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鄂教版(精品)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0750946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鄂教版(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鄂教版(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鄂教版(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鄂教版(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鄂教版(精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难堪(kn) 驾驭(y) 呱呱(g)坠地 深邃(su) B. 描摹(m) 徜(chng)徉 疲(p)于奔命 羁绊(j) C. 狼藉(j) 契(qi)机 嫣红姹紫(zh) 徒(t)然 D. 翕(x)动 混(hn)沌 俯首帖(ti)耳 倏(sh)忽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将来_什么学科,_什么专业,他都不会忘记而且越来越娴熟地

2、_自己的母语汉字,那是_的。毕竟,他的血管里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啊! A. 攻读 钻研 掌握 不可思议 B.攻读 钻研 深谙 毫无疑问 C.钻研 攻读 深谙 毫无疑问 D.钻研 攻读 掌握 不可思议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各级政府正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和师资力量不足。 B. 通过阅读金庸小说,孩子们感受到了刻骨铭心的情感,通过崇拜英雄,孩子们逐步建立了正确的是非观。 C. 漫画本身是一种对青少年成长有益的阅读形式,但市面上许多漫画期刊成人化倾向明显,这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价值取向。 D. 当前,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分量正在增加,这对教师自身的阅

3、读量和文化品位提出了挑战。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水浒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营养。B. 明天下雨,我是骑车去学校,还是乘公共汽车去学校?C. 下面请说一说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D.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微时代的阅读 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 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

4、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是阅读普及的前提,也是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起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现代城市文化等“奇观文化”的兴起,历史进入了“观看猎奇时代”。中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的出现稍迟,整个20世纪,基本上是一个“阅读写作”和“观看猎奇”交替冲突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电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使得这种“观

5、看”文化得以凸显,直到新世纪网络文化的普及,这种“观看猎奇时代”才真正显形。 沉思默想时代的人都是“思想家”,他们心接古今、直抵本质。即便是一位击壤的老人随便唱一嗓子,也成了千古名言。阅读写作时代,是将思想家的思想稀释到纸张上和书籍上,通过阅读传播到更多散乱的脑子里。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但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对待这种“微时代”阅读媒介变化带来的后果。 今天所说的“微时代”,是一个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极

6、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网络这个大的综合媒介,还有众多附着在其上的小媒介(应用软件,APP)。这些媒介能够将我们试图通过传统“阅读”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五花八门的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并且在我们眼皮底下不停地晃动。当我们介入这样一种阅读过程的时候,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的理性:要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图像却一直在引诱我们的潜意识:还有更神奇的“奇观”。这就是所谓的“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 因此,“微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我们要正视这种阅读及其后果,而不是简单地褒贬。我们如何使得这种时尚的“阅读”,与

7、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具有相关性呢?这是一个问题。面对极度发达的现代媒介,当我们的“阅读”,真的变成了一种“观看”,我们的思想发动机是否会熄灭呢?这更是一个问题。5、下列关于“微时代的阅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时代的阅读”产生的后果,就是它本质上已经不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B、“微时代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相比,称得上是一种时尚的“阅读”。C、“微时代的阅读”具有“撕裂性”,这种“撕裂性”主要表现在人们有意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而图像却在不断地引诱读者“猎

8、奇”的潜意识。D、“微时代的阅读”媒介必然会把传统“阅读”行为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各种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6、下列对不同时代阅读的背景和方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也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能做到的。B、“观看猎奇时代”真正显形,是在电视在中国家庭普及之后,在新世纪网络文化普及之时。C、在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今天,随着阅读媒介的变化,“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引人注目,“微时代的阅读”悄然来临。D、书籍和印刷术的普及,标志着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开始,因为它为阅读行为的普及提供了条件。7、下列对原文内

9、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微时代的阅读,作者对人们是否还能自主思想表达了隐忧,并指出应该从“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B、微时代的阅读使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C、“沉思默想时代”的人,“心接古今、直抵本质”,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却不能像“阅读写作时代”那样通过阅读得以传播。D、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是阅读写作时代转向观看猎奇时代的一个发展规律。三、 (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钴鉧潭记 柳宗元 钴鉧(1)潭,

10、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2)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3),荡击(4)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5)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9)。 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6)游也,一旦款门(7)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8)之委积,既芟山(9)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10)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11)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12)。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13)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注释(1)钴鉧(g m):熨斗。钴鉧潭:形状像熨斗的水潭。(2)冉水:即冉溪,又称染溪。(3)颠委势峻:颠,水头;

11、委,水末;势峻,水势峻急(4)荡击:猛烈冲击。益暴:更加暴怒。(5)轮:车轮般的漩涡。(6)亟:经常,多次。(7)款门:敲门。(8)私券:私人债务。(9)芟(shn):割草。芟山:割草开山。更居:搬迁居住的地方。(10)贸财,以物变卖换钱。(11)崇:加高。(12潨(c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13)夷: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抵山石,屈折东流(折断) B、流沫成轮,然后徐行(慢慢地)C、有树环焉(环绕) D、尤与中秋观月为宜(适宜)9、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B

12、、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C、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D、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10、下面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冉水着笔,“奔注”二字描状冉水强悍的生命力,大有迅猛而来,一泻千里之势,但却遇上了屹立不动的山石挡住了去路。B、文章的后半部分写潭经过的地方及潭上景物因人工改造而显得更加优美宜人,由写景过渡到叙事。C、文中所写的村居者因为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债务,想把潭上的田地卖给我,来减轻债务的负担。D、本文主要描写了钴鉧潭水的清澈,表现了作者对钴鉧潭的喜爱之情。

13、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14分)11、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12、填空。(10分,每空2分)(1)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3)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4) ,禅房花木深。(常建游破山寺后禅院)(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在这里指的是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316题。 打 阎连科(1)我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2)我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千方百计存下几块钱,换成一沓儿簇新的一角的毛票,放在他的苇席下,待到了初一那天,发给他的儿女和正月来走亲戚的孩娃们。可是那一年,父亲要给大家发钱时,那几十上百张一毛的票儿却没有几张了。那一年,我很早就发现那苇席下藏有新的毛票儿。每天上学时,我总是从那席下偷偷地抽走一张,在路上买一个烧饼吃。(3)从初一到初五,父亲没有给我脸色看,更没有打我和骂我,他待我如往年无二,让我高高兴兴过完了一个春节。可到了初六,父亲问我偷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便厉声让我跪下了。反复问我偷没有,我都说没有,父亲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