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材料作文资料训练题集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0362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材料作文资料训练题集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材料作文资料训练题集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材料作文资料训练题集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材料作文资料训练题集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材料作文资料训练题集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材料作文资料训练题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材料作文资料训练题集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题作文训练题集 高三语文备课组编整 201905.07颂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春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快闪系列节目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一时间我和我的祖国那美妙动人的旋律响彻大江南北,“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活动场面震撼,无数人为之热泪盈眶,一种最真挚的情感在我们心中升腾祝福祖国,展现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为春节增添了喜庆气氛。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2、,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信息意识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审题 限制性1.立意限制。题干材料有两段,第一段内容较多,考生需要用语段压缩法对此段材料内容进行梳理,把握材料内容的重点,明确作文立意的角度。材料前两句是背景,后两句是重点,强调“我和祖国”的关系以及爱国情。考生可以把后两句作为审题立意的切入句。如果离开上述梳理过程,文章的立意便容易出现偏差。2.内容限制。“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此”指的是题干材料所展示的内容,即“我”和“祖国”之间不可分割

3、的关系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体验和思考”必然要围绕这些内容展开叙述或议论。“体验”,更多地指向考生自己的经历,文章重点可以放在怎样表达爱国热情方面;“思考”,更多地指向自己对现象的理性分析、判断,文章重点可以放在由材料引发的看法表达上。3.情感限制。从题干提供的材料来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祝福祖国”“爱国热情”等词句,都明确指出行文中应流露出来的情感,即以肯定褒奖为主导,而不是探讨这样的活动(形式或内容)所存在的利弊。因此考生在作文时,不可背离命题人的情感价值取向,在选择相关素材进行叙述或论述时,也要突出这一情感指向。开放性1.切入角度和信息整合是是开放的。材料中考生能体会到的信

4、息有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如何迎接),央视推出的活动(如何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歌词的内容(如何评价),我和祖国的关系(如何梳理),现场参与的人的感受(如何表现),青年学生看了之后的情感(如何抒发)等等。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信息进行整合。2.立意角度是开放的。既然有众多信息存在,就意味着立意的角度也可以是多方面的、是开放的。如从央视媒体角度可以提出,当今时代的主流媒体应更多地承担职责、发挥作用;从歌曲内容角度可以提出,要多创作一些能引起广泛共鸣、直达人心的歌曲;从参与活动的人员角度可以提出,自发参与,用实际行动展示浓浓的爱国情;从青年学生爱国情感的抒发角度可以提出,现在认真学习为将来做准备,

5、就是真正的爱国,等等。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写论述类的文章,强调自己的“思考”,如可以直接发表对央视所组织活动的看法;可以写成叙述类的文章,侧重自己的“体验”;也可以将叙述、抒情相结合,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感;还可以将叙述和议论相结合,写成议论性散文。这些都为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解题本题为新材料作文,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主旨的审视能力。第一段材料围绕“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这个话题展开,共有四句话,第句交代活动背景,第句介绍活动内容,第句写出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及歌词,第句写活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显然,内容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两句。第句通过

6、节选的歌词内容,强调“我”和“祖国”之间的关系:“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分担“祖国”的忧愁,分享“祖国”的欢乐。第句,凸显活动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综合来看,题干材料是指向我和祖国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爱国情。围绕题干材料所提供的场景,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以做如下简单分析:这是怎样的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抒发了人们怎样的感情?“展现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一句,也可以引发考生们的思考:为什么要爱国?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作为新时期的学生应该怎么办?考生的文章可以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因此,如果把作文的立意定位在新时期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或新时期青年学生要拥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上,还是非常切题的。但

7、如果把立意定位于信息时代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央视媒体的举动是在作秀等等,则有偏题甚至错误的倾向。切题立意:1.媒体有担当,唤醒爱国情 2.拥有担当精神,分担祖国忧愁。3.爱国,需要发自内心,付诸行动。 4.浓浓爱国情,呼唤青年担当天下 5.分担祖国忧愁,功成必定有我。偏题立意:1.新时期主流媒体作秀不可取。 2.信息时代,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3.我们要有容纳不和谐的胸怀。 4.春节期间需要有喜庆气氛。范文展示 爱国情,呼唤我们勇担时代重任钱华南下水文2019年春节期间,如果你问我什么场景让我感动,那我要说是数千人自发地同唱一首歌;如果你问我什么歌曲让我印象深刻,那我要说是我和我的祖国;如果你问

