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1 沁园春 长沙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2898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1 沁园春 长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1 沁园春 长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1 沁园春 长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1 沁园春 长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1 沁园春 长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1 沁园春 长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1 沁园春 长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1 ? ? 第一单元 ? 1* 沁园春 长沙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湘江/镶嵌 染色/点燃 飞翔/享受 B.沉浮/符合寥廓/括号 峥嵘/征兆 C.茂盛/藐视挥斥/钥匙 僧侣/鲁莽 D.舟船/周详遒劲/追求 遏止/碣石 思路解析:A 项,分别读 xing/xing,rn/rn,xing/xing。B 项,分别读 f/f,ku/ku,zhng/zhng。C 项,分别读 mo/mio,ch/shi,l/l。D 项,分别读 zhu/zhu,qi/qi,/ji。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 轻歌慢舞 丰功伟

2、绩 变本加厉 B.苍海桑田苍茫大地 融会贯通 志大才疏 C.百舸争流挥斥方遒 待价而沽 虎视眈眈 D.鱼翔浅底层林尽染 篷荜生辉 流言蜚语 思路解析:A 项,“轻歌慢舞”的“慢”应写作“曼”;B 项,“苍海桑田”的“苍”应写作“沧”;D 项,“篷荜生辉” 的“篷”应写作“蓬”。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庆祝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社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一群风华正茂的老人积极参与活动。 B.每次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位战争时期扛过枪、打过仗的老战士总会显得非常激动。 C.农民科学种田,工人不断创新,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科研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华

3、民族的伟大复 兴、成就“中国梦”添枝加叶。 D.毛泽东的词大多以翻云覆雨的磅礴气势抒写革命豪情,意境雄浑优美,风格豪迈奔放,沁园春 长 沙就是这样的宏伟诗篇。 思路解析:A 项,“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特指年轻人,此处对象用错。C 项,“添枝加 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此处应改为“增砖添瓦”。 D 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场的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最为突出的是部分超大城市房价过高、一些地区商品房库存过多,这 是目前各地各项相关政策的背景。 B

4、.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 12 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 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C.无论是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还是搏击长空的雄鹰、任意遨游的鱼儿,都是经诗人的眼筛选过的 景物,并经过诗人的眼折射出来。 D.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仿佛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思路解析:A 项,成分残缺,应在“各项相关政策”前加上“出台”。B 项,句式杂糅,可删去“根据”或“显示” 。D 项,搭配不当,应把“焕发”改为“散发”。 答案:C 5.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主题。在诗

5、中,诗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隐喻人生之秋,透着一种苍 凉之感。唐代刘禹锡独辟蹊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 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今人写秋景,继承了他的这种旷达情怀。尤其在毛泽东的诗词中,秋景可谓 气势磅礴,胸襟开阔,意象万千。 A.昂扬向上的新意境得以开辟 B.开辟了昂扬向上的新意境 C.昂扬向上的新意境得以开拓 D.开展了昂扬向上的新意境 思路解析:根据原文“唐代刘禹锡独辟蹊径”,主语是“刘禹锡”,由此排除 A、C 两项;B、D 两项的区别 在于“开辟”和“开展”,与“新意境”搭配应选“开辟”。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一)课内阅读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完成第 69

6、 题。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 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 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诗人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一个“看”字,总领以下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

7、,对照鲜明。 D.一个“恰”字,统领以下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思路解析:A 项,“洋溢着诗人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在前三句中没有体现。 答案:A 7.“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中的“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应首先理解词语本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思考其语境义。 参考答案:“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雄鹰在天空中翱翔的样子,给人以力量感;“翔”准确细腻地表现了 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情态,给人以美的享受。 8.上片“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片“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 手法

8、中的“赋”。此处使用“赋”的手法能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 思路解析:“赋”往往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直接叙事、抒情。在这首词中,这两组语句,还具有营造气 势、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参考答案:诗人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先抒发了对美好秋景的赞美之情,然后回忆了“同学少年”的激 情岁月。这样写,使词句连贯直下,非常有气势,为抒情、议论做铺垫。 9.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词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理解、把握。可从词中找出能体现抒情主人公形象特 点的语句,然后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胸怀天下、视“万户侯”为“粪土”的 青年革命者形象。

9、 (二二)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1011 题。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 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本词作于 1929 年 10 月。这一年秋,红四军转战赣、粤、闽三省边界,在福建省西部汀江一 带,歼灭当地军阀,攻克了上杭,壮大了红军队伍,发展了革命根据地。所以词中说“战地黄花分外香”。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有常,宇宙无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B.岁岁重阳自然界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重阳节。 C.战

10、地黄花分外香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黄花分外芳香。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诗人。 D.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壮丽的秋光比柔和的春色更为宜人,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更 表现出诗人乐观的情怀、开阔的心胸。 思路解析:A 项理解错误,词中并没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之意。 答案:A 11.下片中的“不似春光”与“胜似春光”,是否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思路解析:回答本题应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理由。重点在于正确理解“不似春光”和“胜似春 光”的含义,分析时结合作品的主旨及包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态度。 参考答案:“不似春光”是就秋天的景色与春天的景色相比较为单调这一点而言的。“胜似春光”

11、是就 秋天到处见橙黄、时时有收获这一情景说的。又加上红军打了胜仗,诗人看到“寥廓江天万里霜”的 景色,自然就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1213 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 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器重。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 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12.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

12、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思路解析:回答本题,应先找出句中所采用的意象,结合意象的特点分析景象的特点。可采用如下答 题模式: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画面特点)的画面(景象)。根据诗歌内容来看,此处写 景实际是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参考答案: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诗人隐居之处 凄美、幽僻的景象。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13.本词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思路解析:对诗人感情的把握,一要结合诗歌内容,二要注意联系诗歌背景资料。本题中给出了注释, 分析时应考虑这一内容。 参考答案:对朝政的不满;对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

13、想以山水自娱,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 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 三、表达交流 14.请仿照毛泽东的十六字令三首(其一)的形式,以“书”为描写对象,另写一首。 山, 书,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思路解析:回答本题一要注意句式、修辞与原句一致,二要注意所写内容与原文保持和谐一致。 答案:示例(1)(书,)争分夺秒细研读。增才智,助我踏征途。(2)(书,)纳玉藏金聚宝珠。勤开采,富有世 间殊。 15.某班要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现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用来渲染气氛,营造良好的环 境氛围。不少于 100 字。 思路解析:写开场白时应注意语句要流畅、有气势,还要紧扣朗诵比赛的主题。 参考答案:一代伟人毛泽东留给我们众多优秀的诗篇,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我们领略到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宏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 朝”的声音还在耳边萦绕,“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雄心已上心头。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毛泽东,领 略他的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