检验。通过试验,可以了 解哪种工艺系统可以

5、达到处理要求,优化单元处理方法的 组合,优化工艺参数,了解各影响因素与水处理效果的关 系等等,从而为水处理工艺系统的确定提供依据。 参考相近的水处理工艺系统的运行经验。 水处理工艺系统应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即具有抗冲击 性能。 在保证处理水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建设费用和运行 费用之和为最低。,22.2.3 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1.地表水常规处理工艺系统 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浊度)和杀灭致病细菌为目标的常 规水处理工艺系统,主要由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组 成。如下图所示。 常规处理工艺适用于浊度几十至几百NTU的地面水。 常规处理工艺面临着提高处理水水质,深度除浊,有效 去除和杀

6、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特别是病毒和致病原生 动物,提高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多样的给水处理工 艺,给水工艺流程的选择可参考下表。,2.低浊度原水净化工艺流程 当原水浊度较低(一般在50NTU以下),未受污废水污染,水 质变化不大且无藻类繁殖时,可采用直接过滤。 3.高浊度原水净化工艺流程 当原水浊度高、含沙量大时,为了减少混凝剂用量,应增 设预沉池或沉砂池。,4.微污染原水净化工艺流程 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采用预处理,如生物氧化去除水中 有机物和氨氮。 也可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采用深度处理,如臭氧-活性炭 处理工艺。 5.低浊度高藻类原水净化

7、工艺流程,22.2.4 生活饮用水处理构筑物类型选择,选择原则:处理构筑物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处 理后水质要求、水厂规模、水厂用地面积和地形条件等, 通过技术、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构筑 物。 选择方法:根据设计运转经验确定几种构筑物组合方案进 行比较。但有的组合方式根本无需考虑。例如:平流沉淀 池和无阀滤池的配合就无需考虑。另外,从水厂规模而言, 小于1万m3/d的小型水厂,平流沉淀池和移动罩滤池就无需 考虑;大于10万m3/d的大型水厂,水力循环澄清池和无阀 滤池通常也无需考虑。,比选方案:若水厂规模为10万m3/d,根据具体情况和经 验选定以下9个比选方案(见图):

8、 1-4-5;2-4-5; 3-4-5;1-4-6; 2-4-6;3-4-6; 1-4-7;2-4-7; 3-4-7。 以年成本最低者为优化方案。在方案比较时,滤池后的 清水池均相同,故不参与比较。此外,平流沉淀池和斜 管沉淀池前的絮凝 池还可进行几种方案比较。V型滤池 适应于大、中水厂,凡是和普通快滤池相匹配的澄清池、 沉淀池都可以和V型滤池相匹配。 以上比较,仅考虑年成本方面,设计时还应考虑原水水 质变化、处理效果、操作管理水平和材料设备供应等。,构筑物的优化设计:在选定处理构筑物型式组合以后,各 单项构筑物(常规处理主要指:絮凝池、沉淀池、澄清池、 滤池)处理效率或设计标准也有一个优化设

9、计问题。在设 计规范中每种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均有一定的可变幅度,某 一构筑物处理效率或设计标准往往与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 理效率密切相关。例如,设已选定平流沉淀池和普通快滤 池相配合,若平流沉淀池设计停留时间长些,造价高些, 但出水浊度低些,于是快滤池滤速可选用高些,滤池面积 小些,冲洗周期长些,从而滤池造价和冲洗耗水量少些。 如何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将是今后研 究的课题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积累大量而可靠的基 础资料。,22.5 城镇给水处理厂的平面 及高程布置,22.5.1 城镇给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水厂的基本组成包括两部分 生产构筑物和建筑物,包括处理构筑物、泵房、风机 房

10、、清水池、二级泵房、药剂间、变电所等; 辅助建筑物。辅助建筑物又分生产辅助建筑物和生活 辅助建筑物两种。前者包括化验室、修理部门、仓库、 车库及值班宿舍等;后者包括办公楼、食堂、浴室、职 工宿舍等。 生产构筑物和建筑物的个数和面积由设计计算确定。辅 助建筑面积应按水厂规模、工艺流程、水厂管理体制、 人员编制和当地建筑标准确定。,1.水厂平面布置主要内容 各种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平面定位; 各种管道、阀门及管道配件的布置。管道包括生产管线、加 药加氯管线、反冲洗水管、气管、放空排泥管线、水厂自用 水及消防管线、厂区雨污水管线、电缆线、通信线路等,此 外还有阀门井、流量仪等。 排水管(渠)及窨井布置;

