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制度章程和流程经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0432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制度章程和流程经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制度章程和流程经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制度章程和流程经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制度章程和流程经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制度章程和流程经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制度章程和流程经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制度章程和流程经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一、目的: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二、适用范围:检验科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一般要求,防火、用电、化学危险物品、微生物的安全要求,以保证检验科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三、安全管理流程:1 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1.1 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1.2 食物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1.3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或进行化妆,但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1.4 眼睛和面部的防护处

2、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或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1.5 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所有人员在各自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长身的工作服(白大褂)并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1.6 鞋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软底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1.7 洗手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

3、、接触患者前后、以及在进食或吸烟前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洗手。1.8 眼睛冲洗眼睛若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溅到,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1.9 移液所有实验室操作禁止用口移液具,应使用助吸器。1.10 锐利物品谨慎处理针头和碎玻璃等锐利物品。使用后的针具不要折断、弯曲、破损、重复使用或用手重装在针管上的。一次性注射器上的针头用后不要取下,锐利物品应立即放置在不易刺破的容器内,在完全装满之前就应及时丢弃。1.11 工作环境1.11.1 “清洁”区和“非清洁”区根据实验室的具体工作情况由主任选择并确定“清洁”和“非清洁”工作区,在清洁区和非清洁区之间设“缓冲室”。被指定为“清

4、洁”的区域,则应努力保持清洁,如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话、视频显示器终端、键盘、门柄及其它经常被手或手上的手套触摸的物品的污染,要求工作人员在触摸设备(如计算机键盘及电话的保护罩等)前取下手套,仪器设备和工作面的应常规消毒和清洁。被指定为“非清洁”的区域,允许戴手套接触所有物品(如电话、门柄、计算机终端和其它物品),所有这些物品的表面都认为是不清洁的。未戴手套的人员如果使用该区域内的电话、计算机终端或其它设备,应该戴上手套,或在使用后立即彻底洗手, “清洁”和“非清洁”区都应保持整洁。实验台至少应每天清洁次,如有必要可以多次清洗,用合适的含氯消毒剂清洗。在处理溅溢的样品或严重污染的工作面时,应戴

5、上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相应合适的清洁剂清除所有的溅溢物。1.11.2 设备冰箱、冷冻柜、水浴和离心机应该定期清洗和消毒,在发生严重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进行清洗、消毒时要戴上手套穿上工作服或其它合适的防护服。1.11.3 外衣外衣(实验服、工作服)应悬挂在远离散热器、蒸汽管道、供暖装置、以及有明火的地方,不要挂在压缩气瓶或灭火器上,也不要挂在门的玻璃隔板上,妨碍视线。“清洁”的和“非清洁”的个人防护服要分开存放。1.11.4 垃圾处理每天清理垃圾,由医院物业工作人员来处理。1.11.5 装饰不得在电灯、灯座或仪器上进行装饰,更不要使用电子装饰物、蜡烛、圣诞树等有引起火灾危险的装饰

6、品。1.11.6 个人物品实验工作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如钱包、外套、皮靴、咖啡杯、运动服、预包装的食品和药品等。1117用后的废弃物品实验工作区内的用后废弃物品存量不要太大。具危险性的液体如酸或碱性液体应放在视平线下。较大的废弃物容器应靠近地面存放。1.11.8 出口通路实验室的出口和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品、垃圾、装置、或设备。注意:无论任何时间、何种原因都不得阻塞通往灭火器、火警箱、防火毯、安全淋浴或出口的道路。1.12 玻璃器具操作玻璃器具时应遵循下述安全规则:*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不要用猛力取下玻璃试管上的塞子,粘紧时可用刀切开分离。*接触过传染性物的玻璃器具,应

7、先消毒,再清洗。*破裂的玻璃器具和玻璃碎片应丢弃在有专门示记的、单独的、不易刺破的容器里。*高热操作玻璃器具时应戴隔热手套。*破碎的玻璃器具只能使用机械装置处理。1.13 离心机1.13.1 离心过程中应控制气溶胶的产生在最低水平。1.13.2 离心机只有在盖好盖板后,才能启动。1.13.3 所有能够产生气溶胶进行播散的生物制品或标本,都应使用密封的离心管,并在盖紧盖板后进行。1.13.4 使用合适的消毒液常规清洗离心机。1.13.5 使用离心时应保持合适的平衡,以保证离心的顺利进行。2. 防火安全准则2.1 安装有警报系统。每个检测和报警装置都与总警报系统连接。实验室的任何地方,包括储藏室能

8、听到警报系统的报警。所有有关建筑的防火设置,都应经当地消防部门审核批准。2.2 防火2.2.1 隐患的估计和研究在开始临床实验工作之前就应对火灾的隐患进行研究,在实验工作运行的过程中,要经常研究火警的隐患。研究的内容包括:2.2.1.1 使用化学物品的数量和性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电器设备的隐患等。2.2.1.2 哪些操作方法已经改变了,新使用了哪些化学物品,以及在上届消防培训之后增加了哪些新的工作人员。2.2.2 易燃易爆物2.2.2.1 易燃性液体的供给量应控制在有效并安全进行实验的最小量。2.2.2.2 禁止用冰箱储存易燃液体。如果确实需要,应存放在专门的防爆冰箱内,并且冰箱应远离

