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的护理常规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49296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包虫病的护理常规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肝包虫病的护理常规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肝包虫病的护理常规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肝包虫病的护理常规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包虫病的护理常规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包虫病的护理常规【肝包虫知识简介】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我国畜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肝包虫病是棘球蚴侵入肝脏所致,占包虫病发病率的70%左右,居首位,其中包括两种:由细粒棘球绦虫所致囊型肝包虫病和多房棘球绦虫所致泡型肝包虫病,临床以囊型肝包虫病多见。在牧区工作、生活的人和密切牲畜接触的人都有可能感染本病。该病现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外科手术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评估】1. 是否有在高原牧区生活史、是否有与动物(狗、羊、牛等)接触史2. 病情评估(1) 生命体征(2) 腹部有无包块,是否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胆绞痛等(3) 包虫试验是

2、否为阳性3. 对肝包虫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护理常规】1.按围手术期病人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肝包虫的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 病人大多数来自牧区且少数民族居多,牧区地处边远,病人缺少求医问药的经历,且部分少数民族的病人不善汉语交流,所以,沟通时说话速度减慢,或找翻译协助。在护理病人时,充分尊重病人的民族习惯和个人权利。多数病人对手术治疗心存疑虑,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引起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明确该病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治愈。(2) 术前10日遵医嘱给予口服抗包虫药阿苯达唑。(3) 肝包虫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易导致病人营养不良,应加强病人营养,对严重贫血的病人可补充新鲜血液。(4) 病人应限制剧

3、烈运动,防止腹压增高,避免包虫囊肿破裂。囊液具有很强的致敏性,囊肿一旦破裂,会出现过敏反应和继发性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此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轻者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重者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5-1mg,并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mg,10%葡萄糖酸钙10ml,盐酸多巴胺10-20mg。(5) 如伴随其它症状应对症处理。3.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困难及全身荨麻疹时,系包虫囊液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通知医师。(2)腹腔引流管护理 注意妥善固定,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再生传染,因包虫术后引流液中还有可能携带

4、有虫卵,护士在更换引流袋时应注意做好防护,如最后更换肝包虫病患者的引流袋,带双层手套,操作前后洗手。引流袋应用黄色垃圾袋单独放置,并扎紧,外标上“感染性”,引流液禁止倒入下水道。做好患者出科后的终末消毒。【健康指导】1.预防肝包虫病复发 继续服用阿苯达唑片1-3个月。2.带管出院的病人应注意避免引流管脱落,定期到医院更换引流袋、引流口敷料,避免感染,必须在医师允许下方可拔管。出院3个月后行B超复查。3.指导病人及家属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饭前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菜;儿童不与动物嬉戏、玩耍;定期为牧犬和宠物犬驱除体内的寄生虫,控制传染源;注意环境卫生,保护好饮用水源,防止牲畜粪便污染;严格处理病畜内脏,并深埋或焚烧,绝不能乱抛或喂犬。成人在挤奶、剪羊毛和加工皮毛时,注意前后洗手、更换衣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