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连加》教材分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751939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连加》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连加》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连加》教材分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加连减教材分析长期以来,计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因此,计算教学总是与单调、枯燥连在一起。学生体验不到计算学习的乐趣,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连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P7273页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连加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连加虽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基于计算教学枯燥特点与连加这一知识自身存有的不利因素,我感到,本课教学难以出现亮点。但我又考虑

2、到,新课程的实施,已经给计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尽力排除上述所说的影响本课教学的不良因素,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构想、设计现实的、生动的、活泼的、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并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2、难点:理解连加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