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制度章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0432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制度章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制度章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制度章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制度章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制度章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制度章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制度章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度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接触病人前后应及时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必须戴口罩、帽子。 二、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三、无菌棉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四、酒精应密闭保存。 五、采血针、吸管等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利用。 六、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试验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及时用500mg/L 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洗,拖洗工具使用后应洗净、消

2、毒、晾干备用。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七、止血带一人一带、一用一清洁消毒。 八、加强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理。 十、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血库冰箱定期消毒,室内空气定期消毒。检验科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一、紫外线灯监测 1、日常监测: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 2、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二、消毒剂监测 消毒剂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 检验科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1、室内空气消毒:要求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

3、n,检验科规定1小时,灯管距离地面小于2米。 2、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1米,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3、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一般每二周用95%的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4、使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医务人员监测时必须注意防护。5、空气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湿度适宜。 6、紫外线消毒灯,做好使用记录,每半年测定照射强度一次,并有记录。新灯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70 U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高强度紫外线灯照射强度降低到70%不能使用。7、新紫外线

4、灯厂家必须提供使用1000小时和照射强度(90UW/cm2)的说明,使用前必须进行照射强度监测,监测照射强度10mIU/mL时,不需要进一步治疗。(6)对于没有免疫力的人,应预防性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尽早使用(最好48h内,最迟1周)。同时进行乙肝疫苗全程接种:(0、10mg)、(1个月、10mg)、(第6个月、10mg)三次注射。(7)免疫注射后还应进行血清学追踪调查,以确定是否有了合适的血清学反应。(8)对受伤的医务人员可能感染的病原体,采取有针对性预防与治疗,并追踪监测与观察。(9)对损伤事件进行调查与处理,提出改进措施,开展预防锐器伤的全员教育。检验科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一、领用

5、管理:1、由科室向供应室写出领用空针申请,由供应室送到检验科。2、由科室向供应室设备科写出领用申请,由设备科送到检验科。二、 使用管理:1、接收后,要检查批号与有效期,发现过期,立即退货。2、验收合格后,登记在耗材登记本上。 3、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必须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理,任何个人不得截留或重复使用,杜绝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流入社会危害人民的健康与安全。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 感染性医疗废物和损伤性医疗废物两类。 1、感染性医疗废物: 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所用容器;使用过的空针(不带针头)、棉棒、吸管等物品。2、损伤性医疗废物: 医用针头、采血针、一次

6、性玻璃采血管。 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与暂时储存 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类收集,由卫生工每天下午把废物放入密闭桶内、贴好标签送到储存处。 三医疗废物的交接和登记 卫生工与储存处完成各种相关手续后,把相应的物品登记在记录本上,并签好名字。 检验科污水处理制度1、检验科污水处理由相关责任人负责,检验科产生的废水不经消毒处理,不准直接排入公共下水道。2、相关工作人员每天下午,根据废液量向仪器废液桶内放入足量的消毒片(按1000mg/L有效氯计算)。第二天开机前,处理污水。 3、涂片染色用污水,倒入专用塑料桶内,按量放入消毒片(按1000mg/L有效氯计算),第二天处理。检验科卫生清扫制度1、环境要做到清洁

7、、整齐。2、保持地面清洁,做到无烟头、无纸屑、无果皮,湿式清扫,每日拖擦地面2次,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拖擦地面。3、及时清除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并对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4、科室工作人员,应在上班前、下班后各试验室清扫干净。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桌椅、试验台、仪器用消毒液清洗。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一、区域划分 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值班室、仓库;半污染区包括血库、微生物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体液室、临检室、生化室、微生物室、采血室。二、消毒原则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清洁区和污染区

8、的消毒要求、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台面、地面每天湿式清洁;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一次,空气紫外线消毒。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隔离衣定期换洗。所有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把、容器)不得与污染区或潜在污染区共用。工作人员每次下班前应认真规范洗手。隔离衣若有致病菌污染,应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灭菌。各消毒容器要加盖有警示表示,含氯消毒液类每次配制完要检测,清洁消毒容器每天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三、检验单的消毒所有检验报告单都是无菌纸打印,发给病人。四、器材消毒

9、1、金属器材:(1)接种环,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当接种环上有较多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把接种环烤干后再缓慢伸入火焰烧灼,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2)刀剪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洁净水冲洗、沥干,再用干热或压力蒸汽灭菌。2、玻璃器材: 各种涂片用玻片一用一消毒。3、用于微生物培养采样的塑料吸头,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五、耗材消毒1、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各种耗材,如平板及血培养瓶、鉴定板、药敏板、增菌液、吸管、吸嘴等应压力蒸汽灭菌后集中无害化处理。2、用于生化检验或免疫学检验的器材,作为医疗废物一次性处理。3、塑料制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六、重复用物品消毒1、橡胶制品:瓶塞、试管塞压力蒸汽消毒。2、抹布:一用一清洗,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60min。七、仪器消毒:贵重仪器可用碱性或中性消毒液擦拭。八、手的消毒工作前、工作后、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下一标本前,均规范洗手,若手上有伤口,应戴手套接触标本。非接触式水龙头;肥皂保持干燥或液体肥皂;洗手后用红外线自动干手机吹干手。九、废弃标本消毒及容器处理1、盛检验标本的尿杯、大便盒、试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