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含答案解析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0429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含答案解析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含答案解析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含答案解析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含答案解析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含答案解析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含答案解析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含答案解析全(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继续教育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全题库(精)判断部分(0错1对)法制建设是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0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的。1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1法治理念的中介和外化功能,表现在社会对法律的客观需要不可能直接表现为法律制度,必须通过法治理念的表征和指称功能的转化。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推进全民守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依法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1中共中央关于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髓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0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不是可以为所欲为、随心所欲的。1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1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1在西方,古印度法治思想是西方法治传统的最重要的渊源和逻辑起点。0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1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1法治所追求的,或者说法治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主要价值有三,即公平、自

3、由、正义。0习近平在中央政法会议上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1全面依法治国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但我国的立法机关除外。0民法总则是2017年3月15日表决通过的。1民法通则中的法人包括3种类型。0民法总则总共10章206条。0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既属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的基本要求。1禁止行政机关以任何借口任意改变既有的行政决定甚至反复无常,即便是自我纠正错误,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1凡未经公布的法律文件一律无效。1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

4、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0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的法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第一个成绩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如果政府的行为是合法的,对当事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补偿责任。1宪法的监督与宪法实施不一样,一切主体都是宪法实施的主体,宪法监督只能是全国人大。0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 ,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1多项选择部分我们要实现(),必须更好的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A.经济发展B.政治清明C.文化昌盛D.社会公正E.生态良好ABCDE实现建设中

5、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坚持依法治国E.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ABCE要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加强()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A.党内监督B.行政监督C.社会监督D.司法监督E.舆论监督ABCDE以下属于民事单行法的是()A. 婚姻法B. 邮政法C. 继承法D. 公路法E. 合同法ACE民法总则颁布的意义包括()A. 保护公民权利B.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C. 是淘汰旧法的需要D. 推进市场经济制度发展E. 体现中国文化特色ABDE下

6、列关于新法旧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A. 新旧法衔接按照从轻原则B. 新旧法衔接按照从新原则C. 新旧法衔接按照有利于当事人原则D. 新法不具有追溯力E. 废除旧法不具有追溯力ABCDE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法治建设中要做到“四个亲自”,内容包括()。A. 重要案件亲自审理B. 重要工作亲自部署C. 重大问题亲自过问D. 重点环节亲自协调E. 重要案件亲自督办BCDE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就要坚持“三个统一”、“四个善于”,其中“四个善于”的内容包括()。A.善于使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B.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C.善

7、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D.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E.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BCDE关于人的尊严,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哪些?()A.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B. 人的尊严是人类活动的最高价值C. 人的尊严是人的绝对自由D. 任何人的尊严是完全相同的E. 人的尊严不因人数而有差异ABCDE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做到依法决策,具体措施包括()。A. 坚持最高领导决定B. 增强公众参与实效C. 提高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D.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

8、查机制E. 加强合法性审查BCDE民法典编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B.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C.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坚持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E. 坚持效仿西方国家民法典ABCD在自然人这一章中,包含哪些节()A.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B. 监护C.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D.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E. 民事义务ABCD在公正司法方面,我国进行了司法体制改革,主要措施包括()。A. 依法治国建立支持法检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制度机制B. 健全维护司法权威的法律制度C. 探索实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D.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E. 推进以

9、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ABCDE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有国家立法权的机关要深入推进()。A. 科学立法B. 自由立法C. 民主立法D. 依法立法E. 人民立法ACD我国民法典制定曾启动过四次,时间分别是()A. 1954B. 1962C. 1979D. 2001E. 2008ABC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D.以德治国ABC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做到()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ABC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10、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共同推进。A.依法治国B.依法执政C.依法行政D.依法管理ABC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建设()、()、()、()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ABC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要求。A.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B.维护社会和谐稳定C.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BCD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确保决策()。A.制度科学B.程序正当C.过程开明D.责任明确ACD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

11、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A.系统治理B.依法治理C.综合治理D.源头治理ABCD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的法治环境。A.不能违法 B.不敢违法C.不堪违法D.不愿违法ABD全面依法治国,关键在于()A.坚持党领导立法B.保证执法C.支持司法D.带头守法ABCD法治理念的功能主要有()A.表征和指称功能 B.中介和外化功能C.引导功能D.科学的预测功能ABCD各级政府和部门再继续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的同时,推行和完善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A.知情权 B.参与权C.表达权 D

12、.监督权ABCD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A.为了人民B.依靠人民C.造福人民D.保护人民ABCD通过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造就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A. 法治体系B. 法学理论体系C. 学科体系D. 课程体系BC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教育。A. 社会公德B. 职业道德C. 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ABCD单项选择部分中国共产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A.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C.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D.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B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

13、人民群众B.实现宪法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C.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D.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依据C()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A.安定和有序B.民主和法治C.诚信和友爱D.公平和正义B()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A.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A.服务大局B.党的领导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C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制的法律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A.预设性B.正义性C.至上性D.公开性A()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问题,法治政府必须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法治政

14、府履行职能必须依法进行,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和法律精神。A.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B.提高行政立法的质量C.健全依法决策机制D.坚持严格执法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A.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C.完善基层民主制度D.以上都是D反映法治发展普遍规律的法治理念不包括()A.保障人权理念B.坚持党的领导的理念C.权力制约理念D.法律平等理念A关于法律文化和法治文化,说法正确的是()A.法治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法律文化B.二者有实质性的差异C.法律文化应归属于法治文化的范围之内D.法律文化的外延小于法治文化的外延A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