11、 道路、围墙、绿化及供电线路的布置等。 2.水厂平面布置的几点要求 构筑物间距宜紧凑,以减少水厂占地面积和连接管(渠)的长 度,并便于操作管理。生产关系密切的应互相靠近,如沉淀 池或澄清池应紧靠滤池;二级泵房尽量靠近清水池,但各构 筑之间应留出必要的施工和检修间距和管(渠)道位置。各构 筑物的间距一般可取510m。 充分利用地形,以减少填、挖土方量和施工费用。例如沉淀 池或澄清池应尽量布置在地势较高处,清水池尽量布置在地 势较低处。,各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应简捷,尽量避免立体交叉,并考 虑施工、检修方便。此外,应设置必要的超越管道。 考虑构筑物的放空及跨越,以便检修,最好做到自流放空。 要求

12、沉淀池或澄清池排泥及滤池反冲洗废水排除方便。力求 重力排污,避免设置排污泵。 厂区内应有管、配件等露天堆场;滤池附近应留有堆砂和翻 砂场;锅炉房附近应有堆煤场。并考虑上述堆场运输方便。 建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和风向。如加氯间和氯库应尽量设置 在水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泵房及其他建筑物尽量布置成南 北向。 有条件时最好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尽量避免非生产人员 在生产区通行和逗留,以确保生产安全。化验室、办公室远 离风机房、泵房,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 设备布置,一般按水处理流程的先后次序,按设备的不同性 质分门别类进行布置,使整个站房分区明确,设备布置整齐 合理,操作维修方便;,应考虑水厂扩建的可能

13、,留有适当的扩建余地。对分期 建造的工程,应考虑分期施工方便。 水厂内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构筑物的道路,一般 可按下列要求设计: 水厂宜设置环形道路; 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3.5m,双车道为6m,支 道和车间引道不小于3m;车行道尽头处和材料装卸处应 根据需要设置回车道;车行道转弯半径610m; 人行道的宽度为1.52m。 水厂应考虑绿化,新建水厂绿化占地面积不宜少于水厂 总面积的30。 水厂平面布置一般均需提出几个方案进行比较,以便确 定在技术经济上较为合理的方案。,水 厂 平 面 布 置 举 例 一,水厂平面布置举例二,22.5.2 城镇给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总体要求:原水经取水

14、泵站提升送到水厂后,在处理工艺 流程中,各构筑物之间水流应为重力流。两构筑物之间水 面高差即为流程中的水头损失,包括构筑物本身,连接管 道、计量设备等水头损失在内。 水头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并留有余地。 处理构筑物中的水头损失 处理构筑物中的水头损失与构筑物型式和构造有关,一般 需通过计算确定,也可采用表22-15中数据进行估算。该水头损失应包括构筑物内集水槽(渠)等水头跌落损失在内。,表22-15 处理构筑物中的水头损失, 构筑物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渠)的断面尺寸由流量和流速确 定。当地形有适当坡度可利用时,可选用较大的流速;当 地形平坦是,宜选用较小的流速。在选定

15、管(渠)道流速 时,应适当留有水量发展的余地。因各构筑物间距离不同, 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和局部)应通过水力计算 确定。估算时可采用表22-16数据。 计量设备水头损失按所选类型计算。 表22-16 连接管中允许流速和水头损失,构筑物高程布置注意事项,进行高程布置的水力计算时,要选择一条距离较长、损失 最大的流程,并按远期最大流量进行计算。水力计算还应 考虑某个构筑物发生故障时,另一构筑物及其连接管渠能 通过全部流量。 沉淀池(澄清池)的排泥和放空、滤池冲洗水的排除,在河 流常水位时应能重力进行。 高程布置中既要避免清水池埋入地下过深,又应避免絮凝 沉淀池或澄清池在地面上抬高,应使水厂

16、土方的挖填量趋 于平衡。通常,当采用普通快滤池时,应考虑清水池地下 埋深;当采用无阀滤池时,应考虑絮凝、沉淀池或澄清池 是否会在地面上架高。 高程设计时最后应定出每个构筑物的绝对标高。 高程布置图(或处理流程图)的横向比例尺与平面布置图相 同,纵向比例为1:50100。图上标出构筑物顶、底部标 高,水面标高、管道轴心标高。,水厂高程布置举例一,水厂高程布置举例二,22.6 给水处理厂生产过程监控 与自动控制,生产过程检控的重要性:利于生产监视和合理调度,利于各种运行数据的积累分析,更为水厂自动化创造条件。 水厂自动控制意义:节省人力,加强各自生产过程的合理运行,保证出水水质、水量和水压及生产安全,节省能耗和药耗,实行科学管理。水厂要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自动化仪表是必备前提。,22.6.1 水厂内检测仪表的设置,水厂仪表分一次仪表和二次仪表。一次仪表包括感受器 和变送器。前者测定运行参数,后者把感受到的参数值 变为电流或电压,传送到检测中心或控制中心。二次仪 表把测得的参数再显示在盘面上或荧光屏上(CRT)。 水厂所用的仪表一部分是通用仪表,如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