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提纲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1117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提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提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提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提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提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提纲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提纲1、 当代教育学理论中教学是什么?P6一般观点:当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本人观点:教学是师生共同引起、维持、促进师生共同学习的行为方式。教学时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它包括两大类:A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B 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2、什么是语文学科?一般观点: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母语教育活动。本人观点: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引起、维持、促进师生共同开展的承载着中华民族和世界文明的母语教育活动。3、什么是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哲学、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2、、课程论与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学实际问题和客观需要,制定语文教学规划。4、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时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5、什么是口语交际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有声的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活动。6、分别指出“四书”、“五经”、“三、百、千”的内涵。P21-22“四书”它是儒家经典的代表性著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著作的合称。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之后“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作为封建政府科举取士的考试用书。“五经”即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三、百

3、、千”分别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7、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8、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区域包括哪些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9、语文教材具有哪四个功能?德智启迪、语文历练、语文积累、知识扩展10、语文教材由哪四个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11、如何科学和艺术地使用语文教材?纵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A根据教学单元制定学期教学计划B处理好讲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自读课文三者之间的关系C精心设计篇章处理艺术);专研教材内容,研

4、究教学策略(A目标导向式B比较式C化繁为简D突出特点,加深理解E利用插图增强教学效果);灵活运用,适当调整(A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B自组单元,显示新意C适当抽换教材)12、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有哪些?A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B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13、安排语文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多样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创造性原则、优化组合原则14、解形识字法包括哪三个方面?解行为本、偏旁带字、形音义结合15、常见的对外汉字教学法包括哪10种?翻译法、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体态语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发、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笔顺展示法、韵语

5、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16、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勤于读书的习惯、健康读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17、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注意那几个方面?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意境18、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是怎样的?引导过程(预习、解题、介绍相关资料介绍作者、说明写作缘起、介绍时代背景、介绍作品的社会影响、播放有关音相材料、课前谈话开门见山、承前启后、问以致思、趣闻轶事)研读过程(感知阶段、分析阶段结构分析、内容要素分析、写作技巧分析、语言分析、重点特点、要点、疑点、难点分析、综合阶段注意:审题引申、段意综合、弦外之音总结

6、写作特点)运用过程19、阅读教学的重点有哪些?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20、评点法可以用哪四句话概括?一般的地方读过,重点的地方讲解,层次段落之间评论,全文讲完后总结。21、阅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阅读感受力、阅读理解力、阅读欣赏力、阅读评价力、阅读迁移力、阅读创造力。22、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一段用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发想象,让习作着针对一个谈话中心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验和体验,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学生开放的作文形式。23、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有哪些?育人训练(注意:言之无物、虚假连篇、

7、思想庸俗)、积累训练(观察与感受生活、广泛涉猎读物)、思维训练(善于想象与联想,深入地思考生活,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语言训练(准确生动、简明得体)、技能训练(审题能力训练A准确理解文题含义本义,引申义B弄清写作的要求;立意能力训练正确、深刻、新颖选材能力训练真实、典型、新颖谋篇布局能力训练运用表达方式能力的训练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文体训练(A记叙文写作训练要点写清楚、写具体、恰当运用议论抒情B说明文写作训练要点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的顺序、语言准确平实C、议论文写作训练要点指导学生立意,选用恰当的论证方法:阐释说明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辩证分析法表达准确严密D应用文写作训练要点:强

8、化常见应用文的格式训练、应用文语言要简明、得体注重规范性)写作速度训练(基础训练、思维训练优化思维环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技巧训练审题速度训练,构思速度训练,行文速度训练)24、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哪些?P272-276口语交际的态度(耐心专注地倾听、自信负责地表达)、 语音辨识力、 话语记忆力、 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 口语表达能力(内部组码能力、语言编码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口语应对能力25、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口语交际的态度(耐心专注地倾听,自信负责地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口语表达能力(内部组码能力,语言编码能力,定

9、向发码能力)26、综合性学习对教师素质有哪些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加强计划性(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27、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利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动机、兴趣、情感、意志28、语文教学中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利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语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文教学中右脑开发29、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分别是

10、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P65A内在价值、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是把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选择:首先,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其次:“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21世纪的中国课程应顺应时代潮流,追求新的课程理念。30、确定语文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P141A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B教学目标和任务C教学内容D教师素质E学生特点F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31、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有哪些? P69导向、推进、控制、评价、管理作用3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突出了哪些新教育思想?P71A突出了学生在语文

11、学习中的主体地位B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C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33、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P155测定学习成绩、 鉴定教学效果、 检验管理水平、 获取反馈信息、 预测发展方向。34、语文教学的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些什么?P212是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35、教育史上曾经有过哪些课程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课程目标 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人本主义课程论的课程目标 以追求人的和谐 发展为目标,希望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的课程目标 是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

12、 36、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那五个方面?P79 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37、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包括那三个?P6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和能力38、语文教材的专指概念是什么?P99 指在泛指和特指中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39、选择语文教学方法的原则有哪些?P143 多样性 综合性 灵活性 创造性 优化组合原则40、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求做到哪些方面?P150 硬笔书法能力、 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并逐步形成系统的教育工艺 版面设计能力、 文明的书写习惯41、语文考试试卷的评析方法有哪三种?P162 试卷评析的基本方法是“借题发挥”A抓住一点,讲清一类B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与智力的关系C改变题型,触类旁通42、阅读教学针对不同的文体应重点确定哪些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素?43、写作教学过程包括哪四个阶段?P248A教师引导,学生定向。 B教师指导,学生写作C教师批改,学生参与 D交流评改,互相沟通44、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训练方法有哪些? (一)质疑的习惯(二)识字的能力(三)朗读的训练(四)阅读积累的习惯(五)注意培养孩子们自查自改的习惯45、根据材料编写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