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带配套练习)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9601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带配套练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带配套练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带配套练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带配套练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带配套练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带配套练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带配套练习)资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1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练习题:1. 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 2.下列物质中既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又能够生成盐和水的是( )ANa2O BNa2O2 C Na DCuO1.2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课本第5页表格):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2、练习题:1.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2. 氧化还原反应 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练习题: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3、( ) A53 B54 C11 D352.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反应中,被氧化的P原子与被还原的P原子个数比是( ) A6:5 B5:6 C11:5 D11:6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注意:a.“e-”表示电子。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练习题:1.M2O7X-与S2-在酸性溶液中反应如下:M2O7X-+3S2-+14H+

4、2M3+3S+7H2O,则M2O7X-中M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62.3个SO32恰好将2个XO4离子还原,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3.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既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4.对于反应CaH2+2H2OCa(OH)2+2H2有下列判断:H2只是氧化产物,H2只是还原产物,H2O是氧化剂,CaH2中的H元素被还原,此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5.在K2Cr2O7+14

5、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电子转移的总数是 .6.盐酸能发生下列反应: Zn+2HClZnCl2+H2 2HCl+CuOCuCl2+H2O MnO2+4HClMnCl2+Cl2+H2O因此盐酸应当具有的性质是( )A只有酸性 B只有氧化性C只有还原性 D有酸性、有氧化性和还原性7.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种物质都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的是 ( ) A、FeCl2、Cl2、CuSO4 B、H3PO4、HNO2、H2SO4 C、H2S、HCl、H2SO3 D、Na2S、NaClO、NH4HCO3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6、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根据非金属活泼性: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Cl2 Br2 I2 S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4) 根据反应条件进

7、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MnO2(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 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 Cl2 S练习题:1.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I2+

8、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2FeCl3 2FeCl3+2HI2FeCl2+2HCl+I2 A.IFe2+ClSO2 B.ClFe2+SO2IC.Fe2+IClSO2 D.SO2IFe2+Cl2.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 4HCl(g)+O22Cl2+2H2O(g)2 则三种氧化剂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O2 MnO2 KMnO4 BKMnO4 MnO2 O2CMnO2 KMnO4 O2 DO2 KMnO4 MnO23.从硫元素的

9、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 ) ANa2S B S C SO2 D H2SO44.在H+、Mg2+ 、Fe2+、Fe3+、S2-、I-、S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 ,只有还原性的是_ 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 _。5.X、Y、Z为三种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单质的氧化性:YZX; 单质的还原性:YZX; 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6.化合物A、B、C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B均含X元素。已知一定条件下

10、可发生反应:A+BX+C,X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元素(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练习题:1.某固定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

11、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为非电解质 BA是弱电解质 CA是离子化合物 DA为易溶性盐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于水能电离出H 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B) 硫酸钡难溶于水,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C)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所以二氧化碳是弱电解质(D) 氯气溶于水后能导电,但是氯气并不属于电解质3.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中,阴离子的总浓度最大的是 ( )。(A) 0.2mol/LK2S (B) 0.1mol/LBa(OH)2 (B) (C) 0.2mol/LNaCl (D) 0.2mol/L (NH4)2SO4 4.下列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12、A、KCl 溶液与 NaOH溶液混合B、AgNO3溶液与 NaCl溶液混合C、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D、NaCl溶液与 Ca(NO3)2溶液混合5.现有铁片 NaCl 氨水 醋酸 酒精 盐酸 浓H2SO4 KOH 蔗糖 H2S,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2)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练习题:1.不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A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稀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硅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下列各组中两个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CH3COOH和Na2CO3与CH3COOH和NaHCO3 BAgNO3和HCl与Ag2SO3和HCl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