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培训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4793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6.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培训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培训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培训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培训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培训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培训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培训概要(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医疗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孟津县人民医院控感科 张建菲 2016.12.1,2009 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发生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 5名患儿均在新生儿室暖箱内治疗,其中3名入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沟肠杆菌阳性。 据专家组调查,存在如下问题: 1、新生儿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 2、该院新生儿吸氧所用的湿化瓶没有更换 3、消毒液浓度不合格 4、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重视不够 5、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不到位 6、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 7、新生儿病区布局及工作流程完全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 感染控制的要求,不能保证手术安全,2008年西安发生

2、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导致9名新生儿发病,其中8名死亡。 处理:撤销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和主管副院长职务,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职务,医务部、护理部、质控办、感染办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职务。陕西省卫生厅已将该事件通报全省。 2011年新安县血液透析感染8名丙肝 并不遥远,就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要有意识!,医院感染暴发 后果更严重,医院感染在医务人员中的认识是一个薄弱环节,大多数人认为医院感染与已无关。 有些领导的认识差距更大,认为院感是只化钱无“收益”的工作。 医院感染人人有关,可以说涉及医学领域中的任何学科。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对大家起到抛砖引玉、引以警视的作用。 百姓对医院感染比较关注,但医务人

3、员对发生感染认识不足,或不知道如何做!,您对医院感染有何认识?,提 纲,1、组织管理,2、基础设施,3、重点部门,4、重点环节,一、组织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三级管理体系 第一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决策) 第二级:医院感染管理科(管控) 第三级:各科室感控小组(落实),基本概念,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指在医院内获得并发生的一切感染。具体来说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的潜伏期,而是在入院以后引起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获得而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在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

4、感染暴发:在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5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医院12小时内报告给卫生行政部门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2小时内报告给卫生行政部门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科室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隔离措施,空气,飞沫,接触,基于传播的预防(对特殊病人),标准预防原则 (所有病人),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隔

5、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手卫生: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合理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戴手套;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安全注射;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关于消毒请学习以下标准,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采用灭菌的方法处理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

6、膜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二、基础措施,1、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诊疗区、污物处理区、生活区等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标识清楚,通风良好。 2、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其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标志清楚,定位放置。 3、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灭菌应达到如下要求:,(1)进入

7、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4)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5)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有关规定执行。,4、基层医疗机构设消毒供应室的,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

8、规范(WS310.2-2009)规定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并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5.8.1.压力蒸汽灭菌”节选见附件1)。没有设置消毒供应室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委托经地级市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5、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当分区放置。无菌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整,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号等标识,按灭菌日期顺序置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并保持存放柜清洁干燥。,6、从无菌容器中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镊)。从无菌容器(包装)中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

9、不可放入无菌容器(包装)内,应重新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7、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由医院统一采购,购入时索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附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等证明文件,并进行质量验收,建立出入库登记账册。用前应检查小包装的密封性、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进口产品应有相应的中文标识等,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不得使用。使用中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医疗机构主管部门。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8、应根据消毒对象选择消毒剂的种类,所用的消毒剂必须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购入时索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

10、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证明文件,建立进货验收和出入库登记账册。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9、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抗菌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严格遵循“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 10、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特别是在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前后严格实施手卫生。,11、医护人员诊疗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2、诊疗工作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按照标准预

11、防的原则做好防护工作。 13、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立即弃置于符合规定的利器盒内。严禁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落实防止锐器伤的各项措施。,14、医务人员应当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或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三、重点部门,(一)手术室 1.独立设置、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清洁卫生。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2.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鞋。非感染手术和感

12、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再安排感染手术。,3.手术器械与物品使用后尽快清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的手术器械包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存放柜内。 4.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密闭保存。,(二)产房、人流室 1.区域相对独立、分区明确、标识清楚,邻近母婴室和新生儿室;建议产房(人流室)使用面积不少于20m2。 2.凡进入产房(人流室)人员应更换产房专用衣、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接触

13、产妇所有诊疗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均应“一人一换”。,3.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及未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筛查的产妇,应采取隔离待产、隔离分娩,按消毒隔离制度及规程进行助产,所用物品做好标识单独处理。分娩结束后,分娩室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人流室参照产房执行。,(三)口腔科 1.布局合理,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应分开设置。如开展拔牙、口腔外伤缝合等项目的应设置口腔外科诊室。器械、器具等诊疗用品配置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符合,使用防虹(回)吸手机。 2.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根据诊疗需要和消毒灭菌原则,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在进行可能造成粘膜破损的操作

14、时,所用器械必须灭菌。 3.口腔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表面至少每天清洁和消毒,有血液、体液污染应立即清洁消毒。,(四)中医临床科室 1.保持物体表面及诊疗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配有洗手设施和干手用品。 2.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3.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 4.一次性

15、针灸针具、中药足浴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足浴液严禁重复使用,用后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及拔罐、刮痧、中药足浴器具、物品使用后按规定进行清洗与灭菌。,(五)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 1.保持室内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室内应设流动水洗手池,洗手液、干手设施(用品),速干手消毒剂等;手消毒剂应标启用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 2.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利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照先清洁伤口、后感染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

16、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弃置于双层黄色防渗漏的医疗废物袋内并及时密封。,(六)普通病房 1.床单元应定期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清洁与消毒。直接接触皮肤的床上用品一人一换,遇污染及时更换。 2.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应对床单元及其相邻区域进行清洁和终末消毒。,四、重点环节,(一)安全注射 1.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2.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3.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5.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