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总复习材料(培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0479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机械总复习材料(培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简单机械总复习材料(培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简单机械总复习材料(培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简单机械总复习材料(培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简单机械总复习材料(培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机械总复习材料(培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机械总复习材料(培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文教育讲义课题名称:功和机械能 简单机械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功、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掌握机械能及相互转化;2、理解掌握杠杆、滑轮、滑轮组等知识点;3、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4、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教学过程知识回顾 课前热身一、功: 1、功的理解:功是一个过程量,所描述的是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沿力的方向所移动距离的累积效应。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 ;(2) 3、功的计算公式: 二、功率: 1、定义: 2、意义:表示 的物理量 3、功率计算公式: 三、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节省 。四、杠杆 1、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2、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3、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指: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静平衡)或匀速转动状态(动平衡)。 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4、杠杆的应用和分类:名称 结构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

3、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五、滑轮 1定滑轮: 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等臂杠杆。 特点:使用定滑轮既不能省力也不省距离,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F1BBGGAAshF2F1BAGOl1l2 2动滑轮: 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hs=2h

4、h2h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即SF2SG,vF2vGOF2GF1l1l2三、滑轮组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若有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n分之一,即(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

5、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如下图所示。(n表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FFFF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FFn= n= n= n= n= n= s=2h s=3h s=3h s=4h s=4h s=5h A B C D E F5、滑轮组的组装:(1).根据的关系,求出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2)确定动滑轮的个数;(3)根据施力方向的要求,确定定滑轮个数。确定定滑轮个数的原则是:一个动滑轮应配置一个定滑轮,当动滑轮上为偶数段绳子时,可减少一个定滑轮,但若要求改变力的作用方向时,则应在增加一个定滑轮。在确定了动、定滑轮个数后,绳子的连接应遵循“奇动偶定”的规则,

6、由内向外缠绕滑轮。6、机械效率: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公式:例题辨析 推陈出新例1.(1)请在图中画出用此杠杆提升物体时的最小力的示意图(O为支点) (2)如图所示,O为杠杆OAB的支点,请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和杠杆OAB所受拉力F的力臂 (3)根据图示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法。变式练习1 画出使杠杆AB在图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例2.如下图所示的四种场景,没有做功的是A用木棒翘起石头 B.塔吊吊起重物C正在作业的拖拉机 D提着水桶水平走,提桶的力变式练习2 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匀速竖直提升了3m后,又把重物水平移动了1m,则起重机对重物所做的功是 ( )A1000J B

7、2000J C3000J D4000J变式练习3 变式练习2 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 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 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例3、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据 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据 P=W/t可知,机器做功时间越长,其功率就越小 C机器功率大,则做功快,做功一定多 D机器功率小,则做功慢,做功可能多变式练习4 对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工作时

8、的功率越大,其工作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B机械工作时的功率越大,其工作时一定越省力 C机械做的有用功相同,总功越少,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机械工作时越省力,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例4、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变式练习5 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试比较拉力及拉力所做的功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不计)( )A、 B、C、 D、例5.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

9、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再增加5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牛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木块将保持静止变式练习6 如图6所示,杠杆可绕O点转动,力F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在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的过程中,力F(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变式练习7 如图7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A 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

10、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图8例6.如图8所示,G1=20N,台秤示数8N,不计滑轮重,物体G2重 ( )A2N B18N C28N D20N图6图7变式练习8 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人对动滑轮拉力为F,在F的作用下,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做的功为400J B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为720JC拉力F的功率为40W D拉力F的大小为90N变式练习9 如图所示,小阳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当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小阳对绳子的拉力为F1;当提升物体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2.5

11、%,小阳对绳子的拉力为F2。已知小阳的质量为65Kg,物体A的质量为90Kg。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阳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500NBGB=600NCG动=200ND匀速提升物体A时小阳对地面的压力是50N变式练习10 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N的拉力F在1min内将总重为900N的泥土匀速提升5m。在这段时间内 ( )A拉力F做的有用功2000J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5%C动滑轮重700ND拉力F做功的功率约33W变式练习11 一定质量

12、的货物在吊车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和钢索重力),货物运动的路程(s)一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等于8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B货物竖直向上运动时,4s时的速度小于10s时的速度C0至6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小于6s至12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D货物在0至12s内的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钢索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变式练习12 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匀速拉起重为G的物体(不计摩擦、滑轮重及绳重), 拉力F G。变式练习13 如图,体重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1)如图甲,人站在地面上,至少要用_N的力拉绳。(2)如图乙,人站在吊篮中至少要用_N的力拉绳。变式练习14 如图丙所示,在忽略滑轮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当滑轮平衡时,拉力 。 GF图12甲乙GF丙例7.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AO可绕固定转轴O转动,A端悬挂一盏电灯,当绳子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