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政治 单元检测(三)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2947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中政治 单元检测(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年高中政治 单元检测(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年高中政治 单元检测(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年高中政治 单元检测(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年高中政治 单元检测(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中政治 单元检测(三)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中政治 单元检测(三)新人教版必修3(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三)一、选择题汉字包括着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民族先祖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灿烂的瑰宝。回答13题。1数字化时代对汉字规范书写造成巨大冲击。央视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题,推出汉字听写大会,虽形式简单,却唤起了国人跟汉字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广大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汉字、领略汉字文化之美。这说明()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信息技术不利于汉字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升华爱汉字、书写和保护汉字的情感弘扬汉字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ABC D解析:选D。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说法错误;现代信息技

2、术的运用,使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有利于汉字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说法错误。2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普通高中设置书法选修课程。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生()远离键盘,回归传统,提高汉字书写能力感悟民族文化魅力,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修身养性,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提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A BC D解析:选D。开设书法课程并不是让学生离开电脑,故中的“远离键盘”说法错误;错在“抵御外来文化

3、的侵蚀”上。 3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单纯而又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要()A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B加强文化交流,变革多样文化C开展特色活动,传递中华文化D坚持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解析:选C。A错在“全面传承”上;B、D与材料无关。4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秦始皇统一中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隋唐时期,儒学便确立了其至尊地位C宋元明延续了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D明清时期,西方近代文化思想传入中国解析:选D。由

4、教材知识可知,D项符合题意;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确立其至尊地位是在汉代,而不是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是隋唐,早于宋元明,A、B、C三项是错误的。5中国保存了浩瀚的古代文献,大量古籍记录了5 000年的历史。历史学家们认为,中国对历史事件记录之详尽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罕见的。我国重视并保存大量文献是因为()A史书文献是古代史官编辑完成的B中国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史官大都终身世袭C古代文献记载了我国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解析:选D。A项和B项不是题干要求的原因。汉字记载了我国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不是古代文献,故C项错误。6在漫漫的历史长河

5、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曾经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古代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医药学以及建筑、纺织、陶瓷、造船、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曾经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更是促进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上述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A BC D解析:选C。是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地位和意义的准确表述,均符合题意;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排除;故选C项。7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历史悠久,多种文明交流融合,

6、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民族文化()共同熔铸中华文化,特色消融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个民族的特性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见证中华文化多样性,显示中华文化包容性A BC D解析:选A。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各有特性,他们共同见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显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说法正确;特色消融,说法错误;故选A项。8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哺育滋养着两岸中国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两岸民众要加强精神纽带,加深感情融合。这表明()传统思

7、想是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归属感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A BC D解析:选B。题干强调了中华文化的感召力,观点正确;中华文化是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观点错误;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观点错误;故选B。9在历史上,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鲜卑、契丹、辽、金、蒙、满等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这表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解析:选D。中华文化吸收借鉴

8、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10福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贸易曾十分活跃,世界各大宗教也随之传入泉州。宋元时期伊斯兰教、景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和摩尼教在泉州并行流传,造就了今日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这反映了泉州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A BC D解析:选D。题中泉州文化有自己的特色,说明泉州文化带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同时泉州文化融入很多不同国家文化,体现泉州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故符合题意;泉州文化融汇很多不同国家的文

9、化,但不是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泉州文化并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错误,故选D项。11我国疆域辽阔,既具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文化,又拥有粗犷豪放的北方草原文化;既有质朴淳厚的中原文化,又有浪漫神奇的西南文化。这说明()我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明显 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文化因社会制度的深刻影响而不同各地自然与社会情况不同,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A BC D解析:选B。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各地文化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各具特色,具有区域性,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融合,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不同,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12中华传统文化历来

10、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教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协和万邦”等,使“和为贵”的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之中,孕育了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由此可见伟大的民族精神()A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B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中C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D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解析:选A。材料描述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3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感动中国人物平凡的他们或铁肩担道义,或大爱洒人间。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德,显现着中华民族精神,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和

11、创新。这折射出当代中国民族精神()A日益丰富,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B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之中C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的奋勇抗争中D与时俱进,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解析:选D。题中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故D项符合题意。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决定力量,故A项表述错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故C项说法错误;本题材料并未涉及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故B项不合题意。14“勤”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这一标准越来越被淡化。勤劳挣钱被认为是“死脑

12、筋”;勤奋学习被嘲笑为“不聪明”;勤恳工作被定义成“有点傻”。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A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B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C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D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解析:选D。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勤劳勇敢,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而勤劳教育有利于奠定这一立业根基,故D项符合题意。加强勤劳教育与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无关,故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15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每年国庆前,各个民间社团热心策划,缜密安排,自行组织庆祝活动;日常生活中,升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仪式成为不少机

13、关学校的重要仪式。上述事例表明()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A BC D解析:选C。越来越多的香港人自行组织国庆节的庆祝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升国旗成为不少机关学校的重要仪式,这些行为是在实际行动中表达爱国情感的做法,这是透过具体行动表达爱国主义情感,说法正确。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16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

14、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些体现了()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爱国主义,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A BC D解析:选D。材料中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以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故正确。与题意无关;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说法错误;故选D项。17“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主题,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它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这表明()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起促进作用民族精神是推动我们走向繁荣的动力实现中国梦就是为了建设文化强国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