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55564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 武 术 体 系 框 架 的 构 建摘要:以辩证唯物方法论为理论基础,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 对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进行论述。 认为武术体系总体上可分为武术理论体系和武术技术体系。 武术理论体系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类理论、运动人体科学类理论和教育训练学类理论;武术技术体系分为演练技术和对抗技术两大类。关键词:武术;体系框架;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精深的理法然而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至今还没有一种全面论述武术体系的基本定论,这与武术事业日益发展的趋势是极不相符的。显然 ,构建武术体系框架的工作势在必行。构建武术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从历史、文

2、化、社会的总体位置和背景上 ,研究武术本质特征, 探讨武术理论和技术的形成过程 、内容、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分析整个武术体系的结构、整体与分支学科,以及各个分支学科间的相互影响 。研究各学科产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不断变化的分类原则等。这对加强学科建设和制定学科长远规划,全面指导武术工作,促进武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 研究方法方法 ,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选择的手段、途径或方式。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我们使用的方法包括 :文献调查法 :此方法是基于文献的研究方法。根据课题的需要, 查阅了与武术理论和武术技术方面的友关资料,其中包括史料、论文、专著等。历史法:搜集了

3、关于武术发生 、发展 、演变的历史事实 , 然后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客观系统的描述 、解释 、分析,从而获得武术体系的概貌 。理论法: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思想,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获取的有关武术的客观现实材料 、思想理论材料 ,运用各种逻辑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以理论思维的水平反映武术体系的研究结果。2 研究结果我们把武术体系分为武术理论体系和武术技术体系两大部分。2.1 武术理论体系根据体育学科的分类方法 ,武术理论体系分为 :人文社会科学类理论、运动人体科学类理论、教育训练学类理论三部分 。2.1.1 人文社会科学类理论武术人文社会科学类理论内容包括如下内容 :(1)武术概论 :武术概论是从宏观

4、整体上综合研究武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包含的内容有:武术的概念;武术的本质 ;武术的特点;武术的价值功能 ;武术的分类 ;武术流派概论 ;武术方针政策 ;武术发展战略 ;武术体系框架。(2)武术史学:武术史学是研究武术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内容包括:武术通史 ,其中包含武术的起源 、武术古代史 、武术近代史、武术现代史;武术断代史 ,专门研究武术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状况 、特征及其规律;武术拳种单项史 ;研究某一拳种的起源及其技法发展的历史 ;武术器械史,研究武术器械的产生发展及其技法演变过程 ;武术典籍学,专门研究传统武术文献的学科 。(3)武术哲学:武术哲学是以中国传统哲学

5、为指导, 以武术实践为基础 ,揭示武术深层次本质及其辩证发展的规律,是哲学在武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理论概括。内容包括:武术与中国传统哲学 ,如道家哲学与武术、 易经哲学与武术 、五行学说与武术、八卦学说与武术等;武术哲理 ,如武术中的道与气 、太极哲理 、天人合一 、反者道之动等。(4)武术美学:武术美学是运用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研究武术领域中美学规律 、本质和特点的学科 。内容包括 :武术与中国传统美学 ,具体表现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概述 , 传统美学范畴在武术中的体现, 如韵、气 、形与神、阳刚与阴柔、趣等;武术美学特征, 概括为姿势美 、节奏美、结构美 、劲力美 、内在美、技击

6、美等;武术美与武术 。(5)武术伦理学:武术伦理学是以揭示武术伦理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是指导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武术工作者在处理与他人和社会关系中 ,应遵循的行为职责和行为规范的学科 。其内容应包含 :武术与中国传统伦理 , 如孔孟仁学与武术伦理 、泛和谐价值观与武术伦理思想、侠义英雄主义与武术伦理 ;武术礼仪与武德,武德包含尊师之德、敬业之德、侠义之德、爱国之德等,武术礼仪的内容含有抱拳礼、握持器械礼 、套路起式与收式时的礼节性动作等。(6)武术技法理论 :专门阐述武术各个拳种流派的拳术、器械的基本技法 。其内容主要有:武术一般技法 ,如单刀看手 ;主要流派技法 ,如吴式太

