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理论的实际运用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1326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理论的实际运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理论的实际运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理论的实际运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理论的实际运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理论的实际运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理论的实际运用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理论的实际运用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满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断。在课堂上教师常常用语言、行为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结果等进行判断,再行褒奖、指导,让学生获得或有望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进而明确努力的方向,焕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积极投身学习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获得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要指向明确且丰富多彩,如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拟物等语言,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从评价的语言信息中摄入具体形象的画面,建构明确的努力图式,产生极强的心理认同,从而信其师,明其意。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重点。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

2、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评价理论体现了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教育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心,着重强调知识灌输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个性发展。它的评价也是在教育过程结束之后对教育活动及其效果的一种价值判断。往往只有结果评价而无过程评价。而提倡多元评价,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重点。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

3、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评价理论体现了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有7种智能: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在这7种智能中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不能单独从一个方面去评价学生技能的高低,而应综合各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随着多元智能理论不断运用于学校教育,就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无限生机和活力。多元评价在其中也显示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课程的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

4、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运用多元评价策略,从多方面观察、分析、评价学生的优缺点,使评价确确实实地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更有效手段。一、多元评价,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真诚地将评价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让学生利用这些学具,动手操作,自己发现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自由结合,共同研究、探讨。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们很快就有了各自的发现。生1:我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1),这样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

5、2=底高2。生2:我们把一个直角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图2),这样推出三角形的面积=长宽=底(高2)=底高2。生3:我们把一个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高剪开,再拼成一个长方形(图3)后发现,三角形的面积=长宽=(底2)高=底高2。当听完学生们的汇报,我们无不感受到孩子们的创造才能是多么的伟大,此时,发自内心我要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为你们的聪明感到骄傲”。这样诚实的评价,带给学生的是无比的动力和信心,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好。(图1) (图2) (图3)二、多元评价,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人是具有双面性的,既有被别人评价的时刻,也有自我评价的机会。作为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建构者,

6、也是自我评价者,他们应当在学习的同时,随时对照学习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从而进行自我评价,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但作为小学生来说,自我评价能力较差。所以,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创设良好的评价环境,使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进行自我评价。如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制定出细致的评价标准,在活动时将评价内容与标准呈现给学生,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就会根据上面的评价标准,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一方面最重要最有用的导向莫过于帮助其找到一个他的天才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我称其为“锦上添花”;另一方面是帮助

7、其把弱项智能发展到最好水平,我称其为“雪中送炭”。通过这样的评价,使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这就要求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目标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评价学生。三、多元评价,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心理学研究发现:“同伴之间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互动力,对其各自的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教师评价学生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有时会是绝对作用,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只有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评价手段,才能给孩子们一个全面的发展空间,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要完善评价的互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互评,用同伴互动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

8、提高。例如:我们都知道学生阶段学生的作业评价往往是以教师评价为主,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种师评学生,往往不能起到极其明显的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作业的要求、作业时的态度以及学生作业的情况,设计出评价的标准,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利用这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反思自己,在内心中相比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待作业的热情,有效地改善了学生作业的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而有些教师便认为,学生在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时,只要所选择与运用的方法能得到一种解释,便可给出正确的评

9、价,并坦然地认为这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也体现了评价的合理性。其实这种所谓的“多元评价”与数学课程标准发生了严重的错位。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避免使评价走入这样的误区,从而充分发挥多元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进步。我认为有两大误区应引起我们注意:首先是不能只注重浅层次的评价而忽略了深入评价,这样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如有这样一道题:有9朵红花,4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生1是这样认为的:因为9减5得4(95=4),所以红花比黄花多5朵。生2是这样想的:因为4加5得9(4+5=9),所以红花比黄花多5朵。生3则认为:因为9减4得5(94=5),所以红花比黄花多5朵。显然学生的这些

10、解释都是合理的,这三个算式也合理正确,但如果我们教师只是作简单的默认而不加以引导,只是作浅层次的评价学生正确与否而忽略深层次引导的话,不久以后,当学生遇到更复杂的问题,如:“582比279多多少?”时,还采用前两种方法来思考的话,我想问题的难度肯定会很大。因此,我们在作了浅层次评价以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帮助学生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建立数学知识模型,进行深层次评价,相信学生的能力会提高很快。其次,多元评价不能混同于数学开放题的评价。对于教学中的数学开放题,我们要鼓励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独创性,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多元评价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多元评价

11、指的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去评价学生,而并非简单地开放问题的结果。很显然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时,不能只是停留在对于开放题的评价,而应该是全方位、综合化的进行多元评价,否则只会给学生的后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和不良效果。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独特的优缺点,作为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多增加几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多运用多元评价,让每个学生更多地受到鼓舞,坚定信念,努力拼搏,健康发展,最终走向成功。我相信那时的他们一定会很快乐!评价主体由一元变成多元(教育者、学生、家长甚至社会成员)后,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家长等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自评和互评可以提高学生的内省意识;家长参与评价可以增进他们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多渠道、全方位收集信息,既能使评价更客观、更具说服力,也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及发展的真实情况,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 徐晓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