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习题:专题5检测A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3025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习题:专题5检测A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习题:专题5检测A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习题:专题5检测A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习题:专题5检测A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习题:专题5检测A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习题:专题5检测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习题:专题5检测A(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5 检测(A)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提取生物大分子基本思路的是( ) A.利用空间结构的不同 B.利用分子质量的不同 C.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 D.利用组成元素的不同 答案:C 2.下列有关蛋白质和 DNA 的提取和分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蒸馏水涨破细胞的方法从羊成熟红细胞中提取 DNA 和蛋白质 B.提取 DNA 时,可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反复溶解以析出蛋白质 C.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D.用玻璃棒快速搅拌

2、有利于提取 DNA 解析: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提取到 DNA;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反复溶解 可去除杂质,在 Na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 mol/L 时,DNA 溶解度最小;用玻璃棒快速搅 拌容易使 DNA 断开,不利于 DNA 的提取。 答案:C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变 NaCl 溶液的浓度只能使 DNA 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 B.在沸水浴中,DNA 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 C.用电泳法可分离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 D.用透析法可去除蛋白质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 解析:当 Na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 mol/L 时可以析

3、出 DNA。 答案:A 4.在以鸡血为材料对 DNA 进行粗提取的实验中,若需进一步提取杂质较少的 DNA,可以依 据的原理是( ) A.在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 mol/L 的 NaCl 溶液中 DNA 的溶解度最小 B.DNA 遇二苯胺在沸水浴的条件下会显蓝色 C.DNA 不溶于酒精而细胞中的一些物质易溶于酒精 D.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柠檬酸钠溶液具有抗凝血作用 解析:DNA 粗提取原理有 DNA 在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 mol/L 的 NaCl 溶液中溶解度最小和 DNA 不溶于体积分数为 95%的冷酒精,进一步提取杂质较少的 DNA 的原理为后者。B 项为 DNA 鉴

4、定的原理。D 项中柠檬酸钠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 答案:C 5.在 DNA 的粗提取过程中,先后两次向烧杯加入蒸馏水的作用分别是( ) A.稀释血液;冲洗样品 B.使血细胞破裂;降低 NaCl 浓度使 DNA 析出 C.使血细胞破裂;增大 DNA 溶解量 D.使血细胞破裂;提取含杂质较少的 DNA 解析:第一次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使血细胞过度吸水而破裂,使细胞内核物质释放。第二次加 入适量蒸馏水,是为了将 Na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降低到 0.14 mol/L,使 DNA 因溶解度达到最 小而析出。 答案:B 6.下列符合 PCR 反应条件的是( ) 稳定的缓冲液环境 DNA 模板 引物 四种

5、脱氧核苷酸 Taq DNA 聚合酶 解旋酶 限制性内切酶 温控设备 A. B. C. D. 解析:PCR 反应应模拟生物细胞内 DNA 复制的条件,只是无须解旋酶(可热变性),也不需要基因 工程的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 答案:D 7.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 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 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 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若将样品以 2 000 r/min 的速度离心 10 min,分子戊

6、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 D.若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 相距最远 解析:分子乙留在透析袋内,说明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分子丙比分子乙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 分子丙也留在袋内;分子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因能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而导致移动速度慢;分 子戊比分子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甲可能不存在于沉淀物中;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 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越大,形成的电泳带相距越远。 答案:A 8.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

7、法 B.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而流速缓慢,最 后流出 C.凝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 D.一般情况下,凝胶对要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 解析: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凝胶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 成的,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长,移动速度 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快,因此在洗脱过程中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先被分离。不同的凝胶,其立体网状结构不同,孔

8、隙大小不同,因此 可分离的分子大小也不同。凝胶一般对分离的物质无吸附作用,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 脱出来,这是凝胶色谱法与一般层析法的不同。 答案:C 9.下列关于红细胞的洗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速长时间离心,如 500 r/min,12 min,以保证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 B.离心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下层透明的红色血浆 C.将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液倒入烧杯,再加入五倍体积的蒸馏水 D.直至上清液中没有颜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解析:红细胞洗涤过程中,应低速短时间离心,以避免白细胞、淋巴细胞等一同沉淀,影响血红蛋 白的提纯;离心后血浆在上层,并呈现黄色;洗涤红细胞时应用生理盐水而不

9、用蒸馏水,否则,将导 致红细胞破裂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D 10.下列操作中,对 DNA 的提取量影响较大的是( ) 使鸡血细胞在蒸馏水中充分破裂,释放出 DNA 等核物质 搅拌时,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 轻缓搅动 在析出 DNA 黏稠物时,要缓缓加蒸馏水,直至溶液中黏稠物不再增多 在用酒 精沉淀 DNA 时,要使用冷酒精,甚至再将混合液放入冰箱中冷却 A. B. C. D. 解析:可充分释放出细胞中的 DNA 分子,使进入滤液中的 DNA 量尽量多;是让 DNA 充分 沉淀,保证 DNA 的量,的道理同。所述的操作可以保证 DNA 分子的完整性,但不影响提 取量。除了影响 DNA 的提取量外,

