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驾马车之药物治疗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1136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驾马车之药物治疗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五驾马车之药物治疗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五驾马车之药物治疗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五驾马车之药物治疗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五驾马车之药物治疗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驾马车之药物治疗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驾马车之药物治疗概要(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治疗篇,糖尿病管理五驾马车之,2型糖尿病治疗流程,口服降糖药适用人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口服降糖药分类,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促泌剂) 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糖苷酶抑制剂) 减少肝糖输出,促进葡萄糖利用(双胍类)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 临床使用数十年,种类较多,如格列齐特等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约12% 格列奈类 非磺脲类促泌剂,如瑞格列奈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约1.01.5% 降低餐后血糖,机制: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使胰岛素分泌,合理选择磺脲药,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

2、列吡嗪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 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优降糖、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哪些人不适合用磺脲类?,磺脲类的副作用,与磺脲类类似,也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较磺脲类好 低血糖发生的机会较磺脲类低 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格列奈类药物有什么特点?,格列奈类药物副作用,低血糖,以下情况为禁忌: 对格列奈类过敏者 1型糖尿病患者 酮症酸中毒 妊娠或哺乳妇女 8岁以下儿童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胰岛素促泌剂小结,适用于病情不很重,体内尚有一定B细胞功能的患者 一般不与胰岛素联合用药,-糖苷酶抑制剂有什么特点?,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

3、的消化吸收使餐后血糖降低 降低HbA1c达0.50.8% 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适用于: 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 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的患者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 或胰岛素合用,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过程中任何原因引起的低血糖如何缓解,必须直接摄入葡萄糖纠正,如吃葡萄糖片 胃肠吸收功能不良者,静脉推注葡萄糖液 普通的双糖和多糖如糖果,淀粉类无效。,双胍类药物有哪些特点?,抑制肝生成葡萄糖,增加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食欲、让您吃的更少 降低HbA1c达12% 肥胖者首选 可与磺脲类药联用以增强降糖效应 可与胰岛素联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哪些人不能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

4、类药物,作用于肌肉、肝脏、脂肪等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低HbA1c达11.5% 适用于比较胖的2型糖尿病 与胰岛素联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常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的副作用,不适用人群为: 1型糖尿病 发生酮症酸中毒 心衰患者 谷丙转氨酶(ALT)超过正常上限2.5倍,噻唑烷二酮类、二甲双胍与磺脲类治疗1年后B细胞功能逐渐减退,Kahn SE, Haffner SM, Heise MA, et al. N Engl J Med 2006; 355: 2427-43.,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格列苯脲,B细胞功能(%),年,UKPDS:2型糖尿病治疗的经验,UKPDS单一药物(磺脲类、胰

5、岛素、二甲双胍类)长程治疗的效果,开始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22%二甲双胍组患者33%磺酰脲类组患者换用胰岛素,时间,口服药联合应用的提出,联合治疗提出的基础 单一药物治疗疗效逐年减退,长期效果差 联合治疗的目的 保护细胞功能,延缓其衰退 改善糖代谢,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 减轻胰岛素抵抗 延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糖尿病病程,7,6,9,8,HbA1c (%),10,积极的治疗: 早期联合治疗策略,GLP-1治疗新途径,GLP-1是由食物进入肠道后,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激素类物质,被称作肠促胰岛素。GLP-1与各个器官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产生多种作用 天然GLP-1在人体内极易

6、被灭活(12分钟),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人体GLP-1的相似的作用机理和益处 不易被人体灭活 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磺脲类以及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 代表药物:百泌达(美国礼来公司),我该开始胰岛素治疗吗?,1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就应使用胰岛素治疗,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2型糖尿病: 如果您的生活方式已经很健康了,联合口服药治疗后血糖仍然不达标,这时推荐开始胰岛素治疗。 一般是经过最大剂量的口服药物治疗后HbA1c仍7%时,就应该启动胰岛素治疗。,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是正常人体自身分泌的降糖物质,胰岛细胞分泌,血糖 水平,人体内唯一可直接有效降低血糖的物质 可模拟人体

7、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好的控制血糖 不会发生药物失效,胰岛素,葡萄糖,胰岛素不是最后的“稻草”,很多人对胰岛素有误解: “打胰岛素意味着病情更严重了” “一旦应用胰岛素就病情会加重” “能吃药就不用胰岛素” “打上胰岛素就不能再停了”,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控制血糖水平, 防治并发症,如同到了冬季就要加衣服,胰岛素的种类,常用的胰岛素使用方法,胰岛素补充治疗 口服降糖药+睡前中效胰岛素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强化治疗 三餐前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睡前中效 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的副作用,合理用药应当恰,五驾马车齐头进,药物治疗不可轻。 药物不分贵和贱,适合自己最为佳。 口服注射方法多,机制各异优选择。 肠促胰素新突破,胰岛素针是奇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