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2948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

2、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是米? 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米。介绍:(边板书)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

3、米。0.4米呢?它表示什么?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 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做单位标价。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确标价吗?(四人一组讨论)6角用元做单位是多少元?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

4、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3.认识整数和小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说一说:0.5、0.4、1.2、3.5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师:那这些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随机报出一些小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7 0.6 1.8 38 0 1 45.2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2.完成教

5、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数轴,引导学生观察。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个小格表示几分之几,也就是零点几?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3.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

6、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

7、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课件出示:0.8 0.6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想法二:0.8=,0.6=,所以0.80.6。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2.试一试。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出示:0.8

8、 1.5(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想法二:0.8写成分数是,1,而11.5,所以0.81.5,雪糕便宜。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

9、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0.82.2 0.62.2 1.52.2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

10、较其大小。(3)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再问:用分米做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0.9分米)(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

11、题。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发展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准

12、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1.笔算下面各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5+98 9887 9129 56+23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笔算整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2.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处处要用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出示教材第92页例4情境图)这是李阿姨刚开张的早点店,这节课,让我们到她的早点店看一看吧!二、交流共享1.教学小数加法。出示例4主题图,提问:从价目表上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馒头0.5元,豆浆0.7元,馄饨2.8元,面条3.4元)追问:你想选购李阿姨早点店里的哪些食物?(1)出示问题:买1

13、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让学生列式,指名回答,师板书:0.5+0.7。提问:你能计算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汇报:将0.5元看成5角,将0.7元看成7角,5角加7角是1元2角,也就是1.2元。(2)谈话:刚才我们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转换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得出了结果,下面我们探究如何列竖式计算。引导:小数的整数部分用元,小数部分用角,想想竖式怎么列?学生尝试列竖式,指名回答。小组讨论:加法的竖式要注意什么?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运用小数直接计算时,只要把小数点对

14、齐,相同的数位就会对齐,计算时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3)归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点。小结:共同点是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同点是要点上小数点。2.教学小数减法。(1)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知道了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1.2元,那么1碗面条比1碗馄饨贵多少元?学生列式,师板书:3.42.8。(2)提问:能不能也用竖式把你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元 角 3 . 4 2 . 8 0 . 6引导学生讨论: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异同点?3.归纳总结。引导:观察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你觉得小数的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指名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再把小数点移下来,写上小数点,同时在加法中“满十进一”,减法中“退一作十”。追问: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对准数位?4.试一试。除了刚才已经选择的早点外,你还喜欢哪两种食品,先求这两种食品价格的和,再求其价格的差,并和同学交流。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三、反馈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