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1课内战的爆发教案岳麓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1106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1课内战的爆发教案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1课内战的爆发教案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1课内战的爆发教案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1课内战的爆发教案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1课内战的爆发教案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1课内战的爆发教案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1课内战的爆发教案岳麓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1课内战的爆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政权相互勾结,阴谋发动反人民的内战的资料,能够认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要在中国继续实行独裁统治的本质。 通过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认知插图,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

2、史问题的能力。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初步认识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取胜的法宝之一。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探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从而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通过感知在中共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培养坚强的意志。学习重点:重庆谈判; 挺进大别山。学习难点:正确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学生预习指导】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在课本勾画

3、,补充即可。注意做到要点化、序号化)一、重庆谈判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_和平_、_民主_。但是,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2目的:(1)蒋介石3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2)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_国内和平_,揭露蒋介石_假和平_的阴谋。3过程:1945年8月,毛泽东在_周恩来_等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4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政府被迫同中国共产党代表签订_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_,即_双十协定_。意义: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_和平诚意_,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_影响_。二、内战的爆发1内战爆发:1946年6

4、月,蒋介石调集20多万军队进攻_中原解放区_,全国内战爆发。2转战陕北:战争初期,中共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经过八个月的作战,歼敌71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_全面进攻_。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_延安_。中国人民解放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粉碎了敌人的_重点进攻_。三、千里挺进大别山1标志:1947年夏,_刘伯承_、_邓小平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_黄河_,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_战略反攻_的序幕。2意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始,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_南京_和湖北重镇_武汉_。教学步骤(一

5、) 导: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存在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真诚的希望通过和平的道路,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二)学:内战的爆发:一、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二、内战的爆发1内战爆发标志。2转战陕北:中共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三、千里挺进大别山:1标志: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2意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始,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

6、重镇武汉。,(三)帮:一、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在解放战争的初期,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但我军在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导下,大量歼敌,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人民解放军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具备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作用重大。因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二、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广

7、大人民渴望和平与民主,但国民党蒋介石为了独裁、为了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动内战,使人民陷入内战的深渊,造成国家至今不能完全统一,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悲剧。(出示胡锦涛与连战握手照片)而今,昔日的恩怨消逝在紧握的双手间,和谐的光弦奏响了和平乐章。六十多年前的往事,使我们双眼布满云烟,中国永远是中国人的祖国,请记住这个日子,等待下一个日子。让我们共同期盼两岸早日和平统一,期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测: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B)A民主与自由B和平与民主C团结与进步D自由与和平2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

8、件,两者的相似点有(D)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 B C D3(2016泰安中考)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D)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C中共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4“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蒋介石此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C)A西安事变 B卢沟桥事变

9、C重庆谈判D.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5抗战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的原因不包括(D)A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B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高涨C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 D阶级矛盾尚未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6(2016青岛中考)1947年6月30日,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声炮响之后,晋冀鲁豫解放军10余万人马开始由北向南强渡黄河。指挥这次军事行动的是(A)A刘伯承、邓小平 B谭震林、贺龙 C林彪、罗荣桓 D陈毅、粟裕7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C)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粉碎国民

10、党的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军发动战略大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三封电报:毛泽东先生勋鉴: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材料二毛泽东同志给蒋介石的第三封复电:蒋介石先生勋鉴: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1)双方为“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而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谈是什么?重庆谈判。(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蒋介石迫切盼望实现和平建国之大计,因此接连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举行会谈。不对。蒋介石一直阴谋发动反人民的内战,他接连三次发电报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是为了欺骗人民。(3)这次会谈的结果是什么?蒋介石后来是怎样对待这一结果的?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大肆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学生学情和教学反思】集体:个人: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