8、我什么情感让我热泪盈眶,那我要说除了亲情,就是浓浓的爱国情。是啊,浓浓的爱国情,让我热泪盈眶;浓浓的爱国情,呼唤我们担当天下。这种感觉,就如同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所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浓浓的爱国情,洋溢在大江南北。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到深圳北站,从“南海上的璀璨明珠”三沙到“音乐之岛”厦门鼓浪屿,从成都宽窄巷子到长沙橘子洲头,是浓浓的爱国情,让无数不相识的人自发地聚在一起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是满满的幸福感,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感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没有国家,哪有我们个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就是当

9、今时代我们应该拥有的家国情怀。“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我们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是爱国情在呼唤我们应该勇担时代重任。爱国,不需要做秀,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爱国,不需要高调,需要的是我们做好本分。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个个值得我们学习。像守岛卫国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的“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忠诚信使其美多吉的“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八零后乡村教师张玉滚的“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等等,他们是平凡的,但他们都心甘情愿地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发自内心地把浓浓的爱国情尽情地展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将“平凡”

10、与“伟大”画上了等号。如今,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让我们不放弃一个贫困者;“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让我们的蓝天更蓝,环境更美。如今国泰民安,我们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爱国情,呼唤我们要有时代担当。新时期,国家建设的接力棒马上就要交到我们手上了。目前,我们需要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坚持理想,脚踏实地,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今后能更好地承担历史责任打下扎实基础,从而书写我们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我相信,我们完全可以带着“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担当精神,再一次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

11、能分割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五四青年遇上“佛系青年”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1919年5月,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一百年后,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活法的“佛系青年”火遍网络。鲁迅先生曾经说:“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

12、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审题 限制性1.内容限制。材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百年前的“五四”青年、一百年后的“佛系青年”、鲁迅先生对青年的评价。前两个方面的内容反映出不同时代青年人的不同精神追求和责任担当,鲁迅先生的评价则反映出同一时代青年人的不同价值追求。“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考生必须以“以上材料”为“联想和思考”的基点,脱离材料的作文即为偏题或跑题作文。2.思维限制。材料涉及的内容均和青年有关,这就规定了写作立意的基础:结合现代青年生活实际,联系“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精神,思考中国百年来的巨大变迁,明确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13、。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材料中每句话的侧重点,多方联系,挖掘关系,确定立意。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将“五四”青年与一百年后的“佛系青年”两相对比,引导考生深度思考青年人的使命担当,在“不能一概而论”的青年群体中,要做“五四”精神的继承者,要做进步的青年。命题人的感情倾向非常明显。开放性1.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有关“五四”人物的事迹、“五四”精神的素材以及新时代“五四”精神的践行者的事例有很多,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素材的积累储备有目的地选择使用。运用事实论据时不能只局限在讲故事的层面,要能够对故事进行深度思考,体现题目中“联想和思考”的要求。2.文体是自由的。“联想和思考”暗示了文体的开放性,考生可以侧

14、重于联想,写成记叙文;也可以侧重于思考,写成议论文。不管选择哪种文体,必须有文体意识,不能写成“四不像”。解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设置了“五四”青年与“佛系青年”对比的写作情境,并以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评价启发考生思考人生,符合新课标中“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由此可以引导考生思考“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巨大变迁,理解并传承“五四”精神,学习“五四”青年们敢于奋斗、敢于牺牲的勇气,培养当代青年以国家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理性思考能力。材料要求考生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思考是多角度、有思辨性的,可包括对过去的回望和对现在的审视,属于理性的分析;联想包含对未来的展望,是感性的

15、,写作中应该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的结合。切题立意:1.弘扬“五四”精神,铸就青春梦想。 2.弘扬“五四”精神,青年砥砺前行。3.弘扬“五四”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4.继承“五四”精神,共创美好未来。5.践行“五四”精神,拒绝“佛系”人生。偏题立意:1.“佛系”也是一种境界。 2.要有反抗精神。 3.生于盛世,活在当下。范文展示 以奋斗之姿展现青春风采王碧蕾下水文一百年前,“五四”爱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担起历史和时代的责任,用热血和生命立志救国,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蔡元培、李大钊、闻一多、傅斯年国难当头之时,作为青年一代,他们未曾退缩,而是以天下为己任,击水中流,最终引领国家走向辉煌。诚如李大钊所言:“青年人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人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立足当下,社会各行各业中不乏继承先辈“五四”精神,为国、为民、为梦想砥砺奋斗的模范青年。80后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陆宴辉,数年来深耕农业领域,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