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对点演练提升 第三单元 2赏析诗歌的语言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0960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对点演练提升 第三单元 2赏析诗歌的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对点演练提升 第三单元 2赏析诗歌的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对点演练提升 第三单元 2赏析诗歌的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对点演练提升 第三单元 2赏析诗歌的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对点演练提升 第三单元 2赏析诗歌的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对点演练提升 第三单元 2赏析诗歌的语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对点演练提升(一)(2019深圳高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9分)减字木兰花【注】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注】本词作者姓名不详,据记载,南宋嘉定末年,金兵南犯,掳走大批淮上妇女,其中一女子在被掳北去的途中写下这首词。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隐隐”“悠悠”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淮山、淮水的特点,也极为巧妙地表达了词人此刻的心情。B.词的下片,

2、开头两句既是对上片的总结,又是进一步的具体描写,表现了词人对山高路远的不满情绪。C.“有泪无言”四个字,刻画了一个哀怨至极而又沉默无语的女性形象,她的一腔悲愤无处倾诉,只能默默饮泣。D.“对晚春”三个字透露出词人的伤春悲己之情,春光流逝与个人的悲苦命运相交织,更显得哀婉沉痛。 【解析】选B。B项“表现了词人对山高路远的不满情绪”错误,这里是词人对家乡的眷恋与不舍。2.本词上片连用几个数词“千”“万”,极富特色,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答:_【解析】“云峰”前冠以“千里”,“烟波”前冠以“万顷”,写出了祖国的河山壮丽,暗示作者对它的深情。但此时却满目疮痍,河山破碎,大批人民被掳北去,不能安居故

3、土,这万千愁恨怎能不一齐迸发!“千里恨”、“万顷愁”极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深仇大恨。同时,她移情于物,移情于淮河山水,使山河也充满了愁恨,因为它们是这场患难的最好见证。千里,从纵的角度形容愁恨;万顷,从横的方面予以夸张,这样的表现手法就将愁绪这种无形的情感有形化了。参考答案:(1)采用了夸张和反复的手法,(2分)突出了淮山之高、淮水之广和词人愁恨之多。(1分)(2)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2分)将抽象的“愁”与“恨”用“千里”“万顷”来形容,具体可感。(1分)(二)(2019合肥高一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元日示宗武杜甫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飘零

4、还柏酒,衰病只藜床。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注】武:杜甫次子。战:通“颤”。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暗扣“元日”来写,有新年添岁之意,然而添岁,于垂老者来说是身随年老,于青少年则是身随年长。B.“处处”两句感慨羁旅漂泊、处境艰难,强调自己和家人已经多年在外度过元日,从而营造出感伤的氛围。C.“训喻”两句中“青衿”运用了借喻的手法,诗人感叹自己老无所成,心生惭愧,因而教导儿子勤奋好学,立志成才。D.结尾两句诗人忆及江东的弟弟,情难自已,落泪之中足见手足情深,对宗武来说,这也是潜移默化的家教。【解析】选C。C项,“青衿”运用的应是借代手法,“青衿”是贤士的代称。4.杜诗详注评价这首诗“悲喜并言”,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根据“迢迢滞远方”,概括出远离家乡。根据“衰病只藜床”,概括出年老多病。根据“名惭白首郎”,概括出壮志未酬。根据“吾笑汝身长”概括出喜看儿子成长。根据“处处逢正月”,一方面慨叹羁旅他乡,另一方面庆幸父子相守。参考答案:诗人将悲事与喜事交织在一起,将哀情与乐情贯穿于全诗。(1分)诗人悲身世坎坷,年老衰病;(1分)悲归家无望,兄弟离散;(1分)悲时局动荡,壮志难酬。(1分)喜时逢佳节,父子相守;(1分)喜宗武长大,成才可期。(1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