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单元素养评价 五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0947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单元素养评价 五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单元素养评价 五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单元素养评价 五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单元素养评价 五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单元素养评价 五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单元素养评价 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语文部编版新教材新素养导学必修上册单元素养评价 五(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素养评价(五)(120分钟120分)一、阅读鉴赏(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这些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多数人愿意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

2、国文学的表述体系。这开辟了汉语白话文学的新阶段“现代文学”。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就曾经深刻地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

3、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反,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恰

4、恰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儒冠儒服、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例如“意境”“情景交融”乃至“天人合一”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以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个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时代,“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5、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文化传统而言,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B.任何时期的文学所受到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C.一批饱学之士总是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浩如烟海、门类繁杂的中国文化的工作。 D.当今社会,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是维护传统礼仪,力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解析】选D。原文相关表述为“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相当多的

6、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因而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B.五四时期的“盗火者”与崇洋分子尽管都对西方文化兴趣浓厚,但方式却不相同,一种是借鉴创新,而另一种却是照搬表述模式。C.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才能深刻理解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同时也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D.对传统文化中有关文化基因、社会功能、重大启示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的思想含量和独特价值。【解析】选A。强加因果。原文第一段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

7、介域外文学,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晚清至20世纪,中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的事实,增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关键问题的复杂程度。B.之所以说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一个成功范例,关键是因为汉语白话文学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C.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中,“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一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这与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D.为了便于论述个人观点,作者在前两段的文字中分别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8、引用论证。 【解析】选C。于文无据。 (二)(2019黄山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

9、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问题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二是对比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遁与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

10、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来说,在阅读这类经典性的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式的阅读,就会有效地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辨

11、能力。尽管联想式的阅读不大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但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先天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人们需要弄清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型阅读,哪些领域又需要知识型阅读,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摘编自左东岭从知识型阅读到研究型阅读)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会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B.人们只有精选阅读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说法加以记忆,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C.研究型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对阅读对象持

12、怀疑态度,具备质疑的眼光。D.研究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它关注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点与异同,目的性较强。【解析】选C。A项,以偏概全。由原文“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可知,读者不是任何时候都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问题。B项,缺少前提条件,对象错误。由原文“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就必须”可知。D项,无中生有。原文无“研究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的说法。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为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着重论述了研究型阅读的三种主要方式。B.文章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

13、为例,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D.文章在论述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解析】选B。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研究经常是在对比中进行的。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提出问题对学术研究非常重要,它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一个人一旦有了质疑能力就能在学术上取得进展。B.一个人经常性地进行联想式阅读训练,会有效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因而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C.研究者在阅读经典性古籍时,往往会选择几种权威注本,同

14、时进行细读对比,一定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D.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二者缺一不可。【解析】选B。A项,假设关系不成立。由原文“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可知,有了质疑能力,学术上不是肯定有进展。C项,绝对化说法错误。由原文“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知,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定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D项,曲解文意。由原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可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两者并非缺一不可。(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

15、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将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今有宝剑良马于此,玩之不厌,视之无倦。宝行良道,一而弗复。欲身之安也,名之章也,不亦难乎?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

16、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养由基、尹儒,皆文艺之人也。荆廷尝有神白猿,荆之善射者莫之能中,荆王请养由基射之。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尹儒学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夜梦受秋驾注于其师。明日往朝其师,望而谓之曰:“吾非爱道也,恐子之未可与也。今日将教子以秋驾。”尹儒反走,北面再拜曰:“今昔臣梦受之。”先为其师言所梦,所梦固秋驾已。上二士者,可谓能学矣,可谓无害之矣,此其所以观后世已。(节选自吕氏春秋博志)【注】秋驾:飞车之术。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