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章系统分析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1146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章系统分析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章系统分析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章系统分析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章系统分析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章系统分析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章系统分析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章系统分析概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运输系统工程,Transportation System Engineering,*主要内容*,第六讲 运输系统模拟,第五讲 运输系统网络计划技术,第四讲 运输系统预测,第三讲 运输系统模型,第二讲 运输系统分析,第七讲 运输系统评价,课程知识结构,第八讲 运输系统决策,第九讲 运输决策支持系统,第一讲 概论,第十讲 智能运输系统,系统生命周期,系统生命周期指一个系统存在的全过程总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终了时间,这个从开始到终了的时间即为系统生命周期。 一般认为,生命周期应从提出建立或改造一个系统时开始,其“终了时间”是系统脱离了运行并为新的系统所替代之时。 系统生命周期可分成几个可独立进行研

2、究的部分或解决问题的阶段,从而层次清楚,问题范围明确,便于通过逐级细化把问题引向深入和具体化,也便于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应用研究方法。,系统问题的提出(起因),系统分析(预备研究),更新、改造或报废,系 统 运 行,系 统 实 施,系 统 建 立,是否继续进行?,是否继续进行?,是否继续进行?,总 体 研 究,详 细 研 究,是,是,是,系统可行性研究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阶段,系统生命周期流程图,第二讲 运输系统分析,引 言 运输系统分析是确立方案、建立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运输系统综合、优化及设计的基础。无论是设计一个新系统还是改造一个老系统,都需要对运输系统进行分析,

3、即通过了解运输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运输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从全局的观点出发,合理安排好每一个局部,是每个局部都服从一个整体目标,最终求得整体上的最优规划、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2.1 运输系统分析概述,系统分析的概念的演变,一、概念,运输系统分析的目的 通过运输系统的分析、开发研究得到能够实现系统目的的各种可行方案,然后比较各种可行方案的费用、效益、功能、可靠性及与环境的关系等各种技术经济指标,为决策者作最优决策提供可靠资料和信息,最终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实现物质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运输系统分析的方法 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思想,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4、的方法,对所研究的目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各种可行方案,并进行比较、评价和协调。 运输系统分析的任务 向决策者提供系统方案和评价意见以及建立新的系统或改造现有系统的建议。,2.1 运输系统分析概述,综上所述,运输系统分析的概念可解释为: 运输系统分析针对运输系统内部所存在的基本问题,采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可行方案和策略,通过分析对比、全面评价和协调,为达到运输系统的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为决策者最后判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信息。 简而言之,运输系统分析即: 为决策者选择一个

5、行动的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可能采取的方案进行选优,是一种辅助决策方法。,2.1 运输系统分析概述,二、运输系统分析的要素 系统分析首先应明确目的及目标,再经过研究提出实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再次通过建立模型并借助模型进行效益-费用分析,然后根据评价标准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备选方案的优先顺序,最后以报告、意见或建议的形式向决策者提供系统分析的结论。,2.1 运输系统分析概述,2.1 运输系统分析概述,备选方案,目的及目标,费用和效益,结论,模型,评价标准,目的系统的总要求,具有整体性和唯一性; 目标系统目的的具体化,具有从属性和多样性。 目标分析任务是确定和分析系统的目的及目

6、标,分析和确定达到系统目标所必需具备的系统功能和技术条件。,方案指为达到目标可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措施。 为了达到预定的系统目的,可以制定若干备选方案,通过对备选方案的分析和比较,从中选择出最优的系统方案。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比选判优),模型是指研究者对客观现实经过思维抽象后用文字、图表、符号、关系式以及实体模样描述所认识到的客观对象。 模型由说明系统本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可以起到帮助认识系统、模拟系统和优化与改造系统的作用,是对实际系统问题的描述、模拟和抽象。 在系统分析中经常通过建立相应的结构模型、数学模型或仿真模型等来规范分析各种备选方案。,费用各

