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十九赤壁赋 登泰山记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2397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十九赤壁赋 登泰山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十九赤壁赋 登泰山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十九赤壁赋 登泰山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十九赤壁赋 登泰山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十九赤壁赋 登泰山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十九赤壁赋 登泰山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课时素养评价: 十九赤壁赋 登泰山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评价 十九赤壁赋*登泰山记(60分钟55分)一、语言应用(3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C.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解析】选B。A项,“冯”同“凭”。C项,“采”同“彩”。D项,“圜”同“圆”。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七月既望西望夏口B.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纵一苇之所如D.当其南北分者崖限当道者【解析】选B。A项,前者为“

2、农历每月十五日”,后者为“看”。B项,均解释为“劝人喝酒”。C项,前者为“像”,后者为“往”。D项,前者为“在”,后者为“遮拦”。3.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哀吾生之须臾耳得之而为声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月出于东山之上寄蜉蝣于天地D.举匏樽以相属挟飞仙以遨游【解析】选D。A项,前者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后者为代词,“它”。B项,前者为形容词词尾;后者为语气词,“吗”。C项,前者为介词,“从”;后者为介词,“在”。D项,均为连词,相当于“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望美人兮天一方C.极

3、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D.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解析】选C。A项,古义为“旷远的样子”,今义为“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B项,古义为“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为“美貌的女子”。C项,古义、今义均为“一会儿”。D项,古义为“到达”,今常用作“表示另提一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5.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侣鱼虾而友麋鹿B.吾从而师之C.明烛天南D.不耻相师【解析】选C。A、B、D三项是意动用法,C项是名词用作动词,“照”。6.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A.客有吹洞箫者B.而今安

4、在哉C.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D.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选D。D项与例句为状语后置。A项是定语后置,B项是宾语前置,C项是判断句。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分)译文:_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4分)译文:_ (3)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3分)译文:_参考答案:(1)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2)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做伴侣,与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起酒杯互相劝饮。(3)这天,看见途中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

5、来的;那些更早的石碑都模糊或缺失了。8.名句默写。(8分)(1)(2019全国卷)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2)(2018全国卷)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_,_”。(3)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4)在登泰山记中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的句子是“_”,表现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_”。答案:(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9.(2019蚌埠高一检测)下面是珠城市文化主管部门受理审

6、批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的流程图,请根据下图,把申请主体的申请流程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答:_参考答案:申请主体到受理窗口申请办理。受理窗口对申报材料不齐全的,告知需补正的内容;对不符合审理条件的,不予受理;对符合审理条件的,由承办人审核合格后发放审批文书,不合法的则不予许可。【规律方法】图文转换之流程图图标的内涵图标内涵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二、阅读鉴赏(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后 赤 壁 赋苏轼是岁十月之

7、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

8、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B.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C.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D.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解析】选C。“羽衣翩

9、跹”和“过临皋之下”是两个分句,意思分别是“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和“走到临皋亭下面”,这样可以排除A、B、D三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望”本义是月圆,后也指望日,指农历的每月十六。 B. “斗”是古代盛酒的器具,鸿门宴“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中的“玉斗”就是指玉制的酒器。C. “冯夷”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也作“冰夷”。在抱朴子释鬼篇里说他过河时淹死了,天帝就任命了河伯管理河川。 D.“道士”是中国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依教奉行,接受各种戒律,过那种被世俗之人视为清苦寂寞而实际上高标清逸的宗教生活。【解析】选A。望日,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10、。12.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赤壁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赤壁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前赤壁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赤壁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C.前赤壁赋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赤壁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D.二赋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解析】选D。后赤壁赋非情、景、理交融,也不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更没有写出矛盾的解决过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

11、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5分)译文:_ (2)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5分)译文:_参考答案:(1)刚才黄昏的时候,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像松江的鲈鱼。只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2)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技法点拨】文言文翻译两原则、五方法1.两原则(1)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2)“信、达、雅”的原则。“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多余。“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要求译文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2

12、.五方法(1)留:凡古代的朝代、年号、国号、日期、人名、地名、官职、物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换: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3)删:把可略的字、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4)调:把文言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的语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5)补: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内容。【培优自选】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而谋诸妇谋:商量B.予乃摄衣而上摄:披,穿C.披蒙茸披:拨开D.予亦悄然而悲悄然:忧伤的样子【解析】选B。摄:提起,整理。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

13、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将归于临皋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B.以待子不时之需以予故,咸以愚辱焉C.凛乎其不可留也亦未知其言之悲也D.掠予舟而西也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解析】选D。A项,前“于”介词,表处所;后“于”介词,表对象。B项,前“以”介词,用来;后“以”介词,因为。C项,前“其”语气助词,无义;后“其”代词,她。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承接。16.本文与前赤壁赋的结尾都写到作者游完赤壁睡去了,一个是很快沉沉睡去,一个则是进入梦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_参考答案:前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有了本质的飞跃:“相与枕藉乎舟中 ”忘记了空间;“不知东方之既白 ”忘记了时间。主客皆进入了“物与我皆无尽也 ”的豁达超然之“乐境”。 本文以浪漫的梦境收束,所谓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有此幻想又觉其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