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1984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_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_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_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_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2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开发的条件及评价。(重点)3理解能源基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治理措施。(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能源的分类阅读教材P40第1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类型特点举例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数量有限,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正误判断:(1)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2)非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提示】(1)当人类的开发利用超过了能源的承受能力,或者超出了能源循环的周期,可再生能源就难以

2、再生。(2)非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而且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教材整理2资源开发条件阅读教材P40第2自然段至P41,完成下列问题:1开发原则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继续增加。(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正误判断:(1)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将逐渐减少。()(2)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一致。()【提示】(1)随着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

3、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因此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短期内不会减少。(2)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比重最大。教材整理3能源基地建设阅读教材P42至P43,完成下列问题: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正误判断:(1)山西临近黄河,晋煤外运以水运为主。()(2)山西省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有利于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提示】(1)

4、黄河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且黄土高原上多峡谷,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航运价值不高。山西省目前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2)山西省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可以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提高经济效益,但坑口电站有环境污染。教材整理4能源的综合利用阅读教材P44至P45,完成下列问题:1存在问题2具体措施: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3调整结果(1)形成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2)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正误判断:(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以钢铁工业为主。()(2)煤炭的综合利用,削

5、弱了山西省在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提示】(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以煤炭开采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教材整理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阅读教材P46至P47,完成下列问题: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总结出了重点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2“三废”的治理: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1)煤矸石用于发电、供热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2)煤泥干燥后再利用。(3)废水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3调整产业结构(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

6、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正误判断:(1)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2)山西省煤炭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提示】(1)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如: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2)山西省煤炭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完善煤炭产业链,实现资源和矿区废弃物的资源

7、化利用和循环利用,这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材料一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材料二山西省地理位置、交通示意图。材料三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年)图。探讨: 从储量、分布状况、质量、开采条件分析山西煤炭开发的资源条件。【提示】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煤种齐全、煤质优良。探讨: 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提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占70.4%,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比重最大,煤炭

8、仅占28.6%;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煤炭的消费市场广阔。探讨:综合评价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提示】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1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所示: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优势条件(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煤炭外运能力不足a煤炭运输量大: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b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有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煤外运。水资源短缺a原因:山西地处季风气候

9、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b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1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1)(3)题。矿产种类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百分比(%)能源矿产(主要是煤)92.17金属矿产3.95非金属矿产3.88合计100(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C矿种多、质量好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2)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A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

10、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B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C它是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D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的 ()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B木材生产和加工基地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D畜牧业生产基地【解析】第(1)题,表中数据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是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第(2)题,正确理解表格中比较项目的含义是关键。第(3)题,本着发挥地区优势的发展方针,黄土高原地区适宜建成我国的能源基地。【答案】(1)D(2)C(3)A

11、2阅读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分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2)你认为山西拟建的铁路应位于什么地方?试述理由。【解析】第(1)题,解决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资源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交通有多条铁路通过;市场靠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市场广阔。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北部已建有两条铁路,而中南部只有一条铁路,煤炭运输压力很大,因而应将铁路建于中南部。【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且邻近消费区。(2)位于山西中南部地区。理由:山西北部已建有两条运煤专线,而南部只有一条,煤炭外运压力大

12、;并且中南部自然障碍相对较少,工程投资少,难度小。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材料一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山西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材料二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材料三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探讨:山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各行业各自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提示】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方向发展;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探讨:依据材料二,20032008年各工业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采掘工业比重

13、下降,加工工业比重上升,原料工业占主体地位。探讨: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山西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1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2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能源基地的建设,以单一的能源开采为主时,将会导致单一产业结构的形成,进而降低经济效益,还伴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若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这些问题将得到改善和提高,具体对比如下表:对比项目能源综合利用前能源综合利用后产业结构单一结构多元结构主导产业煤炭工业(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冶金、化工、建材)能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程度高输出产品原煤电力、煤气和液化气、焦炭、钢材、铝制品、水泥、化

14、工产品结果结构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煤炭输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3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导学号:94880020】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BCD(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BCD【解析】第(1)题,从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加强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原来以向外输煤为主,现在改为输电与工业产品,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对废弃物只能做到部分回收或直接排放,所以会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同时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力、化工、钢铁等,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