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题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0339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复习题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B)。 A. 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解析: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C)。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3、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C )A:80ms B:80.08ms

2、C:80.16ms D:80.24ms【解答】选C。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文件长度为 980000B,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当t = 1M8/100Mbps = 80ms 时,H1发送完最后一个bit; 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2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0 = 1K8/100Mbps = 0.08ms,t= 80ms + 2t0 当t=80.16ms 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 80.16ms。4、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3、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解答:TCP/IP的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此外考察IP首部,如果是面向连接的,则应有用于建立连接的字段,但是没有;如果提供可靠的服务,则至少应有序号和校验和两个字段,但是IP分组头中也没有(IP首部中只是首部校验和)。因此网络层提供的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服务。有连接可靠的服务由传输层的TCP提供。5、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B )A. PPP B. IP C. UDP D. TCP【解答】选B。ICMP协议处于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是IP协议

4、的配套协议。ICMP报文封装成IP数据报在网络中传递。6、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B)A. 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D.可靠数据传输解析: 应用层的相邻层是表示层,是OSI的第六层。表示层的目的是表示出用户看得懂的数据格式,实现与数据表示有关的功能。主要完成数据字符集的转换,数据格式化和文本压缩,数据加密、解密等工作。7、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

5、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D)A.800ms、1600ms B.801ms、1600ms C.1600ms、800ms、 D、1600ms、801ms【解答】选D。不进行分组时,发送一个报文的时延是8Mb/10Mbps=800ms,在接收端接收此报文件的时延也是800ms,共计1600ms。进行分组后,发送一个报文的时延是10kb/10Mbps=1ms,接收一个报文的时延也是1ms,但是在发送第二个报文时,第一个报文已经开始接收。共计有800个分组,总时间为801ms。8、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C )A.应用层B.表示层C.传输层D.

6、网络层【解答】选C。在OSI七层体系结构中会话层的下一层是传输层。 第二章1.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B )A12kbpsB.24kbpsC.48kbpsD.96kbps解析: 考查奈奎斯特定理,在无噪声情况下,码元速率极限值B与信道带宽H的关系:B=2H(Band)奈奎斯特公式无噪信道传输能力公式:C= 2Hlog2N(bps)H为信道的带宽,本题中H=3kHz,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本题中N=16(4个相位,每个相位4种振幅)C=2Hlog2N=23kHzlog216=24

7、kbps2.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ps,采用4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B ) A600波特 B1200波特 C4800波特 D9600波特解析:考查奈奎斯特定理,在无噪声情况下,码元速率极限值B与信道带宽H的关系:B=2H(Band)奈奎斯特公式无噪信道传输能力公式:C= 2Hlog2N(bps)2400=2Hlog24=2Hlog2222H=2400/2=1200H为信道的带宽,本题中C=2400bps,N=4得出 H=600bps,B=2H=1200(Band)3.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描述完成每种功能的事件发生顺序的是:( C )A. 机械特性B. 功能特性C.

8、过程特性D. 电气特性解析:选项A:机械特性:指明引脚数目和排列选项B:功能特性:指明电压表示何种意义选项C:过程特性:指明完成每种功能的时间发生顺序选项D:电气特性:指明电压的范围。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信道数据传输速率的是。 ( D )A 信噪比B频率宽带C调制速率D信号传播速度【解答】选D。信号传播速度在一定介质中是固定的。根据香农公式、奈氏准则等,其它三个因素则会影响信道数据传输速率。5.站点A、B、C通过CDMA共享链路,A、B、C的码片序列(chippingsequence)分别是(1,1,1,1)、(1,-1,1,-1)和(1,1,-1,-1),若C从链路上收到的序列是(2,0

9、,2,0,0,-2,0,-2,0,2,0,2),则C收到A发送的数据是( B )A.000B.101C.110D.111【解答】选B。用A的码片与链路上的序列做规格化内积,得1,-1,1对应的数据为1,0,1 第三章1、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地址是(A)A目的物理地址 B.目的IP地址 C.源物理地址 D.源IP地址【解答】选A。【考查知识点】以太网在数据链路层的扩展,使用交换机扩展时转发依据的地址是目的MAC地址。2、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1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比特

10、,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D )A增加160mB.增加80mC.减少160mD.减少80m【解答】选D。设传输介质长度为d(m),原最小帧长为M,则M=2*(d/200000000)*1Gbps,得M=10d。所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比特,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减少80m。【考查知识点】CSMA/CD协议下最小帧长度计算。3、下列选项中,对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确认的MAC协议是( D )ACSMA BCDMA CCSMA/CD DCSMA/CA【解答】选D。可以用排除法。首先CDMA即码分多址,是物理层的技术;CSMA/CD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接收方并

11、不需要确认;CSMA,既然CSMA/CD是其超集,CSMA/CD没有的东西,CSMA自然也没有。于是选D。CSMA/CA是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中的协议。CSMA/CA利用ACK信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客户端收到网络上返回的ACK信号后才确认送出的数据已经正确到达目的地址。4、以太网MAC提供的是( A)A、无连接的不可靠服务B、无连接的可靠服务C、有连接的不可靠服务D、有连接的可靠服务【解答】选A。服务方式分为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面向连接的必须有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过程,无连接方式是直接通信。可靠性由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5、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GBN)协议,

12、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C ) A.2 B.3 C.4 D.5【解答】选C。后退N帧ARQ就是从出错处重发已发出过的N个帧。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此处需要理解确认号的含义。确认帧的编号有两个含义:一表示接收方已收到该编号之前的所有帧,又表示接收方所希望接收的数据帧。本题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对3号帧的确认表明,3号及之前的帧已被正确接收,现在希望接收的是4号帧,因此,需要从4号帧开始重传。6、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

13、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03号数据帧,现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而0、2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B)A.1 B.2 C.3 D.4【解答】选B。选择重传协议中,接收方逐个地确认正确接收的分组,不管接收到的分组是否有序,只要正确接收就发送选择ACK分组进行确认。因此选择重传协议中的ACK分组不再具有累积确认的作用。这点要特别注意与GBN协议的区别。此题中只收到1号帧的确认,0、2号帧超时,由于对于1号帧的确认不具累积确认的作用,因此发送方认为接收方没有收到0、2号帧,于是重传这两帧。7、若下图为10BaseT网卡接收到的信号波形,则该网卡收到的比特串是( A ) A.00110110B.

14、10101101C.01010010D.11000101【解答】选A。以太网编码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电平由低电平到高电平跳变表示数字“0”,由高电平到低电平跳变表示数字“1”,因此网卡收到的比特串是00110110。8、HDLC协议对0111110001111110组帧后对应的比特串为( A ) A.011111000011111010 B.011111000111110101111110 C.01111100011111010 D.011111000111111001111101【解答】选A。HDLC协议面向比特,因HDLC数据帧以位模式01111110标识每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因此对比特串进行组帧时采用零比特填充法,即在数据帧中凡是出现了5个连续的“1”时则在其后插入一个“0”,然后再进行输出。所以答案为A。10、某以太网拓扑及交换机当前转发表如下图所示,主机00-e1-d5-00-23-a1向主机00-e1-d5-00-23-c1发送1个数据帧,主机00-e1-d5-00-23-c1收到该帧后,向主机00-e1-d5-00-23-a1发送一个确认帧,交换机对这两个帧的转发端口分别是( B )A.3和1B.2,3和1 C.2,3和1,2 D.1,2,3和1【解答】选B。发送数据帧时,交换机从1号端口接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