9、火源。2.2.2.3 从储藏罐里倒出易燃液体,应在专门的储藏室或通风橱内进行。运送易燃液体时,其金属容器应有接地装置。2.2.2.4 加热易燃易爆液体(燃点低于94)必需在通风橱进行,不能用明火加热。装易燃易爆物的容器应经当地有关消防部门审核批准。2.2.3 火源隐患2.2.3.1 常见的火源是明火、加热器件和电火花(电灯开关、电动机、摩擦和静电)。2.2.3.2 应对电气设备的接地、漏电和墙上插座的接地、极性进行年度检查。2.2.3.3 应尽量消除各种火源隐患。2.3 灭火实验室配备足够扑灭各种火情装置。2.3.1 灭火器根据上级消防部门的规定配备、摆放灭火器,并根据要求对灭火器进行定期检查

10、维修。2.3.2 警报系统应进行年度安全检查,随时检修、维护的。2.4 消防训练2.4.1 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防火安全训练。2.4.2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学会如何发布火警警报,学会遇有失火时应做到:2.4.2.1 拨打报警电话“119”。2.4.2.2 发出火警警报以求得帮助,并开始从失火区或建筑物撤离。2.4.2.3 如果可能,立即使用便携式灭火器进行灭火。2.4.2.4 如果不能扑灭火情,应把所有通向火场的门关紧,并用湿毛巾或床单堵住下面的门缝,以阻止火情的蔓延。2.4.2.5 应将房间里的所有人员撤出。(如果火情并非十分危险,可安排留下一人,向前来灭火的消防队员介绍具体情况。)2.4.

11、3 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讲解使用便携式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技能。训练应为“手把手”的方式,还应包括不同火情采用不同灭火器的知识。2.4.4 对工作人员撤离火场的训练应经常举行,每年进行几次。所有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训练(包括夜班和周末加班的人员)。3 实验室用电安全准则3.1 仪器用电作为仪器维护措施的一部分,应进行年度的安全用电检查并建立档案记录。每年至少对所有电插座的接地和极性、电缆的完整性进行检查一次,并将结果记录在案。可移动的设备应接地或采用更先进的方法防止触电(全部塑封无法接地的仪器例外)。新设备在使用前也应进行同样的检查。实验室应装有足够的插座,分布要合理,以减少在插座上接上其它多用插座和

12、避免拖拉过多的电线。3.2 所有电器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只能由取得正式资格的维修人员进行。3.2.1 仪器的维修除校准仪器外,仪器不得接电维修。维修时要确保手干燥,取下所有的饰物(如手表和戒指),然后谨慎操作。3.2.2 线路检修实验室技术人员不得维修建筑物的电力系统。任何涉及开关、插座、配电箱、保险丝、断路器的维修工作应由医院维修人员或其他有资格的人员进行。3.2.3 接地电器设备必须接地或用双层绝缘。电线、电源插座、插头必须完整无损。4化学危险物品使用准则4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准则4.1 化学危险物品分类4.1.1 腐蚀品腐蚀品是接触人体后给人造成可见损伤或不可逆改变的物质。腐蚀性化学废弃物是指

13、pH小于21或pH大于125或对钢(SAEl020)的腐蚀力超过O635cm年(55t)的物质。例如:盐酸。4.1.2 毒害品毒害品是吸人、食人或少量接触即可引起严重生物效应的物质。4.1.3 致癌物由于检测化学物品能否诱发恶性肿瘤的测试系统很不相同,定义致癌物比较困难。例如:苯。4.1.4 可燃烧物可燃烧物指任何可燃烧的化学物品,包括可燃物和易燃物。4.1.5 易爆化学物品易爆化学物品是指能迅速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不稳定物质,爆炸性分解可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发生。例如:肼。4.2 材料安全数据表及标签购进可能有危害的化学物品都必须附有材料安全数据表。所有危险化学品都需要以易于识别的形式进行标记,

14、使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很容易警觉其潜在的危险性。标记可以是文字、图标、标准化代码或多种形式并存。4.3 腐蚀品的储存4.3.1 储存腐蚀品应在近离地面处储存以减小掉下的危险。4.3.2 酸性试剂瓶的搬运搬运体积超过500ml的浓酸试剂时,必须用运载托车。4.3.3 注意不要在同一区域内存放互相不能共存的化学物品。例如:乙酸或乙酸酐等有机酸应与硫酸、硝酸或高氯酸等强氧化剂分开储存。4.3.4 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腐蚀性物品场所的工作人员,应该穿戴围裙、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4.3.5 溅溢使用任何化学物品之前,应安排好处理容易破碎或溢出的物品的容器。4.3.6 化学通风橱所有挥发性腐蚀物品的操作,都

15、必须在化学通风橱中进行。4.4 易燃物的储存易燃易爆液体应在合格的容器里储存。分装时应有明确的易燃和可燃性标记,工作储备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储存可燃性液体的仓库应远离明火和其它热源。如需要在冰箱内存放,该冰箱的设计必须符合避免产生蒸汽燃烧的要求。实验室所有的冰箱门都应标明可否用于存放易燃、可燃性液体。4.5 紧急处理实验室必须重视发生化学危险品溅溢的可能性。有关工作人员都应接受培训,以掌握处理突发事故的知识。培训应包括化学危险物品溅溢的识别,熟悉向管理部门通报的方法和保护自身安全应采取的措施。在多数溅溢事故中,实验室可以决定撤离的区域,并通知有关专业部门处理。如果由外部专门机构处理溅溢物,则实验室就必须中断工作,直到隐患排除。4.6 污染物的清除和处理每个实验室都应负责日常的清污工作。在结束常规工作时、工作交班、发生紧急事件如清除溅溢物后,都需要进行清污工作。需外送维修的设备,只有在实验室管理人员确认没有化学危险物品污染时,才能外送维修。4.6.1 废弃化学物品所有废弃化学物品都应按危险物品处理,除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