7、极拳技法 。(7)传统武术技击理论 :内容主要有:传统武术的择徒标准 、传统武术的功法训练、传统武术的技法训练 、传统武术的胆量训练、传统武术的技击思想、传统武术的技击原理 。(8)武术社会学:武术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武术现象。主要内容为 :武术与民族 ,如傩文化中的武术、北方花会与南方英歌中的武术 、壮族图腾文化遗存中的武术 、藏族民俗宗教活动中的武术 、泼水节上的傣族武术、景颇族总戈节上的舞刀、纳西族的古老拳谱、苗族的“物吉保” 、台湾乡土民族艺术中的武术 ;武术与宗教, 如武术与佛教、武术与道教 、武术与伊斯兰教;武术与政治 ,如 ,历代王朝的禁武与尚武 、武举制的兴废 ;武术与文化

8、, 如武术与中国传统艺术杂技、中国舞蹈、戏曲艺术等的关系 ,武术与传统文学等;武术与人文地理 ,如舞龙、舞狮 ;武术等.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与现代社会。(9)武术传播学:包括武术向国际传播 ,如推行段位制 ;武术在国内传播, 如民间武术馆校等两方面内容 。(10)武术竞赛学:内容包括 :武术竞赛概述 、武术竞赛的目标和计划 、武术竞赛的组织体制 、参赛人员和有关规定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武术散手竞赛规则 、武术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武术竞赛规则的编写与修订、武术竞赛的礼仪规范、武术竞赛的常用表格 、武术竞赛场地示意图、武术竞赛服装款式和规格 、武术竞赛规程的制定 、武术竞赛的编排、武术竞赛效果的

9、评估等。(11)武术管理学:是指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 研究武术组织的协调 ,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学科 。内容包括:武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含管理目标、管理要素、管理原则;武术管理的发展史;武术管理体制 ,指武术管理体系中机构设置 、领导关系 、权限划分及规章制度的总称 ,包括武术管理的组织机构 、规范各种管理关系的规章制度 ;武术管理制度,包括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武术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武术竞赛管理制度 、武术市场管理效度、武术段位制、专业武术运动队管理 、院校武术管理 、社会武术管理(含社会健身武术管理和民间武术馆校管理);武术管理的职能;武术管理的方法 ,包括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纪方法

10、、宣传教育方法 ;武术管理的对象, 指人员管理、财物管理、时间、信息管理;院校武术管理 ;武术运动训练的管理 ,包括我国竞技武术的发展战略 、武术运动训练的管理人员、武术运动队的管理 ;武术运动竞赛的管理;社会武术的管理 ;武术市场的管理;武术科研的管理 。(12)武术经济学:是指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武术领域内的经济关系及其本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内容有武术运动领域内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经济规律在武术运动中的表现形式 、特点及作用。(13)武术科研方法论:武术科研方法论是关于武术科研方法的理论系统 。主要包括:武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武术的挖掘整理;武术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法;武

11、术教育训练学研究方法 。2.1.2 运动人体科学类理论武术运动人体科学类理论的内容包括:(1)武术生物学基础理论。主要内容为 :运动解剖学基础 、运动生理学基础、运动生物化学基础、运动医学基础、运动生物力学基础、运动心理学基础 。(2)武术运动员损伤与恢复 。主要包括 :散手运动员损伤及现场急救 、散手运动员常见伤病的治疗及运动按摩、套路运动员常见伤病及恢复治疗。(3)武术保健养生学 。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 ,武术保健养生概说。阐述武术与中医的渗透与融合 ,从传统医学经络学说对武术的影响 、中医辩证施治与整体施治对武术的影响、武术与伤科的特殊关系出发以及探讨武术与内功养生, 从武术内功的文化

