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71(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56077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171 大小:6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71(1)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第4章-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71(1)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第4章-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71(1)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第4章-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71(1)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第4章-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71(1)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7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71(1)(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四章 学科知识,知识点拨 一、章节分析 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 第二节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第三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数学课程 第四节 小学数学综合学习的实践案例,二、考点分析 本章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共占分值50%,主要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三、重难点分析 1了解小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 2了解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掌握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及其关联。 4能够针对小学生综合学习的要求,适当整合小学有关学科内容,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一、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 二、

2、小学语文课程性质与目标 三、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逻辑关联 四、语文标准提出的实施建议,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

3、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2011年年底,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

4、本章中简称语文标准),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最重要的指导文件。 该标准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第四部分 附录,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

5、文课程,第四部分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一、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语文课

6、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

7、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1关注人文性 2突出实践性 3凸显民族性 4强调感悟性,第

8、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

9、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第一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二、小学语文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小学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是文化,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作为母语教学,语文课程是基础性课程。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第一节 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