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立方根(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751376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立方根(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立方根(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立方根(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立方根(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立方根(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立方根(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立方根(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附件2: 申报序号: 第七届优秀教学设计参评申报表作 者姓 名马利娟电话09136121376所属市县 区渭南白水手机18191820251工 作单 位城关一中单位类型初中邮政编码715600稿 件标 题立 方 根学 科类 型中学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新目标年 级七年级第几册下册单位报送意见 单位盖章 2017年3月28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立方根教学设计 学科:初中数学 单位:白水县城关一中 姓名:马 利 娟 地址:白水县城关镇站南路城关一中立方根教学设计 课题: 立方根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6.2教学设计思想: 这节课我们学习立方根的概念,立方根是在 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的基础上进

2、行的,学生有平方根的学习经验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教学重点放在立方根在实数范围内具有唯一性的讨论上,由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充分思考、 积极交流、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得出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类比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方法:类比引导探索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对乘方和平方根的回顾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一 个数的立方根 能辨别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与联系;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初步发展他们抽象思维能力和发 展他们的数学思考应用能力。 2、数学思考:建立函

3、数模型3、解决问题:能在实例中结合平方和平方根概念类比提炼出立方根概念, 通过类比平方根概念得出经验与同学交流得出立方根概念,再次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情感与态度目标:树立自信,学生充满朝气的明天承载着老师的希望与快乐;用坚韧的意志攻克难关扫清学习道路上障碍的良好品质; 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求知欲,体验数 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立方根的概念,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难点:明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能熟练地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一个正方体纸盒,提出问题

4、,如果这个正方体的体积为216 ,那么它每条棱长是多少?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观察 由以上问题,有,即要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16,通过分析,有,那么6就是这个正方体的棱长归纳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这个数叫做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即如果,那么叫做的立方根探究 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看看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 因为,所以8的立方根是( 2 ) 因为,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为,所以8的立方根是( 0 )因为,所以8的立方根是(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有一个立方根,是它本身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任何数都有唯一的立方根因为,所以8的立方根是( ) 【总结归纳】

5、【类比思考】 平方根的表示我们已经很清楚了,那么立方根又该如何表示呢?【探究说明】 一个数的立方根,记作,读作:“三次根号”,其中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例如:表示27的立方根,;表示的立方根,【探究】因为所以 = 因为,所以 = 总结 利用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就可以利用这种互逆关系,检验其正确性,求负数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根,再取其相反数,即。操作 用计算器求数的立方根的步骤及方法:用计算器求立方根和求平方根的步骤相同,只是根指数不同。步骤:输入 被开方数 = 根据显示写出立方根例:求5的立方根(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被开方数 = 1.709975947所以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8 例2 计算 分析 我们已经学习了立方根,也能由立方根的定义求解(为常数)这一类型简单的三次方程。(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反思:该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启发为辅,授课方式以小组讨论为载体,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方式展开。从实际生活情境入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小结 1、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比较(五)课堂跟踪反馈 见课本对应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