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保护方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2371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7.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保护方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轨道保护方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轨道保护方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轨道保护方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轨道保护方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保护方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保护方案资料(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改扩建项目(对轻轨一号线轨道)轨道安全保护方案编制人:审核人:编制单位:江西福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7年12月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改扩建项目 【轨道交通安全保护施工方案】目 录一、工程概况11.1项目概况11.2.工程地质概况31.3交通情况61.4 前期审查情况及执行情况6二、编制依据122.1编制依据122.2编制说明132.3编制原则14三、轨道交通施工安全保护153.1本项目与轨道位置关系153.2项目施工对轨道交通的安全影响183.3危险源辨别及预防控制措施193.4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213.5边坡支护以及基坑开挖时排水263.6主体施工293.7管线保护2

2、93.8边坡支护以及深基坑开挖监测30四、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护措施374.1总体施工部署374.2边坡支护设计方案374.3支护桩施工384.4土石方开挖394.5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394.6回填施工404.7装饰装修施工414.8质量保证措施41五、施工组织管理措施445.1、组织措施445.2、安全技术措施46六、应急救援预案486.1总则486.2危险性分析486.3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建立496.4预防与预警526.5应急处理措施536.6现场应急处置方案53附件一:通过的深基坑专家审查报告;附件二:通过的人工挖孔桩专家审查报告;附件三:施工平面布置图。1江西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3、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改扩建项目 轨道安全保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改扩建项目位于重庆市解放碑较场口和平路240号。总占地面积约7540m2,本工程南邻和平路,北邻新民街,西邻金汤街,东邻水市巷。因现场部分区域位于正在运行的轨道一号线较场口与七星岗段的保护线范围内,本工程新建教学楼一栋,为4层地下室,地面为5层教学楼;扩建操场为地下一层为车库,地下车库大部分在轨道50米保护范围内。轨道与地下四层基本平行,人工挖孔桩最近距离轨道为8.69米。整个施工等过程中都需要对1号线较场口七星岗段在运行的轨道线进行保护。本项目计划工期为34个月,2017年10月开工,2020年8

4、月完成所有施工工作(边坡挡墙支护土石方开挖工期10个月,2017年10-2018年8月、基础施工工期3个月,2018年9月-2018年11月、主体施工工期7个月,2018年12月-2019年6月、装饰装修施工工期为8个月,2019年7月-2020年2月、园林绿化以及市政工程工期为6个月,2020年3月-2020年8月)。本项目临近轻轨较场口站,轻轨从场地附近地面穿过。项目用地呈长方型,场地地形南低北高,标高为243.0275.5m,相对高差26.2米,建筑物正负零标高为262.60m。本工程改扩建项目建教学楼(5F/吊1F/-4F,框架结构),设计地坪0.00=262.60m,地下车库-1F=

5、254.20m和-4F=239.00m.对新增用地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场地按设计地下车库及地坪标高整平后将形成8段基坑边坡和7段环境边坡,基坑边坡总长308m、最高27.33m,环境边坡总长248m、最高约14.45m,坡体主要由杂填土、砂岩、泥岩组成,为了该项目主体工程的顺利进行,对该边坡进行支护后进行建设。该项目主要功能为:地下 34 层为汽车库及设备机房,地下 2层为游泳馆、报告厅、篮球馆、形体室、乒乓球室及公共教学配套用房、设备机房、汽车坡道;地下一层为厨房、职工餐厅、职工活动中心、后勤配套服务用房、车库及设备机房;吊一层为阅览室、藏书室、2校史展览区、部分教学用房及后勤配套服务用房;地

6、上 14 层为教学用房、办公室,地上 5 层为教师办公室、教师会议室及设备机房。主楼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建筑基础型式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底板厚度为 250mm;有 37m 的人工填土区域采用嵌岩桩基,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桩径 1000mm。其中项目二期操场及-1F 地下室位于隧道正上方区域,为减小项目建筑荷载对隧道结构影响,填土较薄区域基础拟采用 2.5m2.5m 独立基础,采用中风化砂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填土较厚区域,采用承台桩+转换梁的形式跨越隧道,桩基伸入隧道结构 45 0 破裂面以下,时采用桩身隔离措施将建筑荷载传递至隧道结构以外,减小对其影响。里程号为左K

7、2+372.469K2+530.000、右 K2+372.469K2+531.142,长约157.7m。区间隧道轨顶设计标高为 228.750233.087m,隧道洞顶标高为235.441239.778m,地面高程为 250.270264.911,隧道埋深约12.625.0m,穿越岩层主要为砂岩及泥岩,围岩级别为 IV 级。该段区间隧道是在原有人防洞室基础上扩挖而成,为单洞双线马蹄形断面,复合衬砌暗挖结构,钻爆法施工。毛洞洞跨为 10.1m,洞高 8.466m,二衬厚度为 450mm。我公司负责深基坑土石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本项目与1号线轻轨较场口

8、七星岗段位置关系图(详附图)1.2.工程地质概况 1.2.1 地形、地貌勘察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间的向斜台地区,地处嘉陵江南岸、长江北岸,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建设场地地形整体较平坦,位于丘陵平台,在北侧地形相对高,并修建有挡墙。勘察区西侧为中华路小学,地形平坦;东侧为拆迁地块,现已全部拆迁完,作为临时停车场使用,坡角一般515;南侧为和平路;北侧为居民区。勘察区最高点位于勘察区东北方向,高程275.5m,最低点位于勘察区中部南侧,高程249.3m,相对高差26.2m。项目所在区域虽然交通极为便利,但高峰期比较拥堵,且施工作业面、施工时间严重受限。1.2.2 气象、水文中华路小学位置属亚热

