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群文阅读人格魅力含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0577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群文阅读人格魅力含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群文阅读人格魅力含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群文阅读人格魅力含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群文阅读人格魅力含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群文阅读人格魅力含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群文阅读人格魅力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群文阅读人格魅力含(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群文阅读人格魅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限时15分钟)做人要讲“君子人格”沈栖记得英国作家威尔逊曾对“贵族”下过这么一些标准:虔诚的、道德服从的、绅士的、乐于助人的、敢讲真话的,如面对灾难,是敢于自我牺牲的。倘若只有钱而没有社会责任,只能叫暴发户或土财主。在西方,称得上是贵族,那他首先得有财富,有地位。生活在社会底层者,再有道德,再有操守,再有自我牺牲精神,他与贵族也是绝缘的。我国历代倡导的君子则不然,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只要有君子人格,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虽

2、说随着时代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君子人格”已被赋予现代的色彩和内容,但是,这些积淀在文明最底部的是非善恶观念以及由此而推导的善良行为规范,则构成了当代中国文明的基石。儒家文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便是把中华及周围民族带出了野蛮,带进了文明,并崇重“礼”和“法”作为言行规则。儒家素来力倡“五常”,视之为“君子人格”的底蕴。倘若我们摒弃“仁义礼智信”中的等级制内涵,不无合理成分,它对于平等的民主社会仍是一种可资的优良的精神资源:“仁”与博爱大体相似;“义”相通于某种普世性原则的政治预设;“礼”有着尊重和维护他人并进而维护自身尊严的含义;“智”自是一种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识;“信”乃是诚信、共识,社会

3、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尽管儒家文化充斥着大量的封建主义毒素,但散见于儒家典籍中的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则是穿越时空、超越阶级的,它并没有过时,也决不会过时。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提供的一份在线调查,为我的这一断言作了佐证。这份在线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下需要“君子人格”(值得注意的是,其中70后和80后的受访者超过6成);针对“当代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什么?”的问题,排在前三的依次是“仁”(73.6%)、“信”(71.7%)、“义”(65.5%);受访者最为推崇的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排在首位(54.5%),次为“天行健,君子

4、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52.7%),再次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2.7%);89%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36%的人认为“几乎没有”,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这些调查的数据虽然存有随意性和简约化的不足,但它也昭示了这么一个社会态势:当下社会健康发展亟需辈出君子,亟需倡导“君子人格”。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社会的发展与阵痛,使得“君子”的挺立与“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整个社会的价值坐标亟待重新确立。当然,我们不能把人性庸俗化,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也不能把人性理想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

5、靠谱的假设是:“人之初”不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性总是充满着弱点,需要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人的行为一旦服从于这样的规范和制约,善良的人性便会蔚然成风,肮脏的人性也会向善良的人性低头,久而久之,外在的道德压力内化于人心,被迫也就演化为自觉,从而“道德生态”得以呵护,“君子人格”得以崇尚,中国才能日臻成为名副其实的“君子国”现代文明国度的愿景。中国文化最讲究“知行合一”,要达到“君子人格”的境界,关键不在于了解多少关于“君子”的格言,而在于“知行合一”,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体现出“君子人格”。但丁说得好:“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知识不能只写在书本上,美德不能光停

6、留在口头上,唯贤唯德,从我做起,做人都讲“君子人格”,和谐社会还会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么?1下列关于“君子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人格在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年龄长幼等方面并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具备了它,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B君子人格信条散见于儒家典籍中,它与英国作家威尔逊对“贵族”下过的标准虔诚的、乐于助人的、敢讲真话的,如面对灾难,是敢于自我牺牲的等有相同之处。C君子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被不断丰富、完善,并被赋予新的内容。D君子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智慧,是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是一种可资的优良的精神资源。答案D解析原文是:“智”自是一

7、种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识;“信”乃是诚信、共识,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仁义礼智信”是一种可资的优良的精神资源。本题犯偷换概念错误。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89%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36%的人认为“几乎没有”,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昭示出“君子人格”是当下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B当代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它是“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的根本原因。D“君子人格”的终极目标,是使和谐社会不至于沦为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使中国日臻成为名副其实的“君子国

8、”。答案A解析B项,是部分“受访者”,不是“当代中国人”;C项,强加因果关系,根本原因是“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社会的发展与阵痛”;D项,“君子人格的终极目标”错,是可能的结果,而非终极目标。3对本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典籍中的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是穿越时空、超越阶级的,它并没有过时,也决不会过时,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B战胜人性的弱点,需要我们的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需要肮脏的人性向善良的人性低头,需要被迫而不是自觉。C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的人性庸俗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的人性理想化,都是不靠谱的假设。D一个人算不算得上君子,不能只看他的口头,

9、而要看他能否“知行合一”,有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君子人格”。答案B解析“需要被迫而不是自觉”错误,需要由被迫转化为自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限时15分钟)赵家米铺赵长春三教九流,各有其道。五行八作,各有其味。赵家米铺,也如此,米味儿、糠味儿四时不断。远近走过,即有那种淡香,过于敏感的,甚至啊哟来个喷嚏,得揉揉鼻子,心里头赞一声,这米,香味冲。赵家米铺前店后仓。店门正对大街,后仓临河,袁店河。从汉口过来的米船,就在赵家米铺后门处的自家码头停下。青条石,高台阶,长跳板。伙计们背米,跳板悠然,人影晃荡水中。看着这些,赵掌柜就想也背上一两包米。赵掌柜是靠背米起家的。他不只背米,还看老板怎样

