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灌云县2019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0750979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市灌云县2019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连云港市灌云县2019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连云港市灌云县2019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连云港市灌云县2019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灌云县2019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云港市灌云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八年级语文试卷 积累、运用。(4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4分)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ju)这错过的苦果,竟然从(chuchng)中升华出(jng)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3分)(1)-,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2)斯是陋室,-。( )陋室铭(3)千嶂里,-。( )渔家傲(4)浊酒一杯家万里,-。(5)口技一文中写听众以假为真、惊慌欲跑的强烈反应的句子是:-

2、,-,-,-。(6)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3、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和窗四篇小说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B、口技是一篇笔记小说,主要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表现了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C、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D、孔乙己侧重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范进中举和变色龙侧重写人物的语言;窗主要通过心理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13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

3、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D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5、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在今天举行了中国少年科学院第三届小院士表彰大会上,徐芳硕等来自全国的50位小院士受到表彰。这是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体验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活动周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一表彰活动,使青少年

4、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大为提高。6、名著阅读。(6分)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三个故事:-、-、-。7、.综合性学习。(8分) 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过去,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作“职工宿舍”“家属大院”等。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薰别院

5、”“漾日湾畔”之类的名字。同时,调查中还发现以“戛纳湾”“莱茵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来命名的住宅区也很多,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中华,错把故乡作他乡”。(1)从以上有关“住宅区命名”的调查中,你能得出哪两点结论?请简要概括。(2分)_(2)根据以上调查,请你就“如何为住宅区命名”这一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建议。(2分)_(3)请参照示例,用富有一定文采的语言(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对下面住宅区名称的丰富内涵进行阐释。(4分)示例: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亲近山水,融自然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

6、活之中。“水墨江南”:_; :“博纳花园”_。二、理解、感悟。(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甲】 口技清 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

7、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乙】乔山人善琴清 徐珂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

8、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注释: 鹘(g):一种凶猛的鸟。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媪(o):老妇人。 阕:止息,终了。 款扉:款,敲;扉,门。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便有妇人惊觉欠伸。觉今客鼓此。鼓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3分)()A.无敢哗者/起坐而喧哗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一时齐发,众妙必备。-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11.请用自己的话依次

9、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第一个场面:_第二个场面:_第三个场面:_1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二)阅读文段。(15分)动物也在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

10、,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现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

11、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动物也在全球化阅读答案13、

12、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答:_14、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答:_15、文章第段说明的结论是什么。请具体分析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4分) _16、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4分)答:-(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20分)拔下钥匙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