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音乐18月光曲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4306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音乐18月光曲备课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音乐18月光曲备课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音乐18月光曲备课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音乐18月光曲备课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音乐18月光曲备课教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音乐18月光曲备课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音乐18月光曲备课教案北师大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光曲【教材分析】 月光曲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七册第九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幽静的莱茵河畔,不期听到了盲姑娘的琴声而受到触动,不请而进的他看到穷兄妹俩又心生感动,便为其弹奏一曲,可他没想到遇上了知音一位对音乐痴迷且极富音乐理解力、有极高音乐素养的盲姑娘,因此内心激动不已以至不答而弹,在那个月光如水、情感如潮的时刻,即兴创作出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本文共有十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总起介绍贝多芬,点明题意;第二部分是二至十自然段,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展开全文,与此同时,穷兄妹的思想感情与贝多芬的内心创作情感

2、也随之跌宕起伏。虽然文章这一明两暗三条线索相互渗透,交织并行,但文章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全文那就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过程中的情感起伏线。【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阅读量在不断扩大,对文中的情节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叙述,但是对一些表达方法不善于总结。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以便更好的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学生对于贝多芬的作品或多或少的会在音乐课上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他的生平并不是太熟悉。 3.学生差异分析 学生的情感经验不同,阅读水平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同。为此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加关注。【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对

3、于本课的教学,我确立了如下的设计理念,即: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为根本。紧紧围绕设计理念,我试图实施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1、抓住“三不一谢”(“三不”即不期而听动真情,不请而进遇知音,不答而弹醉知音;“一谢”即月光曲的创作究竟是兄妹俩要谢贝多芬,还是贝多芬谢兄妹俩)这一情感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完成知识、能力、情感的主动建构。 2、学科间融合,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借音乐形象解读语言文字,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3、 课内外联系,读与写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分辨事物和联想,升华学生对月光曲的情感体验,同时积累语言,提高语言

4、的运用能力。【教学目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爱心。、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幽静”、“陶醉”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教学重点】1、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2、通过研究重点词句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教师:准备月光曲磁带。【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情景导入,引出主人公;检查预习,质疑问难,初读课文,了解

5、全文大意;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回顾所学内容;学习课文所剩部分;总结课文,升华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情景导入放录音月光曲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谁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叫什么?(对,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月光曲(板书课题)1.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交流:通过课前搜集到的资通过听贝多芬的月光曲,以及学生对其认识的交流,培养学生对贝多芬芬的敬仰之情。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名朗读课文(分节朗读)2、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3、新词:幽静:偏僻、

6、清静;纯熟:指功夫深,技能熟练;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4)质疑问难,教师点拨(简介贝多芬)4、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事,主要内容是什么?5、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中创作的?把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做上记号,然后读一读。学生朗读课文及生字词学生回答: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皮鞋匠兄妹弹琴的事,主要是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通过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三、理清脉络,概括段意1、再读课文,想想本文按总起、传说可以分为几部分本文可分两部分:第一段(1)总起介

7、绍贝多芬,点明题意;第二段(210)传说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2)找学生读传说部分,按传说的起因、经过、结果把第二部分分层,并归纳层意第二部分可分三层:第一层(2)讲贝多芬散步时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第二层(39)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后又即兴创作并弹奏月光曲第三层(10)讲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曲子记录了下来。透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贝多芬音乐的力量。通过学生品读课文,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思考,让学生的切身感受位于文本的具体词句中,这样“以语悟情”“以情托境”,学生的“感悟”也就真正地落实到了实处。四、作业布置1找出八、九自然段中哪些是看到、

8、听到的实在事物,哪是由实际事物产生的联想分别用“”“”标在书上2说说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感情的变化过程(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贝多芬被盲姑娘所感动,即兴弹奏月光曲,抒发自己遇到知音而激动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复习导入。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本文主要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谱写月光曲的经过。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二、学习第一段1、齐读课文,思考:从这一段中你学懂了什么?学生:学懂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了解到作家生活的年代,引出月光曲的传说。三、学习第二段指名读第一、二层,思考回答:a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散步

9、?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b从兄妹俩的谈话中,你能看出什么?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会怎样想?怎样做?c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一曲弹完了,为什么又弹一曲?出示幻灯片:阅读重点段第8、9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a贝多芬看到了什么?b贝多芬按起琴键来弹的是什么?他弹的和看到的有什么联系?c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d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讨论、交流、老师点拨提高。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讨论得出:贝多芬是在秋夜,莱茵河畔一个小镇的幽静的小路上时断时续的琴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学生讨论得出:从兄妹俩的谈话中

10、,可以看出兄妹俩亲密友爱,互相关心、体谅,手足情深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很感动,他想我一定要为姑娘弹琴,于是轻轻地推开门进屋学生讨论得出: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盲姑娘弹不好的那首曲子一曲弹完了,贝多芬听到盲姑娘激动的赞美,想到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琴声就能分辨出弹奏的人是我,想不到在这儿遇到了知音,因此贝多芬也很激动,决定再为盲姑娘弹奏一曲。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a贝多芬看到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还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这些都是他看到的实在事物b贝多芬按起琴键来弹的是月光曲他弹的是由他看到的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因为茅屋里的一

11、切和穷兄妹俩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清幽的月光洒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使他按起琴键来他用乐曲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了。c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些都是皮鞋匠听到美妙的琴声产生的联想d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是皮鞋匠从妹妹的表情中产生的联想因为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

12、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听得入神了,所以说她“仿佛也看到了”。注意体现出穷兄妹俩不同的语气,盲姑娘与贝多芬的不同语气例如,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不同语气,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隐隐痛楚,盲姑娘懂事地安慰哥哥以及贝多芬说明来意时诚恳、热情,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赞美、惊喜,贝多芬见盲姑娘认出自己的深深激动等,都要读得恰如其分、真实感人。五、总结全文。是啊,穷兄妹要谢贝多芬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让他们享受了一次绝妙的音乐之旅,可“大恩不言谢”呀!贝多芬要谢穷兄妹,正是在那月轮初生,银光遍撒的环境中,贝多芬为遇到知音而激情满腔,他借着清幽的月光弹琴抒怀,一首有感于知音,寄情于月光的优美的钢琴曲才

13、这样诞生了。 贝多芬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一生还创作了许多优美的钢琴曲,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找一首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欢的其他曲子听一听,边听边像你刚才这样展开自己的想象,然后把你想到的景象写下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也可以查找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将这位音乐家的故事记下来,再次感受他们高尚品格和音乐才能。 点评:重“读”轻“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弊端,而读写结合,则能促进学生化知为能,迁移应用。此处设计不仅再次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实在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把学生学习的空间拓展到了课外。 板书设计月光曲不期而听触动(轻柔徐缓)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不请而进感动(沉重刚健)月亮升高风卷巨浪

14、不答而弹激动(高昂激越)月亮照耀波涛汹涌 教学反思 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一直是我教学的主旨。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在体会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出心中的感受来,读出音乐所蕴涵的深情来,所以在导入课文时,我播放了月光曲的钢琴音乐,使学生先对这段音乐有了最初的感受。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师生角色的变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了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了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文中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