7、备选方案实现系统目的所需投入或消耗的全部资源折算成货币形式就是费用。代表实施方案的实际支出。 效益指方案实施后获得的成效,可统一折算成货币尺度。 不同方案之间的比较必须采用同样的方法估计其费用效益,才能进行有意义的比较。,评价标准是指用于衡量可行性方案优劣程度的指标。 通过评价标准可以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劣顺序。 标准必须定的恰当,而且要便于度量。如:费用效益比、性能周期比、费用周期比,等。,结论是系统分析的结果,具体形式有报告、意见或建议等。 结论的作用只是阐明问题与提出处理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而不直接进行决策。其只有经过决策者得决策以后才能付诸行动,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和

8、经济效益。所以结论一定要让采用决策者容易理解和使用的术语和方式表达。,2.1 运输系统分析概述,目标,评价标准,备选方案 P1,P2,Pn,模型,结论(方案排序) C1,C2,Cn,费用和效益,制定,系统分析要素结构图,2.1 运输系统分析概述,三、运输系统分析的特点与准则 1、特点 以整体为目标 局部(目标)服从总体(目标),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通常,实现局部目标是达到总体目标的手段;同时,局部只有与总体相适应才能顺利实现。 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拟定不同的求解方法,求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策略)。 运用定量分析和其他科学方法 数学模型定量分析法+结构模型解析法,等 凭借价值判

9、断 对一些要素从未来发展的观点,采用预测、类比等方法推断其趋势或倾向,囿于各种变量和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需凭借各种价值观念进行判断和优选。,2.1 运输系统分析概述,三、运输系统分析的特点与准则 2、准则 目的性准则 整体性准则 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的准则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准则 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的准则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准则,2.1 运输系统分析概述,四、运输系统分析的要点与步骤 1、要点 运输系统分析的要点可以概括为: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采用“什么方法”完成“什么事情”,直至得到圆满的答案。 (即5W1HWhy、What、

10、When、Where、Who、How) 5W1H Why这个任务有何需要,所作的目的为何?即为什么要做? What任务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做什么。 When在什么时候做?即何时做。 Where做的场所在哪里?即何地做。 Who是由谁来完成该对象?即由谁来做。 How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做。,2.1 运输系统分析概述,四、运输系统分析的要点与步骤 2、步骤,现状 分析,找出并 阐明问题,生成备 选方案,建模 (模型化),评选备 选方案,原始情况,提供分析结果,运输系统分析过程,一、系统目标分析的意义 系统目标分析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是系统目的分析的具体化; 其目的一是论证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

11、二是获得分析的结果目标集。 系统目标的确定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方向、范围、投资、周期、人员分配等决策。,2.2 运输系统目标分析,某地区拟建一等级为一级的长途汽车客运站,为了方便城市居民的出行乘车,当地政府征用了市中心毗邻最大商业街的一块小面积的公园和生活广场用地,在未做充分论证的情况下,便交由设计院进行施工图设计,并于当年赶工期建成投产。正式运营后的第二年,由于当地客流量过大、周边人流和车流过于密集等原因导致该站生产效率地下,且事故、服务纠纷、顾客投诉等事件频发,多次被社会媒体曝光,严重影响了客运站的声誉,使该站的运营陷入了恶性循环,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严重受挫,甚至呈现连年亏损的局面。,案例分析,二、系统目标分析的原则 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和其它系统的兼容性和协调性; 对客观环境变化的适应性。,2.2 运输系统目标分析,三、系统目标分析的内容 1、系统目标的必要性 (1)现有系统的适应性 (2)现有系统的先进性 (3)现有系统的竞争性 (4)系统用户的新要求 2、系统目标的可实现性 3、系统目标的完善性 (1)系统目标的科学性 (2)系统目标的可实现性 4、系统有无具体的指标体系 (1)人们对系统要求的多样性 (2)考虑系统的多层性,2.2 运输系统目标分析,第二章 运输系统分析,The End,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