12、特征 、武术内功的发展及其主要内容出发 。第二, 武术保健养生的原则 。包括:顺乎自然 、形神共养 、内外兼修 、动静结合。第三, 武术保健养生的基本内容。含颐养精神(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调节饮食 、起居有常 、劳逸结合 、食药兼使(可融入现代医学、营养学的理论)。第四 ,武术保健养生的方法 。主要内容为运动养生法、气功养生法、按摩养生法 、食补养生法、药物养生法。2.1.3 教育训练学类理论武术教育训练学类理论包括两方面内容 。(1)武术教学论。内容含有 :武术教学的概念、武术教学的沿革 、武术教学的特点(含演练技术教学和对抗技术教学)、武术教学的原则 、武术教学的方法(含演练技术教学和对抗

13、技术教学)、武术教学的一般程序(含演练技术教学和对抗技术教学)、武术教学的组织、武术教法示例(包括长拳教法、太极拳教法、南拳教法、刀剑棍枪教法、散手教法 、推手教法)、武术教学文件的制定(大纲 、教学计划、教案)、武术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的控制、武术教学课的评估 。(2)武术训练理论 。武术训练理论包括传统武术训练理论和现代武术训练理论。传统武术训练理论是指在中国历史流程中形成发展的,并至今在广大习武者中间发生着深刻影响的, 有关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与方式的概念、原理及方法等方面的经验认识和观念认识的有机知识整体。包括师徒传承 、习武目标 、习武原则、习武方法。现代武术训练理论含演练技术训练理论和对

14、抗技术训练理论 。具体内容包括:武术运动员选材(含身体形态选材、身体素质选材、身体机能选材、心理素质选材、智力选材 、运动机能选材、基因选材);武术训练的特点;武术训练的原则;武术训练的内容(含身体训练 、技术训练 、战术训练 、心理训练);武术训练的方法(包括一般训练法 ,如66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第 25 卷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演练技术训练法,如分段 、半套、整套、超套训练法 ;对抗技术训练法 ,如:“喂招”法、条件实战);武术训练课的组织(内容包括武术训练课的类型 、武术训练课的形式 、武术训练课的过程、武术训练课的内容安排、武术训练课的负荷的控制);武术训练计划的制定(包括多年训

15、练计划的制定 、年度训练计划的制定、阶段训练计划的制定 、周训练计划的制定、课训练计划的制定);武术训练过程的监控(含对运动负荷的监控和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监控)。2.2 武术技术体系根据武术运动形式, 武术技术体系分为演练技术和对抗技术两类 。2.2.1 演练技术演练技术分为徒手技术和器械技术两类 。第三层次为单练 、对练和集体表演三类(其中包含了徒手与器械对练和徒手与器械集体表演)。2.2.2 对抗技术对抗技术的上限是实用对抗技术, 是体育范畴之外的武术技击术 。下限是竞技对抗技术 ,是武术在体育中的表现形式 。分为 ,长兵、短兵、散手 、推手 。2.2.3 功 法演练技术和对抗技术的训

16、练都有专门的练习方法 ,如武术基本功 :腰、腿、鼎 、桩功;散手排打功等,称为功法。比如各种传统的健身功、强身功、养生功 。有些是为演练技术和对抗技术打基础或提高能力, 有些则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技术方法 。3 小 结武术体系框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观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因为它是系统的 ,是整体的 ;同时又必须有发展的观点 , 正确把握好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现代武术与未来武术发展的关系, 因为它是开放的 。本研究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研究结果, 简而言之, 把武术体系总体上分为武术理论体系和武术技术体系 。武术理论体系又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类理论 、运动人体科学类理论和教育训练学类理论;武术技术体系分为, 演练技术和对抗技术两大类。功法是为了掌握和提高演练技术和对抗技术所需要的练习方法。参考文献 : 1 李志才.方法论全书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 周家骥.教育科学方法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3 樊树志.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