9、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的特点。根据重庆市气象台相关资料所记载的极端值引用如下:气温:年平均气温1818.4,极端最高气温44.2(2006年8月23日),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6,极端最低气温-2.3(1975年12月5日),最大平均气温差11.9(1953年8月)。蒸发量、湿度:年蒸发量1071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1959年),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绝对湿度17.7hPa。降水量: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44.60mm,最大降雨量1267.20mm(1965年),年最小降雨量663.80mm(1958年),

10、月最大降水量359.40mm(1996年7月21日),月平均最大降水量为167mm,日降雨量普遍大于50mm,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约96mm。雨季在59月,暴雨一般来势猛,强度大。1.2.3 地层岩性经现场调查并结合钻探验证,场地内上覆第四系土层为全新统(Q4ml)人工填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及砂岩,现由新至老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Q4ml):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分为杂填土和素填土。1)杂填土:多为建筑垃圾,灰褐色,主要成分为钢筋混凝土碎块、砖块夹粉质粘土,混泥土块粒径5-50mm,含量4-70%,其余为粉质粘土,松散稍密、稍湿,堆填时

11、间5-8年,揭露厚度1.02m(ZK66)7.45m(ZK24)。2)素填土:主要为粉质粘土回填、支挡结构混凝土。粉质粘土回填厚度3.50m(ZK5),由粉质粘土及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碎块石含量510%,粒径一般35cm,粉质粘土呈可塑状,结构松散稍密,回填时间约1520年;混凝土回填主要为学校下沉礼堂边坡支挡结构,钻孔揭露厚度8.70m(ZK7)9.70m(ZK13)。(2)粉质粘土(Q4el+dl):呈黄褐色,可塑,物质成分较均一,切面较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该层下覆于人工填土层下,钻孔揭示零星出露,厚度0.90m(ZK32)2.34m(ZK29)。(3)侏罗系中统沙溪

12、庙组(J2s)1)泥岩(J2s-Ms):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强风化带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土饼状,岩性较软,遇水易软化,锤击易碎;中等化带岩芯较完整,岩质较新鲜,呈短柱状、柱状,脱水后易开裂。该层连续、完整,为勘察区北东侧拆迁区下伏主要岩体。2)砂岩(J2s-Ss):灰黄色,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强风化带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短柱状,岩性较软,锤击易碎;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岩质较新鲜,呈短柱状、柱状。该层为目前学校范围下伏主要岩体,在北东侧拆迁区和泥岩交替分布。3)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根据钻探揭示,勘察区现学校用地区域内下覆基岩主要为砂岩,仅

13、个别钻了揭露泥岩;勘察区东侧拆迁区下覆基岩要为砂岩、泥岩。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 50-043-2005)规范,将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基岩强风化带:主要表现为物理风化作用,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饼状,岩性较软,泥岩遇水易软化,锤击易碎,岩体力学强度明显降低。钻探揭示,场地内基岩强风化带厚度为0(ZK7)3.18m(ZK63)。1.3轨道交通情况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东起朝天门,西至大学城,远期延伸至璧山,全长约46公里,采用地铁系统。该线路是轨道交通线网东西方向的主干线,也是连接渝中区和沙坪坝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受本项目修建直接影响的为正在运营的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

14、较场口站至七星岗站区间隧道。轨道交通1号线位于本项目二期基坑正下方,线路走线与地下二、三、四层南侧外墙边线基本平行。本工程为较场口站至七星岗站区间工程,该区间起点位于较场口站大里程端K2+254.037,终点位于七星岗站小里程端K2+887.918,全长633.898m;为马蹄形断面、复合衬砌暗挖结构,采用钻爆法施工。区间起点线路设计标高227.878m,终点线路设计标高235.368m,相对高差7.49m。线路最高点约为239;隧道埋深为940m,穿越岩层主要是砂质泥岩,均为 IV级围岩。里程K2+254.037至K2+387.772段属浅埋隧道,其余均属深埋隧道。该区间是在现有人防洞室的基

15、础上扩挖而成,如果区间现有人防洞洞顶标高低于开挖断面标高,要对现有人防洞室挑顶处理,如果低于开挖洞室顶高,要进行回填。现有该区间将穿越石油大厦预留段,该预留段为矩形断面。本工程采用马蹄形断面、复合式衬砌结构,区间断面包括车站端头的喇叭口段、双联拱段和线间距为3.6m的标准段. 1.4 前期审查情况及执行情况(1)本项目方案已通过重庆市轨道办初步设计意见及回复以及施工响应:序号专家意见回 复施工响应备注1下一步设计过程中,本工程建筑物不得向不利于保护轨道结构设施方向调整;本项目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保持一致初设与方案设计保持一致2本工程基坑开挖严禁采用爆破施工,采用人工或者继续开挖方式,由北向南分段分成(2米)、对称、跳槽开挖,严禁超挖;基坑开挖过程中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本项目基坑开挖严禁采用爆破施工,采用人工或者继续开挖方式,由北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