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3降低电解直流电单耗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5774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3降低电解直流电单耗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国3降低电解直流电单耗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国3降低电解直流电单耗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国3降低电解直流电单耗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国3降低电解直流电单耗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3降低电解直流电单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3降低电解直流电单耗(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降低铜电解直流电单耗,编写人:陈宏伟 发布人:胡伟芬,电解车间QC小组 2008年3月,一、小组概况,二、选题理由,成本分析,铜电解过程中,可控成本主要有电耗、酸耗、水耗、添加剂消耗。分别占总可控成本的89.42%、5.9%、2.3%、2.38%. 电耗占总可控成本近90%,现状,2007年1至3月平均直流电单耗为:285.12Kwh/tCu,,选题,降低铜电解直流电单耗,行业水平,行业先进水平直流电单耗控制在260Kwh/tCu左右。,三、现状调查,根据电解工艺理论,直流电单耗与槽电压、电流效率有直接关系。,2007年13月份直流电单耗统计表,现状调查,槽电压、电效、电耗实际情况,2007年

2、元月份槽电压、电效、电耗统计表,现状调查,根据统计表作散布图如下:,左图显示:随着槽压的升高,直流电单耗逐渐上升,其相关系数r=0.925,表明两者成完全的线性关系。,右图显示:随着电效的升高,直流电单耗逐渐下降,其相关系数r=-0.515,两者成弱负相关 。,现状调查,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槽电压的升高,电耗也同比上升。目前国内同行业在300A/m2电流密度条件下,槽电压一般在0.26-0.32V之间,说明我厂槽电压存在下降空间。小组认为只要降低槽电压,就能达到降低电耗的目的。,四、活动目标,确定目标值,小组决定: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值设定为260kwh/(t.Cu),目前现状与目

3、标值对比柱状图,五、原因分析,小组用树图对造成槽电压过高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如图:,影响槽电压高的主要因素,由树图我们得出了五条末端因素,原因分析,六、要因确认,确认一:导电排铜品位低 确认方法:化验检测 确认标准:铜含量不低于99.9%。,确认结果:我厂阴阳极导电系统采用铜材半圆型导电棒和小方铜棒。2007年4月2日,小组对导电材质进行了化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导电材质化验检测结果统计表,结论:非要因,要因确认,确认二:接点接触不良 确认方法:测量接点电压降 确认标准:阴阳极接点电压降所占槽电压中的比例应10%,4月11至28日对阳极板一个周期内(阳极18天,阴极6天)接点电压降进行测量

4、,测量结果和占总槽压的比例如下表:,从表六中我们可以看出,接点电压降占总槽压均在10%以上。,是要因,接点电压降统计表,要因确认,确认三:电流密度高 确认方法:测量 确认标准:电流密度300A/m2(根据年产量要求),确认结果:2007年4月6日,小组对电流密度进行了测量,车间各生产工段电流密度均要求在300A/m2。,电流密度统计表,结论:非要因,要因确认,确认四:电解液成分超标 确认方法:化验分析 确认标准:厂电解工艺技术标准,确认结果:电解液成份中Cu2+/H2SO4 是每天取样进行化验,电解液中各杂质(As、Sb、Bi、Ni、Fe、Cl-)是每周取样化验。现将1月份化验结果取平均值和规

5、定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如下表:,电解液成分统计表,结论:非要因,要因确认,确认五:电解液温度控制不严 确认方法:查看原始记录 确认标准:温度控制6065,确认结果:小组查看了各生产工段元月份原始记录,温度平均值如下:,电解液温度统计表,从上表结果可以看出,电解液温度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值范围内。 结论:非要因,要因确认,通过对末端因素的逐条确认,找出了造成槽电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是“接点接触不良”。,七、对策,针对接点接触不良,小组成员提出了三条对策。,提出对策,对策的评价与选择,提出对策后,小组成员从有效性、可实施性、经济性、可靠性四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分10以上为可选对策。,注: 5分;3分; 1

6、分。,从评价结果看,对策1和对策3可选;对策2不可选。,制定对策表,对策表,八、实施,实施一:对接点进行及时清洁,每次出铜时,用钢丝刷仔细清刷半圆导电排。 方铜导电捧,加强煮洗,必要时用细砂纸轻擦。 定时喷洒水,保持导电排清洁。,实施,实施效果:2007年4月25月-5月10日我们对一个阳极周期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查。,接点槽电压统计表,在阳极板第一周期内,槽电压稍有下降,但在第二、三个周期,接触点阻抗和电压降又恢复以前状况。对策一实施效果不佳。,实施,实施二:改变接点方式 1、局部试验改造,现行的导电排为半圆型,与导电棒为点接触。小组经过讨论后,建议将半圆型导电排,改成201004300mm铜

7、板条,与导电棒成面接触,扩大接触面。下图为接触改进前后的示意图:,图5 改进前的接触方式,图6 改进后的接触方式,导电排,导电排,实施,方案确定后,小组在2007年6月初对三期十个电解槽进行了改造试验。6月10日至27日进行了通电试产。 试验效果:我们对局部改造试验的槽电压进行了测量、统计。,接点电压降明显降低,三个阴极周期内接触面电压降均低于10%,效果非常明显。,局部试验槽电压统计表,实施,2、全面改造,在取得局部改造试验后,将现有导电排、导电棒分批次送相关铜材加工厂加工成铜板。6月份底根据出铜周期,全车间利用各工段出铜洗槽周期逐槽更换。7月中旬,全车间1004个电解槽全部更换结束并投入生

8、产。,实施,改造后的槽压统计表,表中数据显示,槽压达到了预期目标,措施实施有效。,实施效果检查:7月16日30日,对电解槽改造完成后的槽电压进行测量、统计。,电解槽接点方式改造前后的对比图,改造前接点方式,改造后接点方式,九、效果检查,1、与实施前的现状对比,2007年810月直流电单耗统计表,2007年8月份槽电压、电效统计表 表10,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槽电压下降,电耗也同比下降。,根据统计表绘制散布图如下:,效果检查,2、目标值完成情况: 直流电耗由实施前的285.12kwh/(t.Cu)下降到258.49kwh/(t.Cu),达到了小组设定的目标。,实施后目标对比柱状图:,3、经济效

9、益测算,直接收益,实施后直流电耗下降了26.63kwh/(t.Cu),每kwh按0.49元计算,年产阴极铜18万吨,年节约成本约235.36万元。,26.62*180000*0.49=235.36(万元),年收益,235.36-24.63=210.73(万元),本次活动共投资197万元,折旧按8年计算。每年约投资197/8=24.63(万元)。 因导电排为铜材,残值较高,这里未考虑。,总投资,社会效益,由于电耗大幅下降,降低了能源消耗,间接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节能和成本意识,为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企业应有贡献。,十、巩固措施,1、标准化: 重新编写导电排出铜操作方法,报生

10、产技术科审核、发布后,纳入装出槽岗位作业标准中。 对装出槽岗位的操作人员进行新的作业标准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加强岗位检查,严格执行新的作业标准。,2、效果巩固,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直流电耗为257.5kwh/(t.Cu),低于小组设定的目标值,表明措施得力,持续有效。,巩固期直流电耗统计表,十一、体会与今后打算,体会: 通过本次活动,小组成员在质量意识、QC知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和个人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打算,目前,现场存在着阳极耳部不平整,从而导致与平板导电排接触不稳定现象。小组针对此问题开展新一轮PDCA活动。,祝有色金属协会QC现场发布会圆满成 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