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5467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雷州市实验小学 林金花【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情感目标: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遍。读完课题后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预设:“青山”是什么样的山?“不老”一般指人,这里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一、出示学习目标。二、检查字词正音。师: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认识。谁来认读

2、生字词语。强调:“肆虐,盘踞”等词的读音,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指名说“肆虐,盘踞”等词的意思。这两个词不容易记住,我们一起来写写吧。三、出示阅读提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自学提示:(1)、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学生自学,自由地朗读课文:抓关键词、用简短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试着用老师出示重点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山野、奇迹、创造、绿洲、价值、造福。小结:这种方法叫重点词概括法,我们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五、检查自学情

3、况指名回答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六、以文入情,感受奇迹抓“奇迹”:、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板书:奇迹 小组合作交流,看看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先用笔画下来,在感动你的地方写你的上感受。写完了吗?四人小组内汇报感受。、指名学生汇报:出示:年啊,绿化了条沟,造了条防风林带,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呀?亩林网有多大的面积 我们学

4、校大约有5亩,相当于几个我们学校那么大?(74个)。可见有多大啊!引导学生想象,然后齐读。师:这么浩大的工程是谁创造的?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多么令人敬佩啊!带这种感情齐读。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老人创造这一奇迹的呢 找出来进行交流。出示:第自然段课文的句子。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景色美吗?这比喻句把比作,请轻轻地读读这句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这么美山林是谁创造的?(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

5、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这是老人用了年的心血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啊。)指导朗读: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段?(赞美,满腔的欣喜。)抓“环境”: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概括。预设:、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看课件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理解意思。如果当时你在这情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想象。这真是让人感到恐惧。老师与大家齐读这段好码 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这位瘦小的老头,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板书:绿洲。这是

6、多么了不起的奇迹阿!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吧。、教师播放多媒体:展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图片与青葱林海的画面,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出示: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面对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4、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是怎样的?(学习第自然段)尽管老农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这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是什么支撑老人在这里植树造林,守候一生。出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抓“看法”:、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中找出来,齐读课文、自然段。、师:从贫瘠的

7、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生读:(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板书:老人精神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生:“与山川共存

8、”就是说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生:“与日月同辉”就是和太阳月亮那样一起发出光辉。、同学们理解得不错。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老农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预设:生:我觉得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生:我觉得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要知道年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也不算短,老农既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又要克服艰辛的生活条件,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生:是啊!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生:更重要的是老农这样含辛茹苦地做,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山沟里的人们,甚至可以说

9、是为了人类,在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这难道不是宝贵的财富吗?师: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是老人执著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还有什么是不老的 (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不会老的)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们对青山的呵护,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 它将越来越茂盛,越来越广阔的遍布祖国大地,万古长青。、同学们,这位老人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又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爷爷说吧,赶快拿起笔写写吧!我想轻轻地对这位爷爷说:。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大声地告诉世界:。请谁来读读呢?(指名学生读)四、作业小练笔:我想对这位爷爷说【板书设计】16青山不老山 川 共 存日 月 同 辉了不起的奇迹绿洲大环境恶劣 小环境艰苦植树造林 绿化家园造福后代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