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中质疑解疑教学法初探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55658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课中质疑解疑教学法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思想政治课中质疑解疑教学法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思想政治课中质疑解疑教学法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思想政治课中质疑解疑教学法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课中质疑解疑教学法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课中质疑解疑教学法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思想政治课中质疑解疑教学法初探秀屿区东湖中学 林海涵 邮编:351168古人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 则大进”。 这说明质疑解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 课教学也不例外,教 师必 须根据新课程标准,优化课堂结构,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程中,采用 质疑解疑的方式 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质疑解疑教学法的特点质疑解疑教学法是主体教育理论实践的新手段,是 对传统师 生教学模式的质疑和突破,是初中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教学法的显著特点是改变传统教师滔滔讲、学生静静听、教师单口相声、唱独角戏的状况,体现了“学生

2、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它充分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以能力为核心的基本思想,使课堂 45 分钟的效益最优化,减 轻 学生的学习负担。这种学习方式不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善于学 习的能力。二、质疑解疑教学法的一般程序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师 必须优化课堂结构,突破 “一言堂和満堂灌 ”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自己的疑问。在此 过程中教师只有适时地加以引 导, 师生之间密切配合,师生互动,才能实现教与学的 统一。1、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在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一定时间 ,引 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编制

3、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启发学生自己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 师的引 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开拓、思考,最后把学习的主 动权交给学生,即学生自主 质疑;然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问质疑,利用 背景材料或案例,结合教材内容吸引学生学 习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一步自学教材,启发学生 积极探究思考。但教师设问质 疑应注意:第一,设疑要“精”,要紧扣教学目标,围绕 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模糊点,即要把问题设到“点”子上。第二,设疑要“ 巧”,要有意 识地在看似无疑的内容中挑起“争端”,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使他 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第三, 设疑要有“度”,即难易要适合学生。第四,设疑要“

4、 近 ”,即有 现实性,与 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能 够引发学生思考。2、指导学生讨论,共同辩疑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知识保持的实验,结果是:人们的一般能 记住听到的 20%,看到的 30%,讨论交流自己所说内容的 70%,这就足以证明讨论交流在教学中的魅力所在。如理性的选择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 为讲清可持 续发展战略,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国家规定的每年 7、8 月份为休渔季节。 这样的规 定好吗?有的说不好,7、8 月份为休渔季节,我全家要喝西北风。有的说,大鱼捕捞后,小鱼放回大海。有的说,眼光要放得远点,我们要考虑到明天和下一代。通过讨论,教学重点自然而然2得以突破,难点也迎刃而解。课堂上

5、在引导全体学生讨论的同时,可以是同桌、前后桌或几个人一组,也可以是全体学生一起讨论。小组讨论 以 46 人为宜, 让学生各抒己 见,并让各小组学生自己推出本组代表总结发言,然后各小 组学生之间相互质 疑辩疑。也可以采取 辩论赛的方式,按不同正反两方开展辩论。3、诱导学生思考,自主解疑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讨论,及 时发现其中的共性问题, 对 学生未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解惑,并诱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逐步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使感性认识上升为 理性认识, 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 础。如我着重在课前精心设计疑问,在课中巧妙提出疑 问,先 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然后激励、诱导学

6、生通过自己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得到的不仅是成功的快感,同时他们的 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正如陶行知先生说“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究竟何种疑 问方式最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呢?我认为标准是能联系实际发人深思,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发散、聚合、 观察、想象等思 维 能力的提高。比如:我上初二思想政治法律的主要特征时出一则材料。材料: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 年 3 月 8 日作出终审裁定对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试问这则材料说

7、明了什么?为什么?大家带着这个问题,立即展开想象翅膀、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的则说体现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还有的则说这是依法治国,反腐倡廉,建立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新举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我顺势诱导,这两则材料主要是共同 说明了法律对 全休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显著特征,为什么呢?大家就茅塞 顿开,异口同声回答:课本 P12 页二个要点即:、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 大小,都必 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规范自己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 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最后,我

8、再作小结给学生强调这 也是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 现的“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新方向即要求以材料为根据,拓展学生辩证分析问题能力。4、丰富学生实践,消灭疑问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难点,开展 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因为学生的认识 水平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而社会 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从学层次的社会实际中汲取营养,正确解开疑点问题,尽可能消 灭学习中的各种疑问。现实生活中是多姿多彩的,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 对号入座” 在书本中找到现存的答案。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找到解决疑 问的多种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初二法律常识的最后,学生已有一定的法律知

9、 识,3通过模拟法庭进行角色扮演,以促 进学生对学过的法律知 识进一步理解,从而温故而知新。如案例:林自超,李宗义兄弟发生纠纷,李宗义的妻子建俊霞被李自超打成重伤,两家因此变成仇家。1992 年 9 月 7 日上午,建俊霞唆使自己的 9 岁女儿将李自超 5 岁的女儿推入河中。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组成合议庭来断此案 ”教师话音刚落,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小法官”们经过一番思索和讨论,纷纷要求自己来审理。有人认为“李自超将建俊霞打成重伤是犯罪,当时建俊霞可以通过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有人认为:“建俊霞唆使自已的女儿将李自超的女儿推入河中,她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应刑法处罚”;还有人认为:“ 建俊

10、霞的女儿年幼无知,虽然推入落水致人死亡,不能让其承担刑事责任。 ”让学生当“小法官” 的尝试缩小了教与学的心理差距,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活学活用书本理论知识,激发了他 们的政治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 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之 间的关系。首先,质疑解疑教学法是顺应新形势新时期教改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按照内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决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互 动的、 协调的。其次,作 为课堂教学方法,不能代替教学内容,而只是实现教学内容的一种手段。在实际运用中应防止过分强调形式,忽视教学内容的决定作用。而应发挥 它

11、对教学内容的积极影响,又要避免不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生搬硬套。2、要正确处理教学各环节之间 的关系。 质疑解疑教学法各 环节之间是彼此相联、相互交融的。四个环节既层层 推进,从实践到认识,再到 实践的完美 结合,又充分体现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实际 运用中, 这四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划分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基础的不同程度来确定,不能生搬硬套。每节课应该留出一点时间供学生质疑,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质疑解疑教学法的目的是要促 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而学生基于遗传、环境、前期教育,每个学生无 论在能力

12、、气 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上,还是在认知结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上均存在着差异。要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应明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现状,不 损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困难生”,不但使他们在课堂上得到认知的发展,更要注意培养, 发扬他们个性、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情感上得到 满足,人格上得到师生们的充分尊重,使其能以学 为乐,不断进步。质疑解疑,让平日感觉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 课变成了师生互 动、交流知 识的场所。经过学生自己努力而获得疑 问答案,能增 强学生创新的信心,使他们认识到,只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不仅能够发现疑问,掌握知识,也能够解决疑问,提高能力。因此,质疑解疑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出 现,适合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新形势的要求,作为思想政治教师 要注意解决好教学中的一些 问题,勇于 创新,加以完善这一教学法,才能不断提高课 堂的教学质量。4参考文献:1、李秉德 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 9 月2、杜纪秀 马德传设疑布障启迪思 维, 思想政治课2003 年第 3 期3、骆伯魏教学心理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年 10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