10、使用塑料器皿也可以减少 DNA 在操作中的损失。 答案:C 11.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电泳使样品中各分子分离的原因? ( ) A.带电性质差异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形状 D.分子的变性温度 解析: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带电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不同都会影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但迁移速度与分子变性温度无关。 答案:D 12.下列关于 DNA 聚合酶催化合成 DNA 子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 聚合酶是以 DNA 为模板,使 DNA 子链从 5端延伸到 3端的一种酶 B.Taq DNA 聚合酶必须在每次高温变性处理后再添加 C.DNA 聚合酶

11、能特异性地复制整个 DNA 的全部序列 D.Taq DNA 聚合酶是从深海生态系统中发现的 解析:在 PCR 扩增 DNA 分子的过程中,各种组分要一次性加入;DNA 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催化 合成 DNA,需要引物,所以 DNA 聚合酶不能催化复制整个 DNA 的全部序列;Taq DNA 聚合酶 是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一个热泉中发现的 Taq 细菌中分离得到的。 答案:A 13.PCR 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从第二次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 应。由引物延伸而成的 DNA 单链作模板时将( ) A.仍与引物结合进行 DNA 子链的延伸 B.无须与引物结合,在酶的作用下从头合成

12、子链 C.同时与引物和引物结合进行子链延伸 D.与引物结合进行 DNA 子链的延伸 解析:PCR 扩增中,从第二次循环开始,由引物延伸而成的 DNA 单链作模板时将与引物结 合进行 DNA 子链的延伸;由引物延伸而成的 DNA 单链作模板时将与引物结合进行 DNA 子链的延伸。 答案:D 14.多聚酶链式反应(PCR 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 DNA 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 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 DNA 得以迅速扩增,其简要过 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 PCR 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PCR 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 DNA 制备大量 DNA 的

13、技术 B.反应中新合成的 DNA 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C.PCR 技术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NA 分子以指数方式扩增 D.应用 PCR 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 解析:PCR 技术是人工合成 DNA 的方法,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答案:C 15.PCR 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扩增能力与极高的灵敏性,但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易污染, 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结果的产生。防止污染的办法不包括( ) A.将样品的处理、配制 PCR 反应液、PCR 循环扩增及 PCR 产物的鉴定等步骤分区或分室进 行 B.吸样枪吸样要慢,吸样时尽量一次性完成,枪头、小离心管应一次性使

14、用,以免交叉污染 C.所有的 PCR 试剂都应放置于大瓶中,以减少重复加样次数,避免污染机会 D.PCR 试剂、PCR 反应液应与样品及 PCR 产物分开保存,不应放于同一冰盒或同一冰箱 解析:所有的 PCR 试剂都应分装放置于小瓶中,一次性用完,以避免因多次使用造成污染。 答案:C 16.下列关于 PCR 引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引物是 PCR 过程中与模板 DNA 部分序列互补,并能引导模板 DNA 的互补链合成的核苷酸 序列 B.引物常根据需要扩增的目的 DNA 的碱基序列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 C.PCR 过程中只需要一种引物 D.引物的 3端具有游离的OH 解析:由于 DNA

15、聚合酶不能从头合成 DNA 链,因此引物是 PCR 过程中与模板 DNA 部分序列 互补,并能引导模板 DNA 的互补链合成的核苷酸序列,A 项正确;PCR 扩增的 DNA 片段取决于 两种引物的结合位点,因此所用的引物通常是根据需要扩增的目的 DNA 的碱基序列用化学合 成的方法获得,B 项正确,C 项错误;引物的 3端具有游离的OH,D 项正确。 答案:C 17.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加入 SDS 的作用是 ( ) A.增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改变蛋白质的形状 C.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 D.减少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加入 SDS 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发生完全变性,解

16、聚成单条肽链;SDS 还能与各种蛋白质形成 蛋白质-SDS 复合物,SDS 所带电荷量远远超过了蛋白质原有带电量,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间的 电荷差别,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答案:C 18.下列有关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分离蛋白质的重要方法 B.它们的原理相同 C.使用凝胶色谱法需要使用缓冲溶液而电泳法不需要 D.以上说法都正确 解析: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都是分离蛋白质的重要方法,但它们的原理不同,凝胶色谱法是根据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而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 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 子的分离。这两种方法都需要缓冲液。 答案:A 19.从细胞中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比提取 DNA 难度大,其原因不包括( ) A.蛋白质对温度、盐浓度、pH 等条件更敏感,更易失活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不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