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7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1118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7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7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7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7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7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7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7资料(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2017级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目录总述21.指导思想22.基本原则23.教学建议3上篇 必修课程41.基本构成42.学习任务群的教与学5下篇 选修课程121.基本构成122.学习任务群的教与学13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暂定)20总述一、指导思想根据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订课标”)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北京市、海南省、山东省、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和考试招生制度等综合改革的深化,指导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2、,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价值,特制定“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学科指导意见”坚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纲,落实修订课标和高考改革的要求,根据教学中暂时使用现行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的实际情况,对语文教学具体建议。二、基本原则1.坚持改革方向。落实修订课标的要求,体现修订课标的精神,认真探索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将多方面语文学习任务组合成“群”,注重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效应,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教师应把注意力从“讲解课文”转移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点拨上来。 2.体现衔接性。适应新的高考方案,使旧教材的内容与修订课标对接,落实各个任务群的学习要

3、求。3.保持稳定性。保持现行旧教材(不限版本)的相对完整,对部分内容作出适应对接的重组和调整。 4.注意可操作性。调整后的课程内容清楚明白,简便易行,不增加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负担。在修订版教材问世前,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尝试设计学习专题,组合相应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设计、实施学习专题任务好用、管用、可行的策略。三、教学建议1.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了15个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都有各自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彼此之间又渗透融合、衔接延伸。教学时应根据每个任务群的特点,利用旧教材的学习资源,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渐提升语文核心素养。2.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

4、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入参与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可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加以创设,融合听说读写,打通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整,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3.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必修、选修、选修三类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统 整。既要整体把握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关系,更要注意不同课程的专属任务群和贯串三类课程的共同任务群之间的衔接。必修课程的教学要立足于基础性,重视日常语文积累,为学生学习选修课程奠定坚实根基。选修课程的教学要突出差异性和层次性,鼓励开展

5、个性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选修应注重学习“面”的广度,选修应注重学习“点”的深度。4.鼓励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实施任务群的教学,鼓励教师发展特长,有选择地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在社会进步新形势下的发展与提升,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教师要具有专业发展意识,努力建构教学共同体。教师应努力适应语文课程改革,持续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学素养;要善于与同行、学生合作,在集体备课、案例研讨等对话交流中学会自我反思,实现教学相长。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开设2个学期,8学分;选修课程,开设2个学期,设

6、计6学分课程;选修课程,开设2个学期,设计9学分课程。必修课程,每一个高中学生必须修习;选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要求选择修习;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上篇 必修课程一、基本构成 必修课程 8 学分,用连续的两个学期完成。必修课程为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是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必修课程有7项学习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文学阅读与写作”。各任务群的学分安排、教学要求等如下: 学段学习任务群安排高一上学期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

7、与写作实用性阅读与交流高一下学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表一学习任务群学分数总课时数教学要求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18贯串其他所有的学习任务群,与各个任务群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每一个学习任务群,都要为“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问题,提供教学资源,准备必要的条件;有些任务群也可以与本任务群合作完成。整本书阅读与研讨118可安排专题集中学习时间,也可以与其他任务群融合在一起学习。当代文化参与0.59可由教师根据教材相关内容或学校实际情况,在“修订课标”列出的三类学习内容中有选择地组织教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0.59可安排专题集中学习时间,也可与其他任务群融合在一

8、起学习。实用性阅读与交流118需要安排专题集中学习时间,可根据文本类型、阅读策略等组织学习专题。可选择多个领域的实用类文本进行专题阅读分析。写作2篇以上,专题讨论不少于2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527需要安排专题集中学习时间,可根据文本类型、阅读策略等组织学习专题。课内阅读篇目中的古代作品约占 1/2。写作3篇以上,专题讨论或辩论不少于3次。文学阅读与写作2.545需要安排专题集中学习时间,可根据文本类型、阅读策略等组织学习专题。诗歌9课时,小说18课时,散文9课时,戏剧 9 课时。其中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与文学创作活动。表二二、学习任务群的教与学(一)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本任务群旨在通过语

9、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建构语文知识,巩固梳理已有的积累,进一步认识语言结构和运用规律,观察、探索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现象,发现和解决问题。该任务群在必修阶段和选修阶段均有贯穿,选修阶段,建议集中使用。【教学建议】1.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对所积累的字词句语言素材进行归纳、分类、比较,使所掌握的材料条理化、系统化。积累内容,包括“附录”所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2 指导探究语言文字的结构规律和运用规律,逐步建构起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继续加强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的积累。 3.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比较不同类型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通过对所学的作品进行归纳、分类等梳

10、理,形成文章的体裁意识并在表达实践中运用。【学习材料】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适当从旧教材(包括必修、选修)中,选择3个学分的内容学习,各阶段均安排1学分,18学时。例举:“汉字”“对联”“修辞”“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等,这些专题可以直接作为学习材料,也可将其他课文作为学习材料,将该任务群的教学与其他任务群的学习融合起来。【评价建议】1.在观察和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能自主建构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增强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思维能力。2能联系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学

11、会辨析和纠正错误,增强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本任务群建构读整本书的经验,体验读书乐趣,养成读书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为一生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奠定基础,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任务群贯串必修、选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在必修课中安排学分,在选修、选修中不安排学分。【教学建议】1.整本书阅读的篇目,应该结合旧教材要求,师生共同推荐、讨论决定,也可包括学生个性化选择。2.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等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三个阅读层面引导学生阅读:初步阅读,对整本书内容有大致了解。进一步阅读,对整本书中人物形象、思

12、想内涵、艺术手法等有理解、分析。深层次阅读,对整本书阅读后,有自己的理解、感悟、评价、质疑。 3.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习、专题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学习方式应以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 讨论为主,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约束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教师应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学习材料】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高中阶段选择2至3部著作精读,其他著作可以布置泛读。例举:论语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呐喊平凡的世界边城茶馆巴黎圣母院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堂吉诃德等。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阅读篇目,鼓励学生在精读篇目的基础上更广泛地阅读。【评价

13、建议】1.通过阅读,把握书中重要观点和价值取向。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初步建构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逐步深化读书经验,总结、完善读书方法,并与其他同学交流。2.通过阅读,发展思辨能力和想象联想能力,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撰写、发表读书报告,在交流研讨中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三)当代文化参与本任务群聚焦于学生对当代文化生活的关注与参与,增强文化意识,学会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评价,进而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理解与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践行先进文化。本任务群贯串必修、选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在必修课中安排学分,在选修、选修中不安排学分。【教学建议】1引

14、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热点现象,聚焦并提炼问题,分析和解释文化现象,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2. 设计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当代文化参与活动中认识传统与现代、继承和发展、理解和包容的关系。3. 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通过开放式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材料】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旧教材中,选择0.5个学分的内容学习。例举:“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网络语言”“影视文化现象”等。【评价建议】1.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到当代文化实践活动中,开展专题研讨,分析和解释文化现象、提高参与文化研讨的自觉性。 3.基于特定的文化现象,通过社会调查与实践、社区走访、观看演出展览等各种方式,丰富语文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本任务群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对媒介传播内容的理解、辨析、评判能力,提高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本任务群贯串必修、选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在必修课中安排学分,在选修、选修中不安排学分。【教学建议】1引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