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汽轮机原理第二章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0987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汽轮机原理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汽轮机原理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汽轮机原理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汽轮机原理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汽轮机原理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汽轮机原理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汽轮机原理第二章(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多级汽轮机,采用多级、多缸汽轮机的原因 多级、多缸汽轮机的整机损失:进、排汽损失,轴端漏汽损失。 汽轮发电机组性能的评价 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多级汽轮机的优越性和特点,单级汽轮机功率提高受限制: P = D (hin hout ),一)采用多级汽轮机的原因,dm,离心力增大,叶片、叶轮强度不允许,二)多级汽轮机的优点,1)效率大大提高 朗肯提高:p提高, h提高。 i 提高:保证最佳速比;余速利用;上一级损失(机械能变为热能)能被下一级部分利用(重热现象)。 2)单位功率投资减少,三)重热现象和重热系数,H-S图上,等压线向右扩散,两压力之间提高初温, ht提高

2、:上一级的损失使下一级初温提高, ht提高。,重热现象,上一级的损失转化为热能,使下一级初温提高, 使下一级ht提高,即上一级损失的功转变的热能在下一级中能被部分利用的现象。,重热系数,=( ht ht mac )/ ht mac,四)多级汽轮机各级段的特点,1)高压段 漏汽损失,叶高损失,叶轮摩擦损失大 扇形损失小,无湿汽损失 相对内效率低,2)低压段 漏汽损失小,叶高损失小,叶轮摩擦损失小 扇形损失大,湿汽损失大,余速损失大 相对内效率低 沿流动方向,容积流量加大,质量流量D加大,u加大, ht加大。 为了减小叶高,1 增大 沿流动方向,反动度逐级加大,3)中压段 各种损失小 相对内效率高

3、,第二节进汽阻力损失和排汽阻力损失,一)进汽阻力损失 蒸汽进入调节级之前,流经主汽门、调节汽门、汽室等,压力下降(节流,焓值不变),使整机理想焓降减小。整机理想焓降减小的值为进汽阻力损失 图2.2.1 p0 =(0.03-0.05) p0,二)排汽阻力损失,1)定义 排汽从末级叶片出口(压力pc/ )流至凝汽器喉部(压力pc ) ,其间压力下降,但未作功,压力损失pc = pc/ - pc称排汽阻力损失,使整机理想焓降减小。 图2.2.2,2)影响排汽阻力损失的因素,三)整机热力过程线,第三节汽轮机及其装置的评价指标,1)相对 内效率 在进、排汽压力( p0 - pc )之间,流入汽轮机蒸汽的

4、可用能转化为汽轮机内功率的百分比。 蒸汽的可用能:全机理想焓降 蒸汽在两压力之间绝热、定熵膨胀所能做的功。,汽轮机内功率: 汽轮机内全部叶片传递给轮盘的轮周力所产生的功率的总和。考虑了以下损失:级内损失,进、排汽损失,轴封漏汽损失。 在不考虑轴封、门杆漏汽损失,没有抽汽回热,纯凝汽式机组,2)绝对内效率 整个热力循环中,蒸汽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热量中转化为汽轮机内功率的比例。 无抽汽回热时,,相对效率和绝对效率,相对效率 基准:全机理想焓降; 仅评价汽轮发电机组的性能,不考虑热力循环的效率。 绝对效率 基准:整个热力循环中,蒸汽所获得的热量。 评价除锅炉外,整套装置的热功转换性能。既考虑热力循环

5、的效率、也考虑汽轮发电机组的效率。,3)汽轮机的内功率、轴端功率和电机功率 轴端功率:内功率扣除主油泵、调速器、轴承功耗。 4)机械效率和电机效率 机械效率:从轮盘来的内功率中传递到发电机轴端(用于发电)的百分比。 电机效率:轴端功率中转化为电功率的百分比。,蒸汽在锅炉中得到的热量,朗肯循环的效率,5)汽轮发电机组相对电效率和绝对电效率,6)汽耗率和热耗率,汽耗率: 发一度电所耗的蒸汽量。,热耗率: 发一度电所耗的热量。,汽轮机装置的能流图,100份煤的化学能,凝汽器冷源损失:44份,发出电能:40份,锅炉损失:8份,汽轮发电机损失:5份,其它损失:3份,第四节 轴封及其系统,轴封概述: 位置

6、;基本作用;基本结构 本节内容 一)齿形轴封的工作原理 二)轴封系统的构成 三)轴封系统的作用,一)齿形轴封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热力过程: 降压、升速; 动能转化为热能,压力不变。 总体效果相当于节流。,二)轴封系统的构成,原理性的基本轴封系统 图.4.7国产机组轴封系统 图.4.国产机组轴封系统24,三)轴封系统的作用,防止低压端漏入空气,破坏凝汽器真空。 减少高压端漏出蒸汽,降低轴封漏汽损失。 利用高压端漏出蒸汽的余热。 回收高压端漏出蒸汽,减小补水率。,第五节 多级汽轮机轴向推力及其平衡方法,本节内容: 轴向推力和推力轴承 轴向 推力的构成 轴向 推力的平衡措施,1 轴向推力和推力轴承

7、,轴向推力的方向: 由高压端指向低压端,和汽流流动方向相同。 轴向推力的产生原因 轮盘前、后压差;汽流轴向冲击力;轴凸肩端面上汽压产生的轴向力。 推力轴承的作用和结构 轴向推力由推力轴承承担; 径向、轴向联合推力轴承。 推力盘和推力瓦。,2 轴向 推力的构成,(1)冲动式汽轮机的轴向推力,(2)反动式汽轮机的轴向 推力,3 轴向 推力的平衡措施,平衡活塞法 结构:高压端轴封处,转子上置活塞。 缺点:轴封漏汽量增大。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一般不采用。 对称布置 轮盘上开平衡孔,第六节 单排汽口凝汽式汽轮机的极限功率,本节内容: 采用多缸汽轮机的原因。多缸汽轮机产生的工程背景。 影响单排汽口汽轮机极限功率的因素 提高单机最大功率的途径。,1 影响单排汽口汽轮机极限功率的因素,极限功率:在一定初、终参数和转速下,单排汽口凝汽式汽轮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主要受末级叶片强度限制。,2 提高单机最大功率的途径,末级叶片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 汽流分缸、多排汽口。广泛采用 降低转速。 缺点:金属耗量增加。 级的直径、速比不变,则级数增加。 级数不变,则级的直径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