10、验米、卖米,包括跟着出去看米、选米。他不多说话,心里头学了不少本事,三十岁从汉口回到袁店河。十年打拼后,就有了这袁店老街上的“赵家米铺”。人们对他有份敬,总讲起“赵掌柜背米起家”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和别人。对此,赵掌柜笑笑,在心里。对于如袁店河水流淌的日子,赵掌柜也是笑笑。他有一句口头禅:急啥?再急,也得慢慢来。这句口头禅有深意,是赵掌柜人生经历的总结。那年,他还不是掌柜,还在街头摆摊售米。进了腊月,快小年了,他从南阳贩了一车好米回来,想趁着年关,赚些钱。车是骡拉的,两匹大骡,悬了铜铃,咣咣地响。风急雪猛,过丰山脚下的袁店河老桥时,天色已晚,雪野茫茫。桥头,一老人团卧雪中。他恻隐之心顿起,坚持扶

11、起老人,安放在米车上,绕道去了药铺,给老人看了病,喂了饭。如此一耽误,晚上就歇在了药铺,陪护老人。也巧,就在当晚,罗汉山上的“红枪会”早已通过骡夫对他布下眼线,准备在袁店河的沙湾里劫他的米车!见他心好,所雇的骡夫对他说了这一心事。骡夫说,“掌柜的,您心好,救人一命啊,也救了您自己”赵掌柜握紧了骡夫的手,“以后,我就雇定你了!”米铺卖米,大米、小米、香米、糯米。米分等,好米当然是富有人家买去,糙米多是小户人家买的。赵掌柜就坐在柜后,看人流,看伙计量米。量米用升、斗,量时,吆喝,报数。别的不要求,赵掌柜要求升尖、斗满,有赚的即可。薄利就多销。如此,来买米的就更多了。不少人家成了常客。谁家喜欢什么米

12、,谁家该来买米了,谁家买米的唤什么,赵掌柜都记得清。这也是本事。还有个本事,是赵家米铺的大本事,别的米铺不干,也不敢干。逢腊月初八,逢五月端午,赵掌柜要开棚舍米:熬腊八粥,煮粽子,都用一个特大号的大铁锅。那锅特大,别的不说,熬粥,二百斤大米进去刚盖锅底,煮粽子,能管全袁店镇的人吃。逢这两天,赵家米铺前人满为患,不再做生意。腊八就舍粥,为穷人,为要饭的,热气腾腾,黏黏稠稠。端午就煮粽子,头天晚上天一擦黑就上锅,直到端午早上,各色的粽子摆开,摆在长长扁扁的竹匾里,任人来吃。民国三十年大旱,赵掌柜竟然舍了四个月的粥,从九月到腊月!包括罗汉山的“红枪会”员,也换了衣服,下山喝粥。赵掌柜一视同仁。人们都

13、说好。谈起赵掌柜的好,还有一件。每进入腊月二十三,赵掌柜把好米掺入糙米,还当糙米卖。“过年了,都吃点好米吧。”晚上,在柜上,他看着伙计把一半好米、一半糙米掺匀,随手捻了几粒,在嘴里一嚼,点点头。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解放后,这样那样的运动,有的人要找赵掌柜的茬儿,就有人站出来拦挡;还有人,会把自己的孩子叫回去,“啪!”一掌,“你吃饱了撑的!没有赵掌柜,也不知道你在哪里?爹早就饿死了!”找不到赵掌柜的茬儿,就有人在某个晚上,把赵家米铺前的那口大铁锅给砸了,指把厚的铁锅裂纹五六道,就没法熬粥、煮粽子了。其实,已经好几年不用,那锅就锈蚀着,又加上这碎裂,没有用了。袁店老街改造时,大铁锅就被移到了墙角

14、。时间长了,里面长出了一棵槐树。树越长越高,高出了屋檐,高高地看着老街的变化。根越长越粗,竟翻出了锅沿,扎出了缝隙,树根形成的疙瘩,把铁锅紧紧地抱住,锅与树一体,搬不动,移不走,成了袁店镇的一景!有景就得有名儿:锅槐。也有人称为“郭槐”,说是唐朝大将郭子仪来过袁店街,用此树拴过马,人称“郭槐”。瞎扯的。依我说,“赵槐”最合适。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两次写到赵掌柜的笑,第一次是笑人们总拿他背米起家的故事激励自己和别人,是谦虚的笑;第二次是“对于如袁店河水流淌的日子”而发出的笑,是看到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志得意满的笑。B赵掌柜对曾经想要劫他米车的“

15、红枪会”会员也能一视同仁地施粥,可见他是一个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人。C“谁家喜欢什么米,谁家该来买米了,谁家买米的唤什么,赵掌柜都记得清”,说明赵掌柜是一个把顾客当作上帝,用心经营米铺的良心商人。D作者认为那棵槐树叫“赵槐”最合适,是因为槐树是从赵掌柜的大铁锅里长出来的,而且“槐”“怀”谐音,寄寓人们对他博大胸怀的崇仰缅怀之情。答案A解析“志得意满的笑”分析错误。第二个“笑笑”写出赵老板不同于袁店其他人的从容、淡定;体现了他的生活智慧。2小说中的赵掌柜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答案勤恳好学。他靠背米起家,还观察老板验米、选米、卖米,从中学到不少本事。乐于助人(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他救助团卧雪中的老人,熬粥煮粽子周济贫民。以德报怨。曾经谋劫他米车的“红枪会”成员下山喝粥,他也一视同仁。诚信善良。他卖米要求升尖、斗满,把好米掺入糙米,还当糙米卖。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分析人物性格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他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从“他救助团卧雪中的老人,熬粥煮粽子周济贫民”能得知他“乐于助人”,然后再总结并分析其他特点即可。3文中赵掌柜的口头禅“急啥?再急,也得慢慢来”,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请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答:答案还有现实意义。文中的赵掌柜正是不急于追求经济利益,经常用多种方